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星人 04-08
QQ是怎么成为中国AI原住民培养皿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QQ,这个被很多人以为早已 " 被遗弃 " 的古早社交产品,不仅依然有大量用户,而且还正在变成中国 "AI 浓度 " 最高的产品之一。

今年 2 月 QQ25 周年的时候,大众以 " 怀旧 " 的理由去关注这个产品,却发现在腾讯此前的财报里透露," 仍有 5 亿人坚持用 QQ"。这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引发一片 " 是谁还在体 " ——大体是感叹一下瘦死骆驼一样的用户规模,登录落灰的 QQ 号盘点一下陌生的产品或功能。感叹这里已是 00 后的天下,顺便回首一下空间里还没删干净的青涩黑历史,和自己回不去的青春。

但事实上,QQ 远不是一个瘦死骆驼的产品。这些年它身上发生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变化,这种变化来自更年轻的用户的社交需求和使用习惯,这种变化此前便已发生,却在今天的 AI 社区爆发中接住了这 " 泼天富贵 "。简单来讲,这个变化就是 QQ 的 Discord 化。

5 亿人在 QQ 上忙什么?

如果你(竟然)还有稳定的 QQ 群交流习惯,天天跟沙雕网友吹水、做互联网寻回犬,想必大概率经历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一起打游戏(追星 / 或是其他带薪摸鱼活动)的网友,基本互相没见过面。有天一起去了某个线下活动,大型网友见面现场,吃完饭散场之前——亮出二维码加微信好友。

作为当事人每次都觉得这个场面有些诡异:为什么明明已经是 QQ 好友的情况下,线下见面了以后还要再加一次微信好友?

一句话说清就是,微信更多是现实社会关系的延伸;而 QQ 更适合构建纯粹基于线上、虚拟的关系。当两个人因为爱好相投在线下见了面,相当于把这段关系从虚拟延伸到了现实,构建起了社会关系。

在微信上,用户根据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如学生、员工或亲属等,承担着各自的社会职责。因此,他们在发布朋友圈时,往往会考虑到自己所代表的社会群体,从而在表达时更加谨慎。

而 QQ 为用户提供了一个 " 隔离于社会的、私密的环境 ",有助于他们进行自我定位和展示。在这个安全的氛围中,人们更倾向于分享自己的生活故事、表达个人观点、进行平等的对话、释放情感以及寻求共鸣。

因此,或许正因为 " 客制化键盘套件发车 "" 独立游戏交流 ""00 后追星小鲜肉 " 等话题对社会公共领域的影响是极为有限的,所以用户更喜欢在没有社会身份约束下的 QQ 上讨论。QQ 提供了一种重新嵌入社会兴趣共同体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既有强烈的表达欲求,也寻求认同感、归属感、尊严感、存在感和获得感。

这种特点为 QQ 吸引了更年轻的用户群体,而 QQ 也基于此改造自己的产品功能。2021 年底 QQ 频道第一次传出在内测,这是一个让人第一时间就能想到 Discord 的功能。

Discord 是美国的一款社交产品,它的发家史简单总结就是,从游戏开黑的聊天工具发家,到变成能提供很高品牌粘性的私域频道,扩充用户规模,最终形成自己的一个独特的产品体系。在这个演变中估值一路攀升成为一款重要的社交产品。

而 QQ 频道让人们第一次正式谈论 "QQ 的 Discord 化 "。

不过,这些发生在几年前的产品改造并未真正发酵,而直到今天生成式 AI 时代到来,才真正出现变化。

AI 原住民培养皿,如何练成?

来看一组发生在生成式 AI 时代的与 QQ 有关的动作:

去年 5 月,AI 绘图神器 Midjourney 依托 QQ 频道开始内测,有知情者透露,QQ 正在对 Midjourney 频道提供支持,并在测试过程中对中文版进行迭代。

今年 1 月,基于大模型、带有数值和反馈的聊天系统 " 哄哄模拟器 " 上线之后,一边是日活在 3 天之内飙到 10W,另一边是开发者对大规模流量的一头雾水—— " 像是从黑洞来的 ",最终发现这些流量来自无法追踪链接跳转来源的 QQ 空间和 QQ 群。

最后是,有很多 AI 产品或开发生态的从业者表示,在他们运营的社区中,QQ 群反而更加活跃。

QQ midjourney 频道

眼熟吗?如果你追过最近几年科技界大模型、元宇宙等热点,那大概率你的 Discord 列表里已经躺了十几个 Server,甚至可能已经帮上面的 web 3 项目拉过人头了。

AI 产品们在 QQ 生态中的如鱼得水,就像如今没有哪个海外的 AI 产品会放弃 Discord 作为自己的社群主阵地。Github 上甚至有成熟的插件,专门用来同步 Discord 与 QQ 群之间的消息,让双方用户有机会围绕同一话题展开交流。

Discord 成为各类 AI 产品凝聚生态的首选产品,而 QQ 也不知不觉间渐渐成了中国网友和开发者们讨论和把玩 AI 的主阵地之一。

所以这二者有什么共性,能让挑剔的 "AI 原住民 " 们愿意在这里交流讨论?

首先是,如前文所述,在 QQ 和 Discord 这种虚拟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更自由地表达,不受社会身份和角色限制。这种开放度鼓励用户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

当然更加重要的是,从产品上来讲,两个平台都可以自由创建频道和群组,还有功能完善的管理、权限设置,甚至给出了很大的自定义空间。这使得完全基于共同兴趣的聚集起来的用户,可以自己制定一套交流规则,特定领域的创新和创造性成果的产生,不过是有规则的讨论副产品。

甚至,在 Discord 非常有创意地推动了机器人 Bot 这方面,不仅 QQ 官方不遑多让地提供了官方 AI 机器人,网上也随处可以找到 " 将 chatGPT 以 bot 的形式接入 QQ 群的教程 "。QQ 和 Discord 使用 Bot 来进行社交环境的管理,本质上就是将 AI 作为虚拟世界的基础设施。

没有社会关系的基础,虚拟的弱关系链终究是脆弱的。草率表达观点迎来的可能并不是有价值的讨论,而是没营养的情绪化回复,这样的环境自然很难有分享欲。

所以,QQ 和 Discord 做的,不仅是给有着相同兴趣的人聚在一起的平台,更要给他们权利分别建立起自己的规则和讨论方式,来保护这个讨论环境。对于有志讨论的人来说,在当今臭不可闻的中文互联网中,这种安全感才弥足珍贵。

每个 Discord 服务器都有自己的规则

就像 Discord 最开始对社区的理解:年轻人、游戏玩家、先锐产品的爱好者们大多有 " 钻研 " 精神,你给到更多的功能、更大的自由,他们会自己探索出合适的使用方式,QQ 与其说自己主动迎合 AI 的这波浪潮,倒不如说,它是被它上面那 5 亿年龄更年轻,更开放的用户们,塑造成了今天的样子,探索出了一个 " 中国 AI 原住民培养皿 " 的角色。

那些把 QQ 当成青春回收站的人,是时候好好重新看一看它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qq ai 微信 腾讯 小鲜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