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冰 记者 李娜 实习生 吴松霞)3 月 7 日,由中交天航局承建的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开工仪式在无锡举行。太湖梅梁湖湖面上,世界首创、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首次投入使用,每日可稳定清淤 5000 立方米,并同步在船上实现淤泥压滤固化。
底泥清淤作为治理太湖的关键举措,可以有效削减太湖内源污染,降低氮磷释放总量,抑制蓝藻暴发,减少“湖泛”风险,最终改善太湖水环境。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开工建设的新一轮太湖生态清淤梅梁湖区工程位于无锡市滨湖区梅梁湖区域,清淤位置为三山岛、闾江口、古竹运河河口等周边水域,以及梅梁湖湖心区、马山岛东部等片区。工程采用设计施工一体化模式,将对梅梁湖中度及以上的污染底泥进行清淤和处置,湖区清淤面积约 28.9 平方公里,清淤工程量约 834.10 万立方米,工期 60 个月,其中 2024 年计划完成清淤量 150 万立方米。
无锡市水利局河湖治理和水资源管理中心主任匡明表示,“工程将大幅降低内源污染负荷,减少底泥内源释放对水质藻情的影响,提升梅梁湖区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太湖水环境质量改善,助力打造 ‘ 世界级生态湖区 ’,让太湖重现碧波美景。”
值得一提的是,首次投入使用的太湖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太湖之星”由中交天航局自主设计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环保疏浚智能化水平世界最高,是世界首创同类型工程船舶,也是践行“科技治太”的清淤利器。该智能化一体平台船由新型智能环保清淤船“太湖浚清 1 号”、除杂调节船“太湖之星 1 号”和脱水减容船“太湖之星 2 号”组成,集生态清淤、淤泥固化和尾水处理等功能为一体,具有作业灵活化、生产高效化、功能集约化、绿色低碳化、管理智能化等技术优势。
据中交天航局项目负责人李大伟介绍,该智能化一体化平台船在淤泥脱容减量方面全面创新,淤泥固化不再占用土地,在水面即可完成淤泥压滤脱水处理,“太湖区域是国内人均 GDP 最高的区域,沿岸寸土寸金,834 万立方米的淤泥如果在岸上脱水处理,需要占用场地几百亩,淤泥固化处理后体积减少一半,但也需要一辆泥头车运输 80 万次,会对城市交通和安全造成很大压力。”
国家卓越工程师、中交天航局首席顾问、智能化一体平台船总设计师顾明介绍,“这一装备的疏浚浓度可达 50% 以上,是普通环保绞吸船的 3 倍,属于 ‘ 江河湖库 ’ 领域领先的专精特新船舶装备,称得上太湖生态治理的 ‘ 新质生产力 ’。”
据介绍,从 2022 年开始,无锡太湖进行新一轮的大规模清淤,至 2030 年计划用八年时间总共清淤 3456 万方。太湖生态清淤智能化一体平台船的使用将大大提升梅梁湖区的清淤效率,推动太湖水质持续向好、藻情不断改善,唱响新时代人水和谐共生“太湖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