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4-07
“三七”吃成“土三七”,老人因一字之差致肝损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王惠 王宇 记者 李子璇)中药界的明星 " 三七 " 具有强身健体的保健功效,恰巧,有人送了淮安刘大妈一些 " 三七 " 补品,谁知,刘大妈食用一阵子后突然上腹痛、腹胀。为查明病因,家属带着 " 三七 " 前来医院,医生一看,这竟然是 " 土三七 "。

△医生为其诊治 通讯员供图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刘大妈今年 70 岁,前段时间突然感到上腹痛、腹胀,到当地医院就诊,经检查后被诊断为胆囊炎、胆管炎。当地医院为其进行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为求进一步治疗,刘大妈在家人陪同下来到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后,消化内科主治医师顾建祥结合患者病史,判断患者应不是胆囊炎所致腹痛,于是将其收治住院。

经过系统检查,顾建祥发现刘大妈肝脏强化明显不均匀,甚至连肝静脉也看不见,肝脏也已经弥漫损害,而且造成了大量的腹水,这是典型的肝小静脉闭塞综合征(肝窦阻塞综合征)的影像表现。刘大妈及家人疑惑不解,其身体状况素来良好,家里人也没有得过肝病的情况,怎么会突然得病呢?

在医生的追问下,刘大妈想起曾听说 " 三七 " 具有强身健体的保健功效,恰巧有人送她一些,于是她便隔三差五服用这种 " 三七 "…… 顾建祥博士顿时明白其中问题,刘大妈服用的并非 " 三七 ",而是 " 土三七。"

一字之差,后果为何如此严重?顾建祥介绍," 土三七 " 和 " 三七 " 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是两种不同的东西,三七是名贵中药材,可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等,而土三七里面含有一种名叫吡咯烷的的生物碱,会导致肝窦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和坏死,导致肝脏的血 " 只进不出 ",引起门静脉压力增加,形成腹水、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最终发展成为肝小静脉闭塞症乃至肝功能衰竭。

在消化内科副主任乔晓的带领下,顾建祥为患者制定了治疗方案:保肝降酶,利尿消除腹水,抗凝减缓肝小静脉闭塞。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患者症状明显好转,目前已康复出院。

顾建祥表示,临床中不乏乱吃偏方导致药物性肝损伤的案例,服用中草药不论是从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禁忌等方面都大有讲究,且中药的保存不当、中药与西药混合使用等无形中均增加了肝脏损害的危险性。

相关标签

肝损伤 腹痛 医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