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3-17
【秦医卫·疾患透视】你咳嗽好点没?“我咳了半个月,差点要开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事实证明

感冒咳嗽就像谈恋爱一样

只有前三次才新鲜

到后面,你连对方是谁

都没那么在乎了

感冒一次

无论当下头疼脑热多严重

总知道会有个盼头

唯独这咳嗽

就像那个穷鬼来到我家门

来了就不想走

但也不能完全排除

一些离奇的原因 ……

比如前段时间就有个阿姐

咳嗽半个月不好

差点得做开胸手术

01

久咳不愈辗转两地

元凶竟是半个月前卡的鱼刺

半个月前,家住外地的齐女士(化名)就发现自己总是咳嗽,偶尔微喘,就在当地医院开了一些止咳的药物。

说来也怪,服药时咳嗽有好转,但一停药就故态复萌,做了胸片也没发现异常。

大年初五,齐女士来到了深圳市三医院,想要看看自己究竟是哪里病了。

经过 CT 检查,医生们发现在齐女士的左肺下叶开口处,有一处像小拐杖一样的异物

齐女士和丈夫仔细回想,这极有可能是 1 月 30 日齐女士吃过的鱼!

深圳市三医院呼吸重症科(筹)负责人黄勇说,

" 齐女士在老家的医院只拍过胸片,而通过胸片一般很难判别鱼刺这类异物

加上齐女士咽喉没有不舒服,吞咽也没受影响,因此一开始没有往鱼刺卡住气管的方向考虑。"

考虑到鱼刺离肺动脉极近,再拖下去有扎伤血管的可能,齐女士被划归为了 " 亚急诊 " 病例——

即存在潜在的危险,如未给予治疗,患者情况可能会恶化或出现不利的结局。

当天下午她入院后,深圳市三医院医务部就协调了呼吸内科、手术室、放射科、呼吸内镜室等等资源,力求尽快为齐女士取出鱼刺。

02

鱼刺形状难以预测

医生:可能需要开胸手术

大年初六,黄勇医生第一次尝试在气管镜下取出鱼刺时,就意识到这根鱼刺 " 非同寻常 " ——

由于时间太久,长出的肉芽遮挡住了部分鱼刺,

无法确定鱼刺的大小、形状和锋利程度。

" 先暂停取刺!让她做个增强 CT。"

根据齐女士的片子,放射科对鱼刺进行了三维重建,但三维重建出来的图像与黄勇在内镜中看到的始终存在差异。

▲图源:soogif

之后呼吸内科、胸外科、手术麻醉科、放射科、输血科等多个科室参与齐女士的会诊,为齐女士提出三个方案供选择:

放任不管,但伤口已经感染化脓,鱼刺也极可能扎破重要血管,最终危及生命。

先栓塞出血的支气管动脉,再在气管镜下取出鱼刺。

开胸,保证取出鱼刺,但创口大,风险也相对较高。

在与齐女士一家充分沟通以后,确定用先栓塞支气管动脉、再取鱼刺的方案。

03

气管镜下 " 托 " 回一命

取出的鱼刺酷似 " 镰刀 "

2 月 18 日,大年初九,齐女士第二次手术开始。

前一天,放射介入团队已经为她做了支气管动脉的栓塞。由于栓塞剂起效需要时间,栓塞也有时效限制,手术必须在 24-72 小时内完成

黄勇医生与呼吸内镜室李金沛医生一起为齐女士取鱼刺,术中出血很少。

拨开肉芽和脓肿,他们第一次完整地看到了这根鱼刺——

它呈条片状、三棱形,最长的一边有 1.5 厘米。要知道,人的叶段支气管宽度通常也就 1-1.5 厘米。

——也就是说,如果运气不好,这根小小的鱼刺可以戳穿这根气管!

最惊险的是,它距离肺动脉仅仅只有 2 毫米

它的质地比术前预计的更坚硬,三边棱角都很锐利。如果黄勇医生第一次取刺没有及时暂停,只需要轻轻一拨,齐女士就有大出血的风险

黄勇用激光小心翼翼地清理掉覆盖在鱼刺上的肉芽,修整了最短的一边棱角,才得以用异物钳缓慢地把它 " 托 " 了出来!

不幸中的万幸,这根鱼刺尖的方向是顺着支气管的,不至于伤到 2 毫米外的肺动脉。

黄勇说,为这次手术做足了准备:

虽然栓塞了支气管动脉,但呼吸内镜团队还是准备了不同的球囊以防出现意外情况,输血科提前备好了血;就连术中用于修整鱼刺形状的激光,都准备了两种。

哪怕是遇到最坏的情况——如果本次手术没能取出鱼刺,胸外科团队也能随时准备上台接应。

04

吞饭、喝醋这些土方法

以后真的别用了!

黄勇医生提醒——

" 在吃鱼时,尽量不要说话谈笑、喝水喝汤或同时吞咽其他食物

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切忌用‘土方法’强行吞咽鱼刺。"

鱼刺卡住了,再吞一口饭、吃一块馒头,就好比是——

火上浇油,痛上加痛!

因为吞馒头吞饭这样的动作,最大的可能是将鱼刺越压越紧、越带越深,如果是比较大的刺,还会刺破食管或血管,危害更大。

另外,别说喝醋了,就算把鱼刺直接泡在醋里,也要很久才能软化。

其实,自然卡住的鱼刺一般都不深,耳鼻喉科医生、消化内镜医生,基本上分分钟能搞定。

否则,可能就是几十块和几十万的区别,甚至是生与死的离别。

而出现严重的后果,大部分是由于人为吞咽等外力才让它得以进入咽喉或食管。也就是说,都是自己乱吞乱咽「作」的。

▲图源:小红书用户 " 刘淑芬 in 上海 "

来源 / 深圳卫健委

相关标签

感冒 黄勇 ct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