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3-21
江苏城市更新经验清单发布,近三成来自南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3 月 21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获悉,4 大类、25 项有关城市更新的好机制、好经验和好做法入选第一批《江苏省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以下简称清单)。其中,南京出台地方性法规、建立存量资源统筹协调机制等 7 方面做法入选,为全省城市更新工作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路径。

南京哪些好做法入选清单了呢?据介绍,南京出台了《南京市城市更新办法》、南京市优化居住类地段城市更新项目控规调整程序入选了清单,有效推进城市更新项目顺利实施。

此外,南京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创新做法也入选清单。小松涛巷地块项目探索资金平衡机制入选清单。小松涛巷地块项目位于秦淮老城区太平南路沿线,院落建筑、多层建筑、历史建筑和棚户区混合,总用地面积约 1.01 万平方米,共有居民 200 多户。经初步测算,小松涛巷项目探索出了一套资金 " 就地平衡 " 法,通过拆除存在安全隐患、不具备历史价值的非成套类建筑,新建两栋 6 — 8 层商住楼共计 122 套住宅 ( 其中 60 套用于居民原地安置 ) 反哺历史文化保护修缮和老旧小区改造成本,项目将初步实现片区内资金整体平衡。接下来,小松涛巷地块将采取 " 留、改、拆 " 并举的方式,对地块进行微更新改造,历史建筑保护再利用,棚户区房屋消险,进一步完善片区居住功能。目前,现场房屋消险工作已基本完成,同步开展现场考古等准备工作。

荷花塘片区项目推动多元参与更新的做法,也入选清单。荷花塘历史文化街区是南京 11 个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是南京明清时期丝织手工业区的典型代表。由于建成年代久远,建筑布局混乱,房屋破旧,基础设施薄弱,亟须改善居住环境、重新激发街区活力。

片区构建起了 " 一中心四平台多主体 " 的荷花塘社区共建中心,设立党建中心、共商议事平台、共建实施平台、共管保障平台、共治营造平台,组织秦淮区更新办、街道、实施主体等多部门,实现共建中心实体化运行,推动政府引导社会多元参与,共商共建、共管共治。项目采取单元试点先行方式,综合开展既有建筑安全隐患消除、市政基础设施补短板、老旧住区宜居改善、低效产业用地活力提升、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等更新工作。目前,已完成微型管廊试验段建设,正在对曾国葆祠堂进行保护修缮。

而颐和路街区项目则创新通过运营前置实现活化利用。在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启动更新之初,就确立了街区 " 保护 + 文化 + 商业 " 的运营模式,以此制定了街区业态策划与运营方案,通过运营前置,为街区的活化利用创造条件。引入优质运营单位提前介入规划建设,制定项目策划方案,在策划方案中确定后期运营的业态定位、各功能配置比例,持续活化利用空间。省内首家宝龙艺术中心、全球顶尖婚纱品牌、网红咖啡品牌 …… 在如今的颐和路历史文化街区,市民不仅能够享受干净明亮舒适的消费场所、国际化的消费内容,还能感受到独特的历史文化体验。

目前,南京共有两批省级、四批市级城市更新 48 个试点项目,除已完工的 11 个项目外,南京将重点督促剩余 37 个项目加速推进,并持续在制度设计、路径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形成具有南京特色的城市更新实施路径。

通讯员 宁建轩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赵丹丹

( 南京建设公众号供图 )

相关标签

南京 安全隐患 基础设施 太平 统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