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助力生活之美。连日来,城关区加力推进城市建管,坚持精耕细作,切实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上下足 " 绣花功 ",全力打造赏心悦目、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城市面貌、环境品质显著改善,城市魅力更加彰显。
聚焦精致建设拓空间
近段时间以来,城关区深入开展多轮次市容整治行动,清理取缔流动摊点、劝导商户落实 " 门前三包 "、全力整治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排洪沟马路市场,累计出动执法队员引导劝离瓜果蔬菜车辆 4.3 万余辆次,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新形象。
" 我们集中清收违规投放共享单车 5 万余辆,将共享单车总量秋冬季控制在 3 万辆以内,春夏季控制在 3.9 万辆以内。" 城关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区 " 一难两乱 " 工作专班不断发掘停车资源,拆除私设地锁地桩 499 个,新增停车泊位 111 个,张贴 3.5 万份非机动车停放温馨提示卡,优化出行环境。
今年 3 月以来,家住团结新村排洪沟路的居民纷纷反映,该处菜市场的关闭,导致市场多数商户成为流动摊贩,在市场外原址 700 余米的道路两侧开始经营,形成马路市场,严重影响市容和市民通行。3 月中旬,区城管局根据排洪沟马路市场早高峰期间人流、车流量较大的实际情况,联合交警、公安、街道等部门对团结新村排洪沟马路市场依法开展市容市貌联合整治,重点取缔排洪沟周边流动摊点,督促和引导商户规范经营,确保在满足市民实际需求的同时,让全街市场经营环境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记者了解到,2023 年,城关区聚力打造出木塔巷、东郊巷、麦积山路等 10 条精致街巷,荣获 "2023 年兰州市百家优秀门头牌匾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 ",2024 年,城关区计划将在静宁路全段、皋兰路全段、张掖路部分段、庆阳路部分段、甘南路部分段,引导沿街商铺开展整体门头牌匾提升改造,打造 10 条精致门头示范街。
聚焦精细管理提品质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立面空间环境质量,今年初,城关区开展近年来规模最大、涉及路段最多的一次废弃线杆整治工程,计划于 5 月底完成城关区天水路、南滨河路、北滨河路等 60 多条道路共 617 根废弃线杆的拆除任务。
" 市民生活的城市空间清爽、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市民群众感受幸福的程度。" 区城管局城市景观科科长马子栋坦言,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更清爽,他们坚持不懈地强化环境卫生治理。
2019 年起,城关区就逐步开展主次干道架空线缆整治及小街巷线缆美化规整工作,圆满完成 117 条主次干道废弃线缆清除、265 条背街小巷线缆美化规整任务。近三年,城关区小街巷线缆美化规整任务共剪除整理小街巷线缆 1.67 万余米,清理拆除废弃线杆 1000 根。拆除各类有碍市容观瞻的违规、破损户外广告 2021 处,面积 16417 平方米。主次干道废弃线缆清除及背街小巷线缆美化规整,明显改善了杂乱无序的城市 " 蜘蛛网 " 问题,城市立面空间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有效遏制辖区违建加建现象,3 月 27 日,依法依规对碧桂园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当天的行动计划拆除碧桂园 10 处违法建设,拆除总面积约 1050 平方米。"2024 年,我们计划拆除各类违法建设 5000 平方米,全力做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城关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永亮表示。
聚焦生态环境塑形象
3 月以来,城关区在背街小巷、城市家具等方面 " 狠 " 下功夫,确保整治一处,美化一处。在抓好日常保洁基础上,全区全体干部职工驻守一线,充分利用 " 周末大扫除 " 开展 " 全民洗城 " 行动,用实际行动擦亮城市风景。
区环卫工作中心随着气温回暖,全面开启夏季环卫机械化作业模式,加大道路洗扫、喷雾力度,竭力打造干净清爽的城市环境。目前,环卫特业队白班安排 43 台机械化作业车辆(洗扫车 35 台、湿式车 4 台、吸尘车 4 台),对城区道路开展精细化洗扫作业;加大对垃圾分类容器的摸排力度,更换脏污或破损等容器 200 余个;同时,聚焦老旧小区、集贸市场、大型商超、旅游景点、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景巡查,截至目前,垃圾收运量共 7.2 万吨。今后,继续通过 " 日常监管 + 集中整治 + 跟踪问效 " 管理模式,持续强化环卫作业质量、优化整体形象,让街巷成为春日最美风景线。
入春以来,城关区抢抓春季绿化有利时机,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一系列春季植绿、护绿和养绿等活动,为城区的春天增添了勃勃生机。
" 今年,春季补植各类苗木 24 万余株,完成冬季温棚采购项目,对天水路、酒泉路、雁白大桥、霍去病主题游园等绿地内部分无法正常越冬植物搭建彩色印花温棚共 1500 余组 3000 多平方米。" 城关区绿化所所长吴庆明告诉记者,今年,该所将结合实际,继续建设儿童友好公园项目,本着厉行节约,过 " 紧日子 " 的思想,做好城区氛围营造、苗木补植补栽及冬季苗木保温等项目建设工作,围绕 " 绿化、美化、文化 " 主题,有效提升全区生态环境品质。
聚焦科技赋能增活力
用先进理念武装头脑,用科技手段提升能力,通过 " 互联网 + 大数据 " 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强化智能化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城市管理高效、便捷、精准 …… 在今天的城关区," 数字城管 " 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好帮手。
据介绍,为深化 " 数字城管 ",打造更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方式,城关区通过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案系统,采用物理隔绝内网方式运行,共包含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数据交换、监督指挥、地理编码、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专项普查等 9 个子系统。近年来,逐步对部分系统模块进行升级改造,铺设 75 条专线,在全区 25 个街道和 11 个城管部门建成 37 个二级平台。2018 年,在数管系统平台上新建 " 市民随手拍 " 和 " 无人机航拍 " 模块,2023 年,系统升级为智信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运用 " 智信 "APP,现场执法人员可以在手机上快速上报城市 " 六乱 " 管理等城市管理执法问题,根据案由查询到对应的违规罚则,填写相对人的基本信息、事发地点,并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留取证据,将相关信息统一上报至平台。
" 今年以来,我们数字管理平台受理巡查案 18869 件,结案 18799 件;微信举报案件 8788 件,结案 8462 件,受理结案视频抓拍 3101 件、无人机抓拍 882 件、智能分析 244 件。" 区数字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下城市管理的目标。城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坚持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 " 魅力精致新城关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文 / 图
一审丨金露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汪文学
城市之美,助力生活之美。连日来,城关区加力推进城市建管,坚持精耕细作,切实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上下足 " 绣花功 ",全力打造赏心悦目、美丽宜居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城市面貌、环境品质显著改善,城市魅力更加彰显。
聚焦精致建设拓空间
近段时间以来,城关区深入开展多轮次市容整治行动,清理取缔流动摊点、劝导商户落实 " 门前三包 "、全力整治张苏滩蔬菜批发市场、排洪沟马路市场,累计出动执法队员引导劝离瓜果蔬菜车辆 4.3 万余辆次,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新形象。
" 我们集中清收违规投放共享单车 5 万余辆,将共享单车总量秋冬季控制在 3 万辆以内,春夏季控制在 3.9 万辆以内。" 城关区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区 " 一难两乱 " 工作专班不断发掘停车资源,拆除私设地锁地桩 499 个,新增停车泊位 111 个,张贴 3.5 万份非机动车停放温馨提示卡,优化出行环境。
今年 3 月以来,家住团结新村排洪沟路的居民纷纷反映,该处菜市场的关闭,导致市场多数商户成为流动摊贩,在市场外原址 700 余米的道路两侧开始经营,形成马路市场,严重影响市容和市民通行。3 月中旬,区城管局根据排洪沟马路市场早高峰期间人流、车流量较大的实际情况,联合交警、公安、街道等部门对团结新村排洪沟马路市场依法开展市容市貌联合整治,重点取缔排洪沟周边流动摊点,督促和引导商户规范经营,确保在满足市民实际需求的同时,让全街市场经营环境和城市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记者了解到,2023 年,城关区聚力打造出木塔巷、东郊巷、麦积山路等 10 条精致街巷,荣获 "2023 年兰州市百家优秀门头牌匾评选活动优秀组织奖 ",2024 年,城关区计划将在静宁路全段、皋兰路全段、张掖路部分段、庆阳路部分段、甘南路部分段,引导沿街商铺开展整体门头牌匾提升改造,打造 10 条精致门头示范街。
聚焦精细管理提品质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立面空间环境质量,今年初,城关区开展近年来规模最大、涉及路段最多的一次废弃线杆整治工程,计划于 5 月底完成城关区天水路、南滨河路、北滨河路等 60 多条道路共 617 根废弃线杆的拆除任务。
" 市民生活的城市空间清爽、整洁与否,直接关系市民群众感受幸福的程度。" 区城管局城市景观科科长马子栋坦言,为了让城市变得更干净、更清爽,他们坚持不懈地强化环境卫生治理。
2019 年起,城关区就逐步开展主次干道架空线缆整治及小街巷线缆美化规整工作,圆满完成 117 条主次干道废弃线缆清除、265 条背街小巷线缆美化规整任务。近三年,城关区小街巷线缆美化规整任务共剪除整理小街巷线缆 1.67 万余米,清理拆除废弃线杆 1000 根。拆除各类有碍市容观瞻的违规、破损户外广告 2021 处,面积 16417 平方米。主次干道废弃线缆清除及背街小巷线缆美化规整,明显改善了杂乱无序的城市 " 蜘蛛网 " 问题,城市立面空间环境得到大幅提升。
为进一步规范城市管理秩序,有效遏制辖区违建加建现象,3 月 27 日,依法依规对碧桂园违法建设进行拆除,当天的行动计划拆除碧桂园 10 处违法建设,拆除总面积约 1050 平方米。"2024 年,我们计划拆除各类违法建设 5000 平方米,全力做好违法建设治理工作。" 城关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陈永亮表示。
聚焦生态环境塑形象
3 月以来,城关区在背街小巷、城市家具等方面 " 狠 " 下功夫,确保整治一处,美化一处。在抓好日常保洁基础上,全区全体干部职工驻守一线,充分利用 " 周末大扫除 " 开展 " 全民洗城 " 行动,用实际行动擦亮城市风景。
区环卫工作中心随着气温回暖,全面开启夏季环卫机械化作业模式,加大道路洗扫、喷雾力度,竭力打造干净清爽的城市环境。目前,环卫特业队白班安排 43 台机械化作业车辆(洗扫车 35 台、湿式车 4 台、吸尘车 4 台),对城区道路开展精细化洗扫作业;加大对垃圾分类容器的摸排力度,更换脏污或破损等容器 200 余个;同时,聚焦老旧小区、集贸市场、大型商超、旅游景点、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开展全景巡查,截至目前,垃圾收运量共 7.2 万吨。今后,继续通过 " 日常监管 + 集中整治 + 跟踪问效 " 管理模式,持续强化环卫作业质量、优化整体形象,让街巷成为春日最美风景线。
入春以来,城关区抢抓春季绿化有利时机,全方位、多角度开展一系列春季植绿、护绿和养绿等活动,为城区的春天增添了勃勃生机。
" 今年,春季补植各类苗木 24 万余株,完成冬季温棚采购项目,对天水路、酒泉路、雁白大桥、霍去病主题游园等绿地内部分无法正常越冬植物搭建彩色印花温棚共 1500 余组 3000 多平方米。" 城关区绿化所所长吴庆明告诉记者,今年,该所将结合实际,继续建设儿童友好公园项目,本着厉行节约,过 " 紧日子 " 的思想,做好城区氛围营造、苗木补植补栽及冬季苗木保温等项目建设工作,围绕 " 绿化、美化、文化 " 主题,有效提升全区生态环境品质。
聚焦科技赋能增活力
用先进理念武装头脑,用科技手段提升能力,通过 " 互联网 + 大数据 " 与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强化智能化技术在城市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促进城市管理高效、便捷、精准 …… 在今天的城关区," 数字城管 " 已经成为城市管理的好帮手。
据介绍,为深化 " 数字城管 ",打造更精细化的城市管理方式,城关区通过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执法办案系统,采用物理隔绝内网方式运行,共包含无线数据采集、监督中心受理、协同工作、数据交换、监督指挥、地理编码、应用维护、基础数据资源管理、专项普查等 9 个子系统。近年来,逐步对部分系统模块进行升级改造,铺设 75 条专线,在全区 25 个街道和 11 个城管部门建成 37 个二级平台。2018 年,在数管系统平台上新建 " 市民随手拍 " 和 " 无人机航拍 " 模块,2023 年,系统升级为智信城市综合管理平台。
运用 " 智信 "APP,现场执法人员可以在手机上快速上报城市 " 六乱 " 管理等城市管理执法问题,根据案由查询到对应的违规罚则,填写相对人的基本信息、事发地点,并对现场情况进行拍照留取证据,将相关信息统一上报至平台。
" 今年以来,我们数字管理平台受理巡查案 18869 件,结案 18799 件;微信举报案件 8788 件,结案 8462 件,受理结案视频抓拍 3101 件、无人机抓拍 882 件、智能分析 244 件。" 区数字化中心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满足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下城市管理的目标。城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坚持在城市管理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上下功夫,努力营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着力打造 " 魅力精致新城关 "。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颜 娜 文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