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3-21
特校老师迷上刺绣成非遗传承人,绣出扬州城市地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新利 记者 顾潇)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老师黄丹丹,为刺绣专业聋哑学生担任手语助教,没想到自己也迷上了扬州刺绣这门传统技艺,十多年来潜心习艺,成为一名扬州刺绣非遗传承人。近日,黄丹丹耗时数月,用一针一线绣出了文昌阁、五亭桥等扬州地标建筑的刺绣作品。

△黄丹丹在刺绣

黄丹丹告诉记者,她用时几个月,用一针一线绣出了文昌阁、五亭桥等扬州地标建筑的刺绣作品,逼真得仿佛照片一般。在这些绣品中,文昌阁的飞檐翘角、五亭桥的精致画舫 …… 扬州的地标建筑都栩栩如生,仿佛穿越了时空,让人身临其境。据了解,黄丹丹为了绣出这些地标建筑,特意多次实地考察,仔细观察每一处细节。她表示,绣制这些建筑不仅要注重线条的流畅,更要注重光影的处理,以展现出建筑的立体感和质感,更呈现出完美的艺术效果。

△黄丹丹绣出了扬州地标建筑刺绣作品

记者了解到,这样一位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竟是 " 半路出家 ",而她另外一个身份是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老师。黄丹丹,是一位 80 后扬州姑娘。2001 年,黄丹丹进入扬州特殊教育学校,担任书法、绘画课老师。2006 年,扬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开设刺绣专业,这也是全国特殊教育学校中首个开设刺绣专业的。由于学生都是聋哑生,需要一位老师用手语辅助教学,黄丹丹就成为辅助老师。由此开始,她陪着学生一起学刺绣,具有美术功底的她也爱上了这门传统技艺。那段时间,黄丹丹全身心投入刺绣之中。平时在学校里练习,头一抬都晚上八九点了,学校大门已经关上,她又不好意思叫保安,经常翻栅栏而出。回到家还要再绣,绣到凌晨两三点也是常事。

△黄丹丹绣出了扬州地标建筑刺绣作品

此后,黄丹丹又师从扬州刺绣大师陆俊俭,十多年来潜心习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刺绣风格。黄丹丹熟练掌握套针绣、锁边绣等技法,其作品针法缜密、工整光洁,还有着写意画潇洒传神的笔墨神韵和工笔画的精致严谨。

黄丹丹没有忘记自己教师的身份,这些年来,她带过的聋哑学生有 100 多位。刺绣跟日常的织补衣物完全是两个概念,一般人都很难上手,更别说感知能力相对较弱的聋哑人了。为了帮助聋哑学生更快地掌握绣法、选准针线,黄丹丹可没少下功夫," 我的这帮孩子,我教一遍,她们看到了,但感受不到。我要现场一遍又一遍给她们演示,同时要结合我的手语和我的教学思路,手把手、一对一地去教学。"

黄丹丹说,和普通人相比,教特校的孩子们学习刺绣,传承技艺,意义非比寻常。将来他们在这门技艺的工作当中,或者在社会,能通过这门手艺找到自己的爱好,对生活的追求,将来也能从中找到自信,这也是黄丹丹这么多年坚守的原因。

(通讯员供图)

相关标签

扬州 教学 艺术 书法 效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