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3-14
【秦医卫·养生保健】食物发霉后切掉霉变的部分,还能吃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不少家庭可能有过这样的困惑:

一次性买了很多蔬菜或水果

某天突然发现

个别地方居然发霉了!

扔掉吧!觉得太可惜

不扔吧!又担心吃了对身体不好

于是陷入了 " 扔与不扔 " 的无限纠结中 ……

这个问题虽然看着不大

但遇到了难免会心烦

今天,咱们就来谈谈这个" 扔与不扔 "的问题

先说结论:

食物一旦发霉,就别想着继续吃了,尽快处理掉!

为什么呢?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看不见的地方也有霉菌存在

食物霉变是由真菌引起的,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从微观角度看,它们有点像缩小版的蘑菇:长在食物表面上,能被我们看到的实体部分是气生菌丝;而深埋于食物内部,难以被肉眼捕捉的则是营养菌丝。因此一旦食物发生霉变,霉菌的污染范围远远超过我们肉眼看到的" 霉 "" 毛 "未霉烂的部分也是有霉菌存在的。

第二,几乎不可能精准切掉含毒素的部分

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会在食物里扩散——扩散的范围跟食物的质地、含水量、霉变的严重程度有关,单靠一双肉眼真的很难估计扩散范围有多大。果蔬中常见的真菌毒素包括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 A、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交链孢霉毒素,它们会产生广泛的毒性效应,包括但不限于肾脏毒、肝毒、致畸、致癌、致突变免疫抑作用。

特别是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 A这两种毒素,仅仅微量就可以对人体造成损害!国标规定,水果及果蔬汁饮料中展青霉素含量不得超过50 微克 / 千克,葡萄制品中赭曲霉毒素 A 的含量不得超过2 微克 / 千克。要知道,1 微克可只有 1 克的一百万分之一!这么一算,您还有底气说:" 我切剩下的部分肯定没毒 " 吗?

第三,高温烹煮也无法完全杀灭有害物质

" 高温可以杀灭所有微生物,以确保食物的安全 " 这种想法对于霉变的食物来说,并不正确。

高温确实可以消灭大部分的霉菌,但有些种类的霉菌能够耐高温,是无法被完全清除的;而且有些已被释放出的毒素,依然会在高温环境下生存,继续吃有很大隐患,这也是部分人出现疾病的原因。

综上所述,安全起见,食物发霉了还是扔掉为宜。" 切掉坏的吃好的 " 这个方法并不是在省钱,而是在拿我们的身体健康赌运气!为了省几个小钱,冒着生病致癌的风险,实在是不值得。

如果实在舍不得扔,美国农业部(USDA)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供大家参考:

(内容来源:fsis.usda.gov)

温馨小贴士

近期气温不断升高,甘蔗容易发生霉变。虽然甘蔗属于硬质水果,但是所有质软、变色、酒味、长毛、红心的甘蔗都不要吃!因为甘蔗霉变后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是青霉属和曲霉属等少数菌种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3- 硝基丙酸:短时间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严重可导致缺血、呼吸衰竭死亡,因而有" 发霉甘蔗,毒过蛇 "的说法。

来源 / 西安市儿童医院

相关标签

青霉素 免疫 污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