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4-03-29
兴业银行发布2023年年报: 资产负债结构持续优化 总资产突破10万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3 月 28 日晚间,兴业银行发布 2023 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截至 2023 年末,该行总资产首次突破 10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9.62% 至 10.16 万亿元;存款、贷款双双突破 5 万亿元;实现营业收入 2108.31 亿元,利息净收入正增长,达 1465.03 亿元,同比增长 0.85%;不良贷款率 1.07%,较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 245%,较上年末上升 8.77 个百分点,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提升。

2023 年是兴业银行成立 35 周年,该行胸怀 " 国之大者 ",保持战略定力,与中国经济恢复发展同向而行,持续打造兴业特色价值银行,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稳居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 1000 强前 20 强、《财富》世界 500 强,荣膺英国《银行家》杂志 "2023 中国年度银行 " 大奖 ; 明晟(MSCI)ESG 评级由 A 级提升为 AA 级,成为唯一一家连续 5 年蝉联境内银行业最高评级的银行。

资产负债表再重构

存、贷款双双超过 5 万亿元

过去一年,兴业银行持续推动资产负债表再重构,提升资产负债结构与经济结构契合度,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更加有力。年报显示,兴业银行存款和贷款双双突破 5 万亿元,其中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8.45% 至 5.14 万亿元,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9.59% 至 5.46 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均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前列。

——资产端坚持巩固基本盘、布局新赛道,资产布局与实体经济转型方向高度契合。基本盘中,住房租赁、城市更新、产业园区等房地产新领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 84.65%。新赛道中,科创、普惠、能源、汽车、园区领域贷款较上年末分别增长 31.88%、23.95%、16.16%、26.14%、27.40%。

——负债端坚持把控制负债成本作为稳定息差的关键抓手,扎实做好场景生态圈建设,深入推进织网工程,全面加强结算性存款拓展,全年境内人民币存款付息率同比下降 11BPs,进一步平抑息差收窄影响,净息差同比下降 17 个 BP,降幅较上年收窄 2 个 BP。

资产负债结构的持续优化增强了经营业绩的韧性。扣除 2022 年理财老产品一次性收益确认抬高基数影响因素,按可比口径,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基本持平,并且利息净收入实现正增长,达 1465.03 亿元,同比增长 0.85%;其他非息收入稳健增长,达 365.73 亿元,同比增长 14.08%。

深入践行 " 客户 - 业务 - 效益 " 的经营逻辑,兴业银行发挥自身优势,丰富金融产品,满足客户多元需求,努力实现客户与自身价值最大化。2023 年末,企业金融客户数突破 140 万户,较上年末增长 13.27%,零售金融客户数突破 1 亿户,较上年末增长 10.38%,同业合作客户超 3300 家,主要类型同业客户覆盖率超过 97%。

差异化经营特色鲜明

" 三张名片 " 取得新突破

过去一年,兴业银行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将 " 三张名片 " 与布局 " 五大新赛道 "、做好金融 " 五篇大文章 " 有机融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差异化竞争力。

——绿色银行底色鲜明。截至 2023 年末,绿色金融客户较上年末增长 17.83% 至 5.83 万户,绿色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16.14% 至 1.89 万亿元,其中 " 降碳 " 领域绿色融资余额较上年末增长 34.81% 至 1.06 万亿元,占比升至 56.26%;人行口径绿色贷款余额 8090.19 亿元,规模继续保持股份制银行前列。存量绿色贷款收息率与对公贷款基本持平,不良贷款率仅 0.41%,收益和风控表现稳定。同时,绿色理财、绿色债券、绿色租赁、绿色信托、绿色基金等业务也跑出加速度,有力提升表内外资产管理规模,带动轻资本业务收入,以 " 绿色搭桥 " 带动 " 综合创利 " 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渐入佳境。

——财富银行稳中有进截至 2023 年末,集团零售 AUM 规模 4.79 万亿元(含三方存管市值),较上年末增长 15.42%,其中财富 AUM 占比超过 70%。 不断丰富产品货架,兴银理财管理规模较上年末增长 8.18% 至 2.26 万亿元,跃居市场第 2 位,同时发挥同业朋友圈优势,与 289 家机构达成代销合作,在售产品数超万支,代销行外理财产品、基金、保险、实物贵金属分别同比增长 191%、54%、31%、67%。值得一提的是,银银平台连接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 470 家区域性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实现兴银理财行外销售保有规模 8695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70.32%。

——投资银行争先进位。截至 2023 年末,大投行 FPA 余额 4.3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51%。继续保持在债券承销、投资交易、资产撮合等领域的优势,承销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规模 7305.73 亿元,列市场第 1 位;承销境外债券规模 54.51 亿美元,列中资股份制银行第 1 位;承销绿色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规模 218.06 亿元,列股份制银行第 2 位;承销类 REITs 规模 40.40 亿元,列市场第 2 位。并购、银团、资本市场业务保持较好发展态势。继续保持债券、利率、贵金属等领域做市交易的领先地位,代客 FICC 业务优势巩固。

数字化转型蹄疾步稳

"1+5+N" 数字兴业体系逐步成形

2023 年,兴业银行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持续优化科技体制机制,设立数字运营部,加大科技资源投入,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集团科技投入 83.98 亿元,同比增长 1.78%,占营业收入比重为 3.98%;科技人才 7828 人,较上年末增长 16.85%,科技人才占比 13.91%,较上年末提升 2.04 个百分点。

坚持 " 企业级、标准化 " 方法论,建设完成营销、财富、投行、风控、运营 " 五大企架工程 ",推进流程、数据、模型、开发、运营 " 五个标准化 ",开展产品、流程、系统、制度 " 四项梳理 ",取得初步成效。2023 年,首次发布企业级数据字典,建成 2.8 万项企业级数据字典标准。全年共发布 45 份企业标准,其中 3 份标准被人民银行认定为金融行业相关领域首份企业标准。

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推进、积厚成势,兴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蹄疾步稳,逐渐从建设期进入收获期,目前已初步构建起涵盖 "1(手机银行)+5(兴业普惠、兴业管家、兴业生活、钱大掌柜、银银平台)+N(各类场景生态)" 的 " 数字兴业 " 体系。手机银行月活跃用户数较上年末增长 7.52% 至 2252.62 万户;兴业普惠认证企业户数较上年末增长 26.48%,累计解决融资需求金额同比增长 167.66%;兴业管家月均 MAU 较上年末增长 22.16%,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 20.08%,交易笔数增长 16.34%;兴业生活注册客户数较上年末新增 1072.91 万户;钱大掌柜月均 MAU 较上年末增长 26.40%,注册客户数较上年末增长 23.86%;银银平台机构投资保有规模 3663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8.74%。

通过科技赋能,兴业银行积极推进场景生态建设,持续融入各类生态场景,深化数字兴业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开放银行 API 接口 1941 个,较上年末增长 28.54%,覆盖机构 8734 家。同时,升级数字人民币产品体系,累计开立兴业钱包 505.61 万个,拓展数币商户 16.86 万家,签约服务 2.5 层中小银行 123 家。

资产质量稳中向好

房地产、地方平台、信用卡三大领域风险递减

报告显示,2023 年末兴业银行主要风险指标稳步向好,不良贷款率 1.07%,较上年末下降 0.02 个百分点,逾期贷款率 1.36%,较上年末下降 0.31 个百分点。资产质量进一步做实,逾期 90 天以上贷款、逾期 60 天以上贷款与不良贷款的比值分别为 68.30%、77.33%,处于近三年最好水平。

房地产风险方面,境内自营贷款、债券、非标等业务项下投向房地产领域业务余额 17660.61 亿元,不良资产率 1.53%,其中,对公房地产业务新发生不良同比下降 54%;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抵押物足值。

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方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债务余额 1615.91 亿元,较上年末减少 592.87 亿元,新发生不良较上年压降 55%,风险暴露已有所收敛。

信用卡风险方面,风险指标高位回落,信用卡贷款余额 4016.33 亿元,不良贷款率 3.93%,较上年末下降 0.08 个百分点;逾期率 6.75%,较上年末下降 0.59 个百分点。

新赛道风险方面,持续强化研究、科技赋能,贴近市场 " 一城一策 " 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构筑 " 研究 + 业务 + 风险 " 三位一体机制,提高风险政策针对性和前瞻性。同时,推进风控数字化转型,加快 " 技术流 " 评价体系升级迭代,报告期内 " 技术流 " 项下审批金额超过 1 万亿元。

相关标签

兴业银行 资产负债表 高质量发展 英国 世界500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