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教育部评选出 184 个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贵阳市第三中学上榜
人工智能教育进展如何
又有哪些先进经验
以及优秀案例可供参考
近日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
走进贵阳市第三中学
详细了解
该校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以来的
教育历程与教学成果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感知前沿科技
" 智 " 享美好教育
排列整齐的机器人
造型各异的人工智能创意套件
……
这是贵阳市第三中学的
科技创新实践基地
该基地主要承担智能科学教育
所需课程实验、实训教学任务
教师可以在此为学生讲授和演示
各种人工智能方面的实例
并开设实训项目
当天 16 时 10 分
学校的校本创新课程正式开课
教室里学生正兴致高涨地进行学习
" 这个接口需要再固定 "
" 红外线装置已备好 "
" 再完善一下整体效果 "
……
在创意制造校本课教室里
学生们正两两一组
相互沟通、动手实操
用一颗颗散乱的零件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原理
搭建出属于自己的 " 智能博物 " 作品
" 我们制作的机器人
可以进行面部识别与声音识别
通过抓取目标与指令数据
实现具体的操作 "
正在搭建模型的学生介绍道
智能博物是该校根据比赛赛项
开设的人工智能教育课
旨在根据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及深入思考
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原理
通过计算机编程和手工搭建智造机器人
进行交流展示
让学生不断探索实践、启发思维
提高自我的 AI 应用能力与创造力
据了解
除该课程外
该校还开设有
信息学启蒙、Python 入门、创意智造
机器人编程普及课、鲸鱼人工智能课
开源电子设计、3D 打印等课程
于每周二、周四 16:00-18:00 开放
深度培养学生对信息科技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 " 智 " 享快乐时光
感受科技的独特魅力
" 在这门课程中
我了解了人工智能的
计算能力与整个发展历史
学习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功能
这些让我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强大
以及功能的全面与应用的广泛 "
该校七年级学生杨之墨说
多彩特色课程
搭建 " 智慧教育 " 快车道
" 人工智能教育不仅能够
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培养创新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还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和更丰富的知识储备
以此来面对未来的各种挑战 "
该校校长付钰说
2015 年
学校与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分校
牵手成为贵阳联盟校
率先开启智慧教育工作实践与探索
随后在 2019 年
贵阳市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背景下
申请成为
贵阳市初中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科基地校
不断摸索前行,总结经验,笃行不倦
一方面
培养校本化的师资团队
形成特色发展课程
另一方面
联动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
量身打造课程资源
双管齐下
强势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发展
其中,特色发展课程包括:
人人皆学的普适课——通识科普课程
培养兴趣的社团课——校本创新课程
专业创新人才的培优课——科创专项课程
具体表现为
每周开展 1 节信息技术课
1 节人工智能普及课
2 节人工智能校本培优课
依托 AI 创新教育应用平台
以及 AI 智能教具等载体
为学生普及人工智能基本概念
以及基本原理、推理机制和求解技术等
将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帮助学生更好理解与体验
同时
学校还会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
开设专业创新人才培优课
联合澳门中华创新科技发展促进会
中山大学国家超算广州中心
贵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设
科创专项课程
和不定时的科创竞赛训练
而专项课程则以
中山大学教授开发的视频课程为载体
贵阳三中教师辅助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
科学培养
学生计算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
提高学生对信息学的兴趣
引导有科创竞赛潜质的学生
做好学业规划
目前
该校学习人工智能教育课程的学生
有 700 余人
乘 " 智 " 而上 顺 " 智 " 而为
为学生综合素养奠基
走在该校的荣誉走廊中
一项项喜人的成绩
一个个人工智能教育的足迹
映入眼帘
2019 年以来
该校有 200 余位学生
在各级科技赛事中脱颖而出
仅 2023 年
学校 4 名同学代表贵州参加
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挑战赛并获铜奖
1 名同学荣获
" 第十四届蓝桥杯大赛青少年组省赛 " 一等奖
26 名同学在
"2023 年贵州省师生信息素养
提升实践活动 " 中获奖
12 名学生包揽智能博物项目所有奖项
35 名同学在市级竞赛中获奖
信息科技组 4 名教师屡次在
国家级、省市级
优质课与说课和微课竞赛中获奖
并在指导学生竞赛中
多次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
3 名教师成为
贵阳市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工作站成员
到各区(市、县)
开展讲座、示范课 20 余次
作为贵阳市人工智能基地示范校
学校还承担起
推动贵阳市人工智能教育教学
与科研发展的重要任务
2019 年 -2023 年期间
学校组织实施了
市级科技教师培训 20 余次
接受省内外学校、教育团队
参观、学习、交流 10 余次
2019 年承办了
全国首届中小学智慧教育应用
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初中分会场活动
2022 年 8 月被授予
" 贵澳产业联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
2023 年 5 月申请成为中国计算机学会
GESP 全国编程等级考试认证考点
2023 年 8 月获教育部智慧教育优秀案例
2024 年 2 月被教育部授予
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
无数成绩见证着
该校人工智能教育的累累硕果
" 我们希望未来能以科技课程为助力
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思维创新能力
让数字化创新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习惯 "
付钰表示
后续,学校还将继续
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学科融合
教学方式变革、教师数字素养培育
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
促进开放创新、开源创新
合作创新人才的培养
带领学生进军更大的赛场一展风采
形成更加成熟的可供借鉴的
课程实施路径与策略
并进行推广实践,产生区域化效应
带动区域发展,扩大学校影响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