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推广医养结合服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探索建立老年人助餐服务网络,商场上架具有智能呼叫功能的手环腕表等适老用品 …… 近年来,老年人消费的意愿和能力不断增强,消费需求日趋多元化、差异化,石家庄市大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导经营主体积极拥抱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和服务供给,充分满足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更好地增进老年人福祉。
今年 1 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是国家出台的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补齐了积极应对老龄化政策中的经济产业政策关键一环,将银发经济推入到快速发展的新轨道。
" 家门口 " 养老 便民圈里享晚年
" 一餐饭 " 看似小事儿,但对于一些高龄、空巢、孤寡的老年人来说,则是头等大事。如何能让老年人吃得方便、吃得舒心?
在长安区谈固街道建明社区,这不再是难事,每到饭点,老人们就三三两两地赶往社区的幸福大食堂就餐。" 大食堂去年开业以来,我们几乎天天在这儿吃,这儿的饭不仅花样多,还便宜实惠,营养均衡,很对老年人的胃口。" 一位用餐的老人说。
该食堂占地面积 1000 平方米,为 90 岁以上老人提供免费就餐服务,同时对 60 岁到 90 岁老人实行不同级别的就餐优惠政策。
一餐热乎饭不仅温暖了老年人的幸福 " 食 " 光,也让儿女们放下了牵挂的心。记者走访发现,社区食堂这个新业态正出现在越来越多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部分社区还探索开展老年助餐服务,打造上门送餐服务,极大地方便老年人就餐。
服务好 " 一老一小 ",是我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重要任务,这项服务让 " 家门口 " 养老成为现实。如今,在桃园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中心,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都建有健康档案卡,中心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实际需要,分别组建医疗专家团队、护理专家团队、康复专家团队、心理专家团队、护工专业团队和后勤保障团队等,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健康宣教、常规体检、中医药诊疗、康复训练、家政、精神慰藉等全方位、专业化的服务。针对高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还提供上门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建社区(乡镇)医养结合服务中心 30 多家。这些中心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拓展和丰富医养结合服务功能,为辖区内社区和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普惠、便捷、安全的医养结合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需求。
优化适老服务 消费环境更便捷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老年人的出行半径日趋扩大,除了逛公园,还经常去博物馆、图书馆、健身房等地,去远方旅游的频次也多了。
在数字化出行时代,老年人打车时常遇到 " 不会叫车 "" 叫不到车 "" 找不到车 "" 不会支付 " 等问题。而我市 95128 约车热线、高德打车的 " 一键叫车 " 服务,给老年人出行创造便利的消费环境。
近日,家住金嘉园社区的任玉春老人和老伴准备乘坐飞机到杭州旅游,原计划坐大巴车抵达机场,由于出门有点晚,改为打车前往。以前,任玉春老两口出门打车都是孩子帮忙叫车或自己到小区门口打车,她觉得特别不方便。自从社区建起了高德助老打车暖心车站后,他们再也不为打车犯愁了。
通过拨打 95128 约车服务电话,老年人告知客服乘车时间、出发地、目的地后,服务平台将通过短信发送车牌号、司机联系方式等约车信息。据悉,目前我市有 6000 余辆巡游出租车可以提供 95128 约车服务,该平台会优先为老人呼叫 3 公里范围内车辆。
为给老年人提供适老化无障碍消费环境,石家庄公交还开通了首条 " 适老化 " 示范线路,沿途站牌采用黄底黑体大字,有效区别普通线路站牌,更便于老年人快速识别;车厢内设有残疾人区、残疾人踏板,方便轮椅上下车;车厢内前后门均没有台阶;另外,司机驾驶室外还配有 " 爱心便民袋 ",救心丸、晕车贴、创可贴、口罩、放大镜、医用棉签等常用物品一应俱全,以备老人不时之需。
全市商超、便利店等各类消费场所均保留现金、银行卡等传统支付方式和面对面人工服务。在各银行网点,大厅的填单台上多了几副老花镜,有了大号的填单放大镜,有了老年人专属叫号机,有的还配着除颤仪 …… 越来越多的场所普及推广适老、便民设施。
新消费涌现 开启市场新蓝海
借助智能穿戴设备,老年人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进行实时分析;通过 AI 语音,智慧保鲜冰箱自动识别老年人方言和口音,从而调整冰箱温度设置;在线 " 微课堂 " 上,学习手机拍摄短视频、健身养生动作 ……
如今,老年人生活焕发出越来越多的 " 年轻态 ",他们的消费结构从基本需求向健康、兴趣、体验等方向转移,消费升级的趋势明显。
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老年人群体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由此而带动的消费潜力也十分巨大。春节前夕,在一场由老年大学举办的文艺汇演舞台上,老人们个个热情洋溢,用精彩多样的节目展示着他们在老年大学的收获。
越来越多老年人乐于接受新事物、体验新服务,他们通过学习爱上了摄影、舞蹈和乐器;电商直播间里,老年人也加入 " 蹲抢 " 大军;天南海北的各大景区内,老一辈忙着拍照、打卡。京东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 年广大银发族在营养保健、生鲜、生活服务、旅游出行等领域的消费增速高于全年龄段的网购人群,尤其在营养保健品的消费增长高于整体增速的 10 倍。另外,银发族网购服务消费的增长也很显著。生活服务、缴费服务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1.6 倍,健康体检、家电安装服务、机票预订等销量同比增长超过 60%。
银发经济的巨大消费市场,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加入到这个新赛道中,催生了老人助浴师、老人陪诊员、健康照护师等一系列新职业,在增进老年人福祉的同时创造经济价值,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
业内人士认为,发展银发经济既充满机遇,又面临诸多挑战,因此更需要通过加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等途径,确保市场的健康环境,维护老年群体的切身利益。
正所谓 "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每个家庭及全社会都息息相关。发展银发经济,既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口面对的现实问题,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同时也有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名词解释
银发经济
银发经济是向老年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以及为老龄阶段做准备等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总和,涉及面广、产业链长、业态多元、潜力巨大。
今年 1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明确,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促进事业产业协同,加快银发经济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培育高精尖产品和高品质服务模式,让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记者:焦莉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