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技 04-25
北京车展首日,雷军、小米汽车和“智能化”都是大赢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小通还记得一年前上海车展的盛况,作为疫情后国内首个 A 级车展,上海车展上新能源车的强势崛起令人印象深刻。现在回想起来,一年的时间并不算长,但我们再看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似乎已经跨过了一个完整的世代。

4 月 25 日,北京车展正式开幕,这一次的展会依然阵容鼎盛、世界瞩目,主办方介绍将有 117 台新车会在车展上全球首发(其中有 30 台为跨过公司全球首发),还有 41 台概念车登场,共展出新能车型 278 台。

(电车通现场摄制)

展会的热闹还体现在新闻发布会的数量上,25 日和 26 日两日是车展的媒体日,这两天共有 163 场新闻发布会召开,创下了北京车展的历史新高。

来到展会现场进行报道、参加了多场新车、新技术的发布会后,小通突然对整个新能源车市有了一种 " 陌生感 ",这正好对应了我开头所说的 " 跨过了一个世代 ":展会上公布的无论是量产车还是概念车相较于现款车型都有了相当显著的提升,从外观设计到智能配置再到整车理念。显然以北京车展为分界线,中国车企对产品的理解再次迈进了一大步。

而这首日的逛展,正如此前前瞻内容中预告的那样,各大车企、供应商对 " 智能化 " 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届车企,包括展前发布活动已经有多家车企、供应商发布了他们全新的智驾系统、更好的智能座舱和能力更强大的 AI 芯片,如果说去年的上海车展、广州车展大家最主要的关注点还是放在 " 车 " 上,那么这一次行业对智能化的重视程度,就已经和新车本身不相上下。

从 2023 年重新举办 A 级车展以来,新能源车毫无疑问地占据了车展的 C 位,而要说在这些新能源车中哪个品牌热度最高,就非 " 一哥 " 比亚迪莫属。

小通还记得去年参加上海车展和广州车展,比亚迪展台的人流量给我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有读者可能会说," 媒体日展台人流量不是取决于品牌方邀请媒体的数量吗 ",这固然有一定道理,但来到自由时间后展台的人流量依然能说明一些问题,毕竟没有比媒体本身更能敏锐地嗅到哪个品牌的流量更高。

但今年的北京车展形势明显变了,比亚迪展台(包括仰望、方程豹)的热度固然不低,但在小米汽车面前还是只能甘拜下风。

小米汽车在北京车展的首个媒体日上举办了一场不那么重要的新闻发布会,主要是公布了一些销售数据,比如锁单数量等等。照理说小米 SU7 大家已经比较了解,而且已经上市且提供试驾车,在车展上不太会得到媒体的关注才对。而事实是,小米汽车展台自开馆后便由于人流量过大处于限流状态,需要排队才能进入。

这还不是一般的排队,因为其队伍之长几乎绕了半个展台,而且直到下午临近闭馆,小米汽车展台依然需要排队才能进入。

作为对比,去年热闹非凡、同样需要排队进入的仰望展台,今年虽然还是搭起了排队引导线但实际上展台内观众并不多,完全没有小米汽车这般热闹。

至于探究小米汽车高人气的根源,除了新车 SU7 万众瞩目外自然也和雷军有关,4 月 25 日雷军也来到了车展现场,并参观了比亚迪方程豹、小鹏、理想、蔚来等主流品牌的主流车型,更令人吃惊的是雷军所到之处被粉丝、媒体团团围住,其阵仗完全超过大牌娱乐明星,有 " 万人空巷 " 的感觉。

站在竞争对手的角度,雷军和小米汽车的风光表现或许不能只当 " 乐子 " 看,小米汽车超高的人气加上较高完成度的初代产品,足以给其他车企带来威胁。在营销、人气上其他车企不太可能追赶小米,那么留给他们的选项,就只有靠产品说话。

另外有意思的是,合资车企的展位面积依然庞大,尤其是 " 南北大众 " 加上捷达品牌将 W4 展馆占去了近四分之一的面积堪称财大气粗,只不过现场的人流实在不敢恭维。

从人流量这个角度看,显然国产车企再次无悬念取得大胜。这种情况出现在世界第一大新能源车消费市场中,自然说明了当下新能源车的主角是谁。

让我们把目光拉回到产品上,本次北京车展论新车发布的数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客观说都不如去年的上海、广州两大车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头部厂商在去年已经基本完成了产品布局,所以这一次的车展他们带来的新车,更多的目的是涉足不同的细分领域。

车企的这些趋势导致了一个结果,虽然本届北京车展新车总数不太多,但登场的大多数车型都颇具特色。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还是小米 SU7,它能得到行业和用户的热捧,除了小米品牌自身的流量属性外,该车在设计造型上的个性化相信也是重要的原因。在以 " 家用 " 为主流的中国车市中发布一款相对亲民的运动轿跑让小米 SU7 成功地以差异化打法赢得用户青睐,相信也让个别车企坚定了走差异化道路的信心。

再回来说说腾势的 Z9GT,作为一款血统纯正的猎装轿跑车型,它拥有着非常流畅的车身线条,还有 " 低趴得不像电动车 " 的俯冲姿态。在性能指标上,它和 " 舒适家用 " 几乎无关,85km/h 以上的麋鹿测试成绩、超过 1000 匹马力的综合动力、小于 5 米的转弯半径……其实已经可以判断出来,它会是一款比小米 SU7 更强调操控性能的产品。

除了腾势 Z9GT 外,比亚迪旗下的仰望 U7、方程豹 Super9 同样是这一类强调操控性能的产品,而后者更是将个性化发挥到了极致:采用 Speedster 理念开发、没有前挡风玻璃、双人双座剪刀门布局等等,可谓是深刻贯彻了方程豹 " 专业个性化 " 的品牌理念。

设计 " 个性化 " 的产品还有很多,比如前面提到的极氪 MIX,其圆润似面包的设计被戏称为 " 宝宝巴士 ",完全看不出是传统 MPV 的样子,可谓是理想 MEGA 的另一个极端。

而在概念车领域 " 个性化 " 特征会更加明显,比如 MG 推出的概念车 EXE181 就有着非常奇特的造型,同样是 Speedster 理念设计不过线条更加凌厉乖张,给人相当强烈的视觉冲击;宝马这边也带来了两款概念产品 " 新世代概念车 " 和 " 新世代 X 概念车 " 以对应轿车和 SAX 产品,设计同样大胆夸张,令人过目难忘。

总结一下,小米 SU7 的成功让部分车企见到了 " 运动性能 " 属性的成功可能性,自然会推动他们尝试制作一些硬核的运动车型,来取悦部分用户。另一方面,新能源车的发展也到了同质化阶段,消费者对外观设计的感知阈值不断变高,推出更多个性化的产品对车企来说也属实无奈之举。

在新车之外,这次的车展让小通明显感知到车企和技术供应商们加大了针对智能化技术的传播力度,一方面企业为这些技术(智驾、座舱等)单独设立体验区乃至展台,另一方面个别车企、技术供应商甚至会为智能化相关技术举行单独的发布会。

有些智能化供应商的展台已经要比车企更大,这里的典型就是黑芝麻。黑芝麻在现场展出的都是一些基于自家芯片的解决方案,直观地向到场的观众展示了他们在智驾芯片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参观黑芝麻展台的观众数量不少,一些关键产品(比如华山、武当系列)吸引了较多观众的围观,而他们对舱驾融合、智能驾驶等技术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也收到了来自高通的邀请,在大疆车载的展区逗留了一个上午时间。大疆车载推出的 " 成行平台 " 是近期智驾领域的热门话题,只需要最低 32Tops 的算力、7V(7 摄像头)的硬件就能实现高速 NOA 功能,号称 "7000 元的智驾方案 " 广为行业熟知。

而这一次大疆也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的 100Tops 算力方案、和高通第四代车规级座舱芯片结合的智驾域控制器,告诉我们 " 舱驾融合 " 甚至 " 舱驾泊融合 " 的趋势来得比我们想象中更快。

而车企方面,广汽集团声称要在昊铂品牌上首发 L2++ 级别智驾、大众汽车的 ID.CODE 概念车要用上 L4 自动驾驶、小鹏也带来了小鹏 X9 AI 智能座舱版……无论是新势力、传统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智能化都成为了绕不开的核心话题。

从主办方特意设立 " 智驾未来展区 " 这个行为也可以明显见到行业对智能化技术的重视,而这个区域中最明显的主角自然是华为。华为用两个展馆展示了他们一系列智能化升级的成果,包括在车展前公布的全新智驾品牌 " 华为乾崑 " 也一同展出,而展厅中排列整齐的 " 鸿蒙智行 " 车型则充分展示了华为的技术实力。

同样选择在展前发布新技术的还有百度,他们带来了低成本全场景智驾方案 ANP3 Pro,也有更高性能的 ANP3 Max 可选。有意思的是,百度的方案采用纯视觉技术路线,而一些技术的应用其实在极越的车型上可以找到参考。

另外大家不用担心华为和百度没有选择在展会中召开发布会而失去存在感,鸿蒙智行的新车享界 S9、极越的新车 07,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家牢记这些重要的智驾技术。

最后有关座舱的一些技术也在车展上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存在感,除了上文提到的座舱芯片企业努力推进 " 舱驾融合 " 外,杜比虽然没有摆设自己的展台,但我们依然可以在很多车型上找到它的身影。

包括小米、理想、蔚来等品牌的车型都已经支持杜比全景声,而我们坐到座舱内体验音响系统,杜比全景声会让我们有更深刻的印象。

最后的最后,大模型的端侧上车不得不谈,一方面高通在群访中表示他们的新一代座舱芯片花费了不小的精力在帮助大模型落地上,另一方面一些具体的合作伙伴,比如水滴 OS 就是整合端侧大模型的典型例子。

水滴 OS 的工作人员告诉小通,端侧大模型可以更好地保护数据安全,能够让语音助手在离线的情况下也有出色的语义识别和命令执行能力,至于 AIGC 等相关功能早已是 " 基操 "。

种种迹象可以看出,从上游的供应商(包括芯片、零部件、解决方案)到下游的车企,智能化的价值正在凸显。根本原因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市场需要找到新的增长曲线和产品卖点,而智能化有望帮助他们讲好故事;另一个原因则是体验本身,智能化(包括座舱智能、智能驾驶等)有明显的体验优势,大疆车载的负责人在群访中提到的一个观点令小通印象相当深刻:若干年后我们的孩子可能会发出疑问," 爸爸 / 妈妈你的车子怎么没有智驾?"

而回顾整个北京车展,小通坚定地认为智能化会成为个别厂商迎头赶上的好机会,甚至是最后机会。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时势变了,消费者对智能化的认可是契机,而华为、百度等 " 技术流玩家 " 原因开放技术推动智驾、智能化的普及,又是一个难得的机遇。就连智驾芯片的供应商地平线都推出了配套的智驾方案,现如今车企已经没有借口 " 做不好 "。

最终,逛展归来就像是 " 回收伏笔 ",2024 年的北京车展真的很有机会成为整个行业的分水岭、智能化的分水岭,有些车企 " 遥遥领先 ",而有些车企则 " 万劫不复 "。

在这样的 " 剧变 " 影响下,相信没有一家车企敢说自己 " 稳了 ",在智能化的比拼之外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小米汽车这种搅局者的存在,我认为现有的车企都应该好好地思考一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消费者渴求的功能点是否能满足,自己会不会成为那个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的 " 前浪 "。

4 月 25 日 -5 月 4 日,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 ( 北京车展 ) 正在火热进行。本届车展以 " 新时代新汽车 " 为主题,是 " 汽车从电动化走向智能化 " 的风向标。

雷科技旗下 " 关注电动车,更懂智能化 " 的账号电车通已派出豪华报道团,正在北京车展现场,进行一线专业报道,欢迎关注 " 电车通 " 获取一手专业现场报道。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新能源车 北京车展 小米汽车 新闻发布会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