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2022 年以来,贵阳市教育局开展了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强校工程项目校评估创建工作,全市共 394 所学校达到相应标准。期间,各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强化建设内涵,推动公办学校阶梯式向上发展,办学质量不断提升,努力让每一个孩子享受到优质均衡的教育。
上一期
我们了解了贵阳一批学校
在 " 办学特色发展 " 方面的精彩呈现
本期
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
贵阳市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
贵阳市花溪区实验中学
清镇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
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
是如何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助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
崇知尚行 筑 " 塔 " 育人
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中学是由原金阳新区管委会与北京师范大学对外合作办学平台联合创办的创新型、实验型公办完中,共有南苑、金朱两个校区,目前有教学班级 46 个,在校学生 1961 人,专任教师 135 人。
在办学方向上,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北师大 "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 的校训精神,坚守 " 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和发展奠基 " 的办学思想,把 " 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 作为办学愿景,致力于培养出博雅阳光、具有中国视野和世界眼光的青年学生。
在课程教学上,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厚植学生爱国爱校情怀,培养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素养;形成 " 每周 3 节体育课 + 掌握 1 项运动技能 + 每日 2 项全员体锻 + 周末 1 个运动清单 " 的教学体系,赋能学生健康成长;实施校本艺术社团、融合课程和德育课程三个方面的美育课程规划,展现学子阳光青春的精神面貌;将志愿服务活动作为 " 新劳动教育 " 的基础和载体,面向社区 10 多个志愿者服务点开展活动,为学生接触社会和进行劳动实践拓展了空间。
在教师培养上,学校建立健全教师专业传、帮、带制度,通过新教师培训、" 一组三课 " 活动、" 老带青 " 活动等方式,助推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多年来,学校涌现出了大批的优秀教师,教师队伍建设有力推进,为学校夯基提质贡献了坚实力量。学校教师先后获评省、市级骨干教师 22 人,区级骨干教师、教坛新秀等 13 人,省级名教师 2 人,市级基础教育专家库成员 2 人,多名教师获贵州省教学成果、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十三载勤耕不辍,满园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获评 "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 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 "" 贵州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示范基地校 " 等称号,这些荣誉见证着学校每一步可喜的成长,承载着师生更美的展望。
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
不断提升办学品质
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贵阳市第一实验中学在优化办学条件、建强师资队伍、丰富文化内涵上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办学品质,助力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质的办学条件。学校现有两个校区:世纪城校区(初级中学)和金茂校区(九年一贯制),皆配有 VR 数字实验室、创客教室、机器人教室、科技教室、劳技教室、思政教室等 34 个功能教室,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学校充分利用优质的办学条件,开设了 STEAM、大数据、机器人、跨学科主题教学等特色课程,组建了科技创新发明社、Scratch 编程社、Flash 动画社等特色社团。此外,作为观山湖区智慧化教学质量提升工程项目智慧校园建设重点学校,学校充分利用智能化设备,由试点到普及逐步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打造高效、智能、个性化的教学环境,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个性化、互动化。学校先后成为贵阳市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贵阳市科普教育基地、贵阳市青少年科技体育特色学校、贵阳市 STEAM 项目试点校。2023 年,学校还入选首批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
强大的师资力量。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促进委员会,助推教师梯队培养规划落地见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月、" 三个一 " 教育教学活动、德育论坛等,不断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素养。学校现已建成以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为引领,省市级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骨干教师为核心,市区级教坛新秀、创新型青年教师为基础的结构合理、师德高尚、师能卓越的师资队伍。
丰富的校园文化。学校不断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打造了 " 思政大空间 ",设置了 " 党的光辉历程 "" 世界科技发明 "" 致敬中国科学家 "" 桥瞧贵州 " 等多元版块;组建了京剧、摄影、书法等 30 个丰富多彩的社团,不断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与兴趣发展;开展了 " 思政启蒙课 "" 一周一行 • 行至千里 "" 乐学文化周 " 等特色德育活动,为学生搭建多样化成长的舞台;推进了 " 多彩校园,缤纷学科 " 系列活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科之美。
贵阳市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
质量立校 阳光育人
贵阳市花溪区第一实验学校坐落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段,现有 69 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3510 人,教师 185 人,是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办学理念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特色鲜明的公办学校。
学校以 " 阳光育人、和谐发展 " 为办学理念,坚持推进实施 " 以质量立校、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塑品牌 " 的三大战略,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努力打造书香校园、人文校园、法治校园、活力校园," 五育 " 并举助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课程教学,夯实学校根基。该校依据自身特色和优势,通过资源整合、校级引领、教师参与、学生需求,开发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校本课程 " 美的教育——蒲公英课程 " 体系,从 " 花之阳 "" 花之礼 "" 花之雅 " 等 12 个版块着手,丰富学校课程体系,实现课程 "1+X" 发展。同时,还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展 " 学生活动日 " 社团活动,成立 20 余个学生社团,满足学生的多元发展需求。
聚焦队伍建设,深耕教师发展。该校从保障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公平教师绩效工资、奖金考核;把好体制外教师进、出口和培养关;奖惩分明,有效激发教师积极性等方面入手,加强队伍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落实三全育人,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利用开学第一课、红色研学、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团辅、阳光大课间等形式助力 " 五育 " 并举、促进学生发展。校园足球队多次参加市区各级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 一直以来,该校不断探索学校、家庭和社会在协同育人方面的方式方法,做到 " 全员育人 "" 全过程育人 "" 全方位育人 ",努力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贵阳市花溪区实验中学
打造区域优质教育
为学生的美好未来发展奠基
贵阳市花溪区实验中学坚持 " 为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未来发展奠基 " 的办学理念,通过结合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活动、丰富多彩的教学文体活动、各式各样的校本课程等,成为了一所家长认可、学生喜爱的 " 家门口 " 好学校。
完善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重抓师德师风建设,以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促进学校教学质量提升。通过专家引领、团队协作、课题研究助推教师不断成长。在近三年的各级各类比赛中,学校教师共计获奖 366 人次,其中教师个人获得省级奖项 11 人次,市级奖项 103 人次,区级奖项 35 人次;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并获奖 217 人次。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 1 至 2 项艺术技能与运动技能;从学生兴趣出发,利用周三课后服务时间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目前包含艺术类、体育类、文学类、科技类等三十余类;落实 " 双减 " 政策,创新作业形式,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分层布置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教育质量评价制度,赋能学生健康成长。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注重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文明习惯培养,通过实践活动、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践行使命担当,争当一名懂文明、有理想的时代新人;推进课堂创新改革,经常性举办研讨课、示范课等,积极开展各类研学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组织心理方面的专题学习,教会学生热爱生活、珍爱生命;开展丰富的社会体验活动,让学生形成对劳动的正确态度和看法,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家校协同育人。去年,贵阳市花溪区实验中学与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结为共建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派遣指导校长到校展开教育教学工作,花溪区实验中学也将以此为契机,在新的起点和平台上做出更大的成绩,打造区域优质教育,亮出公办强校品质校的亮丽名片。
清镇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
以生为本 快乐同行
办有温度的教育
清镇市第三中学教育集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 " 因材施教,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 的办学理念,努力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现有三个校区,专任教师达 243 人,学生 4105 人,76 个教学班。
打造书香校园,创建阅读特色。学校利用大课间等时间,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围绕 " 读、写、讲、演、展、送、挂 " 七项主题多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定期评选 " 书香班级 "" 书香个人 ",通过推广阅读,学生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提升个人的文化素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建立优良教风的师资队伍。学校基于不同教师人才发展定位,发挥全体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凝聚团队力量,强化责任意识,布大局、抓细节,精益求精把控好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以良好的教风保证教学质量,确保教育教学工作扎实、高效推进。
多元化教育培育时代英才。学校适应学生的自然天性而展开教育教学,用全新的教育发展 " 新样态 " 促学生全面、个性发展。学校开设的花样跳绳社团便是典型做法之一,该社团多次代表学校和清镇市参加国家、省、市级花样跳绳比赛,包揽了多个奖项,其中,获得国家级金牌 5 枚,省级金牌 39 枚,市级金牌 72 枚,市级银牌、铜牌数十枚。
家校共育助力人才培养。学校开展了 " 清风云课堂 " 活动,内容涵盖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亲子沟通技巧、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教育讲座,为家长们提供宝贵的指导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发展,共筑孩子美好未来。
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
建设和美校园
做新时代 " 和美 " 师生
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坚定 " 人本厚生 " 的办学理念,坚持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的办学思想,积极打造 " 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 的校园文化环境,引领学生、教师、学校共同发展。
学校以学生发展为根本,努力构建全面、优质、个性化的成长环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 " 学习用真心 "" 做人说真话 "" 做事做真人 " 的同时,助力学生拥有健康体魄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和独立个性的 " 和美 " 学子。
学校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通过狠抓教师教学常规、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关注教师身心健康、提升教师幸福指数等为抓手,多措并举,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努力建设素质优良并具有奉献和创造精神的 " 和美 " 教师。
学校注重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部门联动对学生和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以及道路交通、消防、防校园欺凌、防性侵、毒品预防等各项安全法治教育,强化学生安全管理,努力创建平安文明的 " 和美 " 校园。
学校在探索 " 和美 " 文化特色发展过程中,积极从教育手段、教育内容、课程建设、学生成长等方面入手,以 " 和 " 为文化基调,努力营造师生和气待人、和睦相处、和谐发展的育人氛围;以 " 美 " 为文化追求,聚焦于师生的 " 审美情趣,和谐发展 " 等,使师生个体人格完善,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和谐完美。未来,学校将继续构建具有 " 和美 " 特色的育人体系,进而实现理想中的 " 大同之美 "。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