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部近日发出通知,宣布自 3 月 25 日起,正式启动 " 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周 " 活动。旨在通过专项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在校园霸凌防治方面的重点推进。
通知明确要求,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需以 " 普及安全知识,提高避险能力 " 为核心目标,指导各中小学以事故预防和问题导向为准则,深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特别强调,通过这些活动,应着重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推动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实现安全教育的常态化和系统化,保障学生健康和安全的成长环境。
此外,通知还特别指出,安全教育周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要紧密结合公安、消防救援等相关部门的力量,依据本地实际情况和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全面覆盖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心理健康教育、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教育、急救培训和应急疏散演练等关键领域。
通知还要求,安全教育不仅要与学校日常的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同时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确保安全教育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通过加强安全教育周的宣传力度,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舆论氛围,促使全社会共同参与到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中来。同时,强调家校协同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共同营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通知最后强调,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必须严格执行进校园活动的备案审核制度,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广告及商业宣传活动的夹带,确保安全教育活动的纯洁性和有效性,为广大中小学生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和成长空间。
编辑 / 刘越凡
来源 / 教育部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