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安市胸科医院合并症科出现了这样的感人一幕:医生担心自己说话患者听不清,就急中生智让患者戴上听诊器,自己对着另一头和患者说话。从患者的表情来看,医生的讲解都听清了,两人配合得还挺默契。
4 月初,合并症科收治了一位先天性听力障碍患者,医患之间有效沟通成了问题。毛晓辉主任在进行科室大查房时,突然急中生智的想到了肩上带着的听诊器,她把听诊器反过来戴,起到扩音作用,变成了她们沟通交流的神器,一个小妙招,她让听诊器变身 " 助听器 ",就这样用听诊器架起了医患有效沟通的桥梁。毛主任俯着身子耐心、细致的对着化验单为患者逐个讲解,并询问目前的不适症状,对阿姨提出的疑惑之处,毛主任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消除她的疑惑,同时给予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嘱咐护理团队大家对患者多给予生活和心理上的关注。
" 毛主任用这样神奇的方式与我沟通,让我第一次对自己的病情有了详细的了解,平时由于自己听力不好,医生护士都是通过家属向我转达,我一直都不是很明白,今天的这种沟通方式我感觉自己和正常的听力差不多了,就像一束光照进了自己心中,谢谢毛主任的细心关照。" 患者激动地说着。
以往面对听力障碍患者,医护只能通过不断提高音量以满足患者 " 听得见 " 的需要,这种方式往往事半功倍且噪音大,小小听诊器化身 " 爱 " 的助听器,拉近了医患距离,成为护患沟通的桥梁。
听诊器原理
听诊器主要由耳具、传导胶管、胸具三个部位构成,正常使用的情况下胸具用于收集患者声音,通过传导管,传入耳具给医生。听诊器变身助听器,由医护人员近距离对准胸具发出声音,患者通过耳具接收声音。从原理上来说,这样确实有放大声音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听力较差的这一类患者,能够帮助他们 " 听 " 得更清楚。但这种方法作用有限,并不能完全与助听器相比。
来源 / 西安市胸科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