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落乌啼霜满天 ……" 舞台上,一男一女着长衫和旗袍,拨动着三弦和琵琶,自弹自唱,一应一和。3 月 25 日,由 28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组成的驻华使节代表团开启访问江苏之旅,第一站来到了苏州。代表们在山塘街边饮茶边欣赏苏州评弹,吴侬软语,余音绕梁。" 他们把歌词翻译成英语,我第一次听懂了苏州评弹,非常棒!" 现场,马耳他共和国驻华大使白瀚轩激动地说。其实,即便是听不懂苏州话,绝大多数观众也会被软糯温柔、情味悠长的韵腔所深深感染。
吴头楚尾水乡情,江左文采出评弹。苏州评弹是以苏州方言为首要特征的说唱艺术形式,形成于明末清初,被国学大师俞大纲誉为 " 中国最美的声音 ",会抖包袱能跨界,是年轻人心中的 " 新国潮 "。
△苏州市评弹团北京国家大剧院音乐厅 " 忆江南 · 苏州评弹折子专场 " 演出合影剧照
抖包袱、教吴语,新生代演员很在行
一个古老艺术形式的延续发展,必然离不开新鲜血液的不断注入。苏州市评弹团成立于 1951 年,现有 70 余名演员,"90 后 ""95 后 " 新生代演员占有很大的比例,活跃于一线。
国家三级演员、苏州市评弹团 "90 后 " 演员谢岚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的采访时,回忆起了自己结缘苏州评弹的往事。
"2008 年我初中毕业,父母一直对评弹曲艺很感兴趣,觉得孩子可以试着往艺术这条路发展一下,于是我就考入了苏州评弹学校,到现在接触评弹已经 16 年了。" 在评弹学校的五年里,谢岚刻苦学习基本功,每天早上开嗓、练声、练气息,每天下午不停地练弹唱、练说表、学开篇。" 学校还要求学员掌握三档、双档甚至单档的全部技艺,无论将来担任的是上手(三弦)还是下手(琵琶)。"
△谢岚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苏州姑娘,谢岚从小说苏州话,同时有一定的歌唱基础,这让她很快从同届 60 多名学员中脱颖而出,最终于 2013 年成功进入苏州市评弹团。
如何才能将苏州评弹传得更远、更广,是很多年轻演员们始终在思考的问题。在工作学习之余,谢岚也会在自己的网络平台发布一些推广普及评弹的视频,包括但不限于科普和一些 " 抖包袱 "。" 苏州评弹讲究说、噱、弹、唱、演五种表演手段,其中的 ' 噱 ' 就指和小品相声一般,抖包袱发噱,博观众笑声。" 谢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为了能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她还经常会研究段子,创作一些 " 现代包袱 ",使同龄人在哈哈一笑的同时,更易接受评弹艺术。
谢岚通过 " 引发年轻人共鸣 " 获得了一众粉丝,出生于 1996 年的小师妹袁佳颖更是思维活泛,用 " 苏州话入门 " 直接火出了圈。据悉,苏州评弹学校一年级就有一门课叫 " 吴语正音 ",这门功课可以说是贯穿了每个学员的基础学习生涯。在评弹学校,老师会随时随地提醒学生说苏州话,并及时纠正错误发音。2022 年,袁佳颖在网络平台发布了自己录制的 " 苏州话小课堂 " 系列短视频,一夜爆火。其首条短视频单在抖音平台上的点击量就达到 70 万,网友纷纷点赞留言。" 评弹演员的苏州话听上去就是标准!"" 吴语真好听!大赞!" 而网友的褒扬,也成了年轻演员们进行网络创作的原生动力。他们以各种方式积极推广苏州评弹艺术,让更多人领略吴侬软语的魅力,感知语言的趣味性。
" 受语言、地域等限制,传统评弹的受众多是江浙沪一带的年长群体,受众面相对较窄,我们年轻演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使评弹得到传承、创新与普及,逐步跨出吴语地区走向世界。" 谢岚提到,如今自己在进校园演出时,面对台下的孩子们,也会和当年的前辈一样,真切感受到了肩上的职责和使命。
跨界成 " 国潮 ",收获流量不忘本
如果网络视频、VLOG 带来的只是间歇性热度,那么当苏州评弹跨界流行音乐成为 " 国潮 ",流量便会滚滚而来。2022 年春节期间,苏州评弹与世界音乐厂牌 " 新乐府 " 跨界合作。袁佳颖与西北民谣歌手张尕怂合作演唱的《塞北江南》登上了 2022 年元宵戏曲晚会,引发了巨大的反响。
而著名评弹表演艺术家盛小云,更是在 2020 年亲自 " 登场 " 与痛痒乐队一起创作了流行歌曲《重临西湖》,该作品在 7 天内,就获得了上千万的点击量。
△盛小云
" 传统艺术需要宣传和包装,互联网时代就是要有一点变通一点变革,在恪守底线、不动摇根本的前提下,我从来不排斥吸引年轻人的手段。" 盛小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玩票 " 流行音乐其实并非她第一次跨界演出,早在 2008 年,为了俘获高校学生群体的心,她牵头主创,将近代名著《雷雨》改编成中篇弹词并领衔出演。《雷雨》创演至今,已走进北大、清华、南开、复旦、交大、深大、香港中大、澳门大学等近百所著名高校,影响深远。值得一提的是,团内演员袁佳颖正是因为观看了评弹《雷雨》,才下定决心入行,之后还拜入盛小云门下。
盛小云表示,苏州评弹拥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深厚的群众基础,电影、电视剧中常有涉及,比如《金陵十三钗》中倪妮等演员以苏州话用苏州评弹的演唱方式演绎《秦淮景》。" 我们很努力很争气,政府也呵护我们,我们有必要让更多青年人真正了解苏州评弹的魅力。" 令盛小云等老艺术家感到欣慰的是,就在 3 月初,苏州市评弹团在国家大剧院举行了演出,能容纳 1800 多名观众的演出厅,一口气卖出 1500 多张票,由此可见苏州评弹艺术在苏州乃至江苏之外的巨大票房号召力。
盛小云透露,苏州评弹学校目前正在深入推进现代学徒制的培养模式,苏州市评弹团也将和苏州评弹学校 " 校团联动 ",与社会企业开展合作,为青年人择业入行评弹增加砝码,在 " 圈粉 " 观众的同时吸引从业者。
得益于此,苏州评弹必将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在创新下绽放出更强的生命力,散发出雅俗共赏的无穷魅力。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高达
(图片由苏州市评弹团、受访人提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