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3-25
【金融棒棒糖】货值3亿的马拉松计划:陕鼓员工“买股赚到3.93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激动人心的时刻再次来临。

3 月 8 日,陕鼓动力(601369)公告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下简称 " 第二次激励 ")首次授予部分第一期解锁暨上市,经测算,每股浮盈约 3.93 元,以 649 名激励对象解锁的 1537.9816 万股为计,一期激励力量约 6000 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5 个月前,也就是 2023 年 11 月份,陕鼓动力刚刚完全解锁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下简称 " 第一次激励 ")。

于 2017 年执掌陕鼓动力的 "60" 后李宏安曾表示,陕鼓动力还配套建立了 " 归零赛马 + 揭榜挂帅 " 的企业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其于今日下午刚刚出炉的业绩快报显示,2023 年营业收入 101.2 亿元,连续 3 年保持了 " 百亿 " 水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23 亿元,首次突破 10 亿大关,7 年复合增长 25.06%。

意味已经很明显:来和陕鼓动力一起酣畅淋漓地长跑!

01

浮盈 3 亿元:员工口袋 " 鼓起来 "

熟悉陕鼓动力的读者应该还记得,陕鼓动力上市前就实现了股权激励(2007 年)。上市之后,又分别于 2018 年、2021 年启动两次激励计划。这在陕西国有上市公司中并不多见,目前为止仅有烽火电子(000561)于 2017 年面向 623 名员工授予 1168.32 万股,历时 5 年至 2022 年 8 月兑现预期。

自 2018 年 11 月提出草案,至 2023 年 11 月解锁全部限制性股票(包含预留部分),陕鼓动力第一次激励的回报周期也长达 5 年,同样经历了 " 漫长的季节 ",不过也得到了相应的回馈。以授予价 3.45 元 / 股为基准粗略计算:

2021 年(第一期)解锁 1203.12 万股,每股浮盈 4.07 元;预留部分解锁 48.48 万股,每股浮盈 9.33 元;

2022 年(第二期)解锁 1162.43 万股,每股浮盈 8.86 元;预留部分解锁 46.86 万股,每股浮盈 8.67 元;

2023 年(第三期)解锁 1168.90 万股,每股浮盈 4.56 元;预留部分解锁 48.37 万股,每股浮盈 3.82 元。

▲图:陕鼓动力股权激励浮盈情况

综合来看,第一次激励约 3678 万股,每股浮盈均值约 6.56 元,总计达 2.4 亿元。金融棒棒糖 2019 年刊文《》,曾估算其 3 年限售期结束之后 " 激励力量 " 近 2 亿元。目前来看,当时的预期还是略为保守了一些。

有了第一次激励的顺利收官,第二次激励相对更从容。主要有几个看点。

其一,授予价格从 3.45 元提升至 4.54 元。

浮盈依然可观。3 月 7 日,陕鼓动力公告 2021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首次授予部分第一期解锁暨上市,解锁 1537.9816 万股,2024 年 3 月 13 日流通,每股浮盈约 3.93 元,一期激励力量约 6000 万元。如果将第一次激励的浮盈计算在内,这个数额已达 3 亿元。

▲图:第二次激励对象 671 人

其二,激励数量从 3678 万股增至 5163 万股(部分回购注销后,截至 2 月 9 日约 4993 万股)。

当然,与 " 奖金池 " 扩容相对应的是激励对象的再增:从第一次激励的 553 人,增至 671 人(含预留人员、不排除已回购注销人员)。

02

" 隐形冠军 " 背后:研发费用复合增长 33.54%

进入激励对象的变动详情。

将第一次激励的 553 人进行拆解,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为 8:125:420。第二次激励的 671 人,高管:中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为 11 :168:492,都是金字塔形结构。

从占比来看,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占比最高。第一次激励占比 75%,第二次激励占比 73.32%,相对稳定。

从增幅上来看,高管为 37.5%,中层管理人员为 34.4%,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同比增长 17.15%。

▲图:第二次激励对象 " 三分类 "

这 671 个激励对象中,经金融棒棒糖统计,有 353 人享受过第一次激励,其中高管 8 人,中层管理 143 人,核心技术(业务人员)202 人;剩下的 318 人为首次激励,其中高管 3 人,中层管理 25 人,核心技术(业务人员)290 人。

我们捕捉到了鲜明的变化与流动,就在这 290 名 " 新鲜 " 的核心技术(业务人员)身上:他们占据了第二次激励对象的 43%,近乎 " 半壁江山 ",占首次激励人员的 91.20%。虽然难以窥见他们的年龄、资历,但他们无疑代表着陕鼓动力核心的竞争力中 " 中坚力量 " 的 " 新生 ",并且陕鼓动力用 " 真金白银 " 支付了预期。

▲图:陕鼓动力 2018-2022 年研发费用

借此,我们也来观察一下陕鼓动力的研发投入情况。

西安日报曾报道,2021 年,陕鼓装备制造研发总投入占销售收入比达到 11.39%。Wind 显示,2022 年,陕鼓动力研发费用 3.6 亿,占营业收入的 5.56%;2018-2022 年,陕鼓动力研发费用复合增长率 33.54%,其中由以 2018-2019 年的急剧增长最为鲜明,2019 年研发经费约 2.55 亿元,同比增长 96.68%。

体现在技术研发方面:截至 2022 年年底,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 400 件。公司透平技术国内领先,举个例子,其 2022 年签约世界级压缩空气储能压缩机组项目实现了 3 个世界第一:" 单机功率世界第一 "、" 储能规模世界第一 "、" 转换效率世界第一 "。

体现在毛利率的增长与降本方面,可以看到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三季报)显示毛利率分别为 18.88%、22.04%、23.40%,具有一定的优化效应。从行业看,尤其是具体到城市建设行业,从 2019 年负增长 5.5% 一路拉高到 2022 年正增长 34.67%。

▲图:陕鼓动力 7 大行业营业收入历年占比

从业务及产品来看,公司传统优势业务能量转换设备业务,2022 年毛利率 22.4%,同比增长 45.75%,其产品高炉轴流压缩机在国内钢铁企业的市占率几乎接近 100%,离心压缩机系列中的空分压缩机组市占率约达 85%,硝酸三合一或四合一机组、TRT 装置市占率分别高达 100% 和 90% 以上。

如此恐怖的市占率,让笔者想起德国学者赫尔曼 · 西蒙的《隐形冠军》。书中这样形容陕鼓动力:" 陕鼓是来自中国陕西西安的知名老国企。很少人知道它还是中国领先的透平设备系统制造和服务提供商,也是数字化的先锋 "。

03

" 耐克型 " 增长:50 年陕鼓两度转身

相比于第一次激励,第二次激励除了授予价格提高、激励对象扩容,还有一个看点:即业绩考核再上 " 难度 "。如下图:

▲图:第一次激励业绩考核条件

▲图:第二次激励业绩考核条件

其中最突出的是净利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目标,相比于第一次激励的 20%、30%、45%,第二次激励业绩考核以 2017-2019 年三年净利润均值为基数,2021 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 70%、2022 年不低于 80%、2023 年不低于 90%。

我们一一来看其实现情况。

以 2017 年净利润 2.4 亿元为基数,2019 年净利润增长 150.18%、2020 年为 184.08%、2021 年为 255.71%,均超额完成。其他行权条件例如主营业务占比等也完成得很顺利,以此按期成功释放股权激励。

以 2017-2019 年三年净利润均值 3.98 亿元为基数,2021 年净利润增长为 115.37%、2022 年为 143.20%,2023 年为 156.82%。随着今年 3 月 8 日第一期解锁完成,第二期、第三期解锁上市相信也很快了。

将时间线再拉长,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两次激励对于陕鼓动力业绩成长的拉动作用。无论是营业总收入还是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 2014-2022 年 " 耐克型 " 的变化之中,2018 年都是业绩爬坡、" 奇迹 " 发生的关键节点,此后稳步攀升、厚积而发。

▲图:陕鼓动力 2014-2022 年业绩变化

这种激励效应在二级市场上也有所体现。2021 年 11 月 23 日,陕鼓动力当日股价达到历史最高 13.85 元,市值管理预期兑现。

▲图:2013/3-2024/3 陕鼓动力股价走势

在金融棒棒糖的长期观察中,我们发现其 " 刺激手段 " 灵活且多样。除了股权激励,值得关注的还有:

联手四川国资成立四川协同顺应新材料基金,一方面拓宽投资渠道,一方面拓展新材料领域市场机会。(详见:《》)

花 6 年时间完成收购捷克的 EKOL,spol. s r.o. 公司,既是积极海外布局的信号,也是在将陕鼓的产业链短板进一步补齐,强化在透平机械工业的地位。(详见《》)。

当然," 刺激手段 " 不是实现路径,其是否行之有效和公司业务布局、治理结构、盈利能力等是否合理、良性、可持续密切相关。这就不得不提陕鼓动力 2005-2015 年向系统服务商转型,2016 年至今聚焦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构建以分布式能源系统解决方案为圆心的 "1+7" 业务模式的两次转型。

总体来看,这是一套涵盖服务理念转变、机制体制的创新、产业结构优化等多方面的组合拳、大工程,这也正是令金融棒棒糖赞叹的地方:拥有 50 余年能源基因却不囿于 " 啃老 ",而是不断探索和丰富出崭新的 " 陕鼓模式 ",完成从传统生产型制造向现代服务型制造的转变。

▲图:陕鼓集团全球市场分布图

将视角再次回到陕鼓动力的股权激励上来。随着第二次股权激励第一期的解锁上市,我们可以清晰看到,陕鼓动力于 2018 年开始的第一次股权激励真的仅仅只是开始,后续不仅有第二次,大概率还会有第三次;不仅有股权激励,同时还配套建立了 " 归零赛马 + 揭榜挂帅 " 的企业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

当然,可以预见的是,当一次又一次抵达 " 马拉松 " 终点,在正向激励不断叠加的效应之下,属于先行者、探索者与长期主义者的奖赏时刻无疑会一次比一次更激动人心。

来源 / 西安金融棒棒糖

相关标签

股票 上市公司 烽火 陕西 股权激励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