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饮食观念日益风行,"0 糖 ""0 卡 ""0 脂肪 " 已经成为很多饮料的卖点。怎样才能让消费者在选购时,准确了解这些信息呢?
日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启动 " 首批营养健康指导试点项目 ",指导居民如何选择健康食品。而在这些试点项目中,就包括饮料 " 营养选择 " 分级标识试点。这是我国首次推出饮料 " 营养选择 " 分级标识,综合反映饮料中的糖、脂肪等含量。饮料分级,究竟怎么分?试点之后的市场反响如何?为什么要推出分级标识?总台记者进行采访调查。
根据饮料中 " 非乳源性糖 "" 饱和脂肪 "" 反式脂肪 "" 非糖甜味剂 " 等 4 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识 ABCD 四级,推荐程度逐步递减。
分级试点之前,上海疾控部门曾对市场上部分 " 现场制作的奶茶 " 进行营养分析,结果令人担忧,仅含糖量一项,93% 以上标称 " 额外不加糖 " 的奶茶,可能被评为 B 级以上;将近一半 " 标称三分糖 " 的奶茶,可能被评为 C 级以上。
我国推出首个饮料 " 营养选择 " 分级标识
饮料营养分级,具体怎么分?据了解根据饮料中 " 非乳源性糖 "" 饱和脂肪 "" 反式脂肪 "" 非糖甜味剂 " 等 4 种成分含量,评定等级从高至低,标识 ABCD 四级,推荐程度逐步递减。
记者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采访中看到,目前市场上无论是现制的奶茶,还是瓶装饮料," 无糖 "" 低糖 ""0 卡 " 经常成为卖点。
与此同时,记者在调查中了解,相关统计显示,2023 年 " 少油 "" 少盐 "" 少糖 " 等关键词在外卖平台的日均搜索频次,较 2021 年同比大幅增长,尤其是," 少糖 " 相关搜索词同比增长 901%;在一些社交平台,搜索 " 控糖 " 关键词的文章,超过 101 万篇。
中国(长三角)饮品行业联席会议 秘书长 陈杰:我觉得是有示范作用的,目前我们国家都在搞健康中国的工作,上海在这个方面率先做些示范,我觉得还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据了解,我国饮料行业市场规模 2022 年约 1.25 万亿元人民币,2021 年以及 2022 年的饮料总产量接近 1.9 亿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新茶饮委员会的相关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新茶饮市场规模预计达 1498 亿元,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2000 亿元。
中国(长三角)饮品行业联席会议 秘书长 陈杰:在现制现售饮料包括包装的饮料方面进行推广,我们特别希望,知名的大的品牌的饮品和现制饮品企业 能够一起参与,我觉得这样的基础上再进行全国推广才有可行性。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表示,饮料分级试点为期一年,试点期间将充分收集各建议,努力完善分级标准、设置规范和监管机制等,总结经验为上海市和国家相关部门的推广决策提供依据。
来源 / 央视新闻客户端、光明网、北晚在线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