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4-28
【民生】饮料进入分级标识时代 从A到D 你会怎么选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随着健康理念深入人心,"0 糖 ""0 卡 ""0 脂肪 " 的饮品成为深受追捧的新卖点。今年 3 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宣布,正式启动饮料 " 营养选择 " 分级标识试点。通过标注等级,综合反映饮料中含有的糖、脂肪等成分的情况。随后,部分奶茶店品牌跟进,在包装上添加 " 营养选择 " 标识。

4 月 26 日早上,去逛生鲜超市的市民常雨轩突然发现,货架上部分饮料的外包装上多了些内容—— " 糖脂指数 " 字样下有 ABCD 四个等级,字母 C 被放大了。

15 款饮料中 4 款有营养标识

记者在位于西安市解放路的某生鲜超市看到,并非所有饮料都进行了标注。查看 15 款在售的果汁饮料,有 4 款进行了标注。其中一款为 NFC 复合果汁,另一款为石榴绿茶,两款产品的 " 糖脂指数 " 均为 "C"。

在营养成分表中,前一款复合果汁每 100ml 含糖量为 8.8 克,脂肪为 0 克,能量为 179 千焦;后一款石榴绿茶,同样单位中含糖量为 10.2 克,脂肪 0 克,能量为 178 千焦。配料表两者也不同,前者用料标注为果汁、原汁,后者添加有果葡糖浆、白砂糖。

记者又随机查看了别的没有标注出营养标识的饮料,每百毫升热量并不比以上两款饮料低。不过,其他饮料的营养成分表中,均没有 " 糖 "。

如今,已有超过 30 个国家或地区给饮料 " 贴标 "。比如,新加坡就根据含糖量和饱和脂肪酸这两个指标进行分级。此次上海的分级是在参考国外标准的基础上,依据饮料中的非乳源性糖、饱和脂肪、反式脂肪以及非糖甜味剂含量等成分判定的。从 A 到 D 的四个综合分级中,A 级推荐程度最高,D 级推荐程度最低。

饮料分级主要看 " 短板 " ——如果一款饮料的非乳源性糖含量是 C 级,那么,即使它的其他指标达到了 A 或 B,它依旧只能划分为 C 级,属于 " 就低不就高 "。

网友对此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不加糖、不含奶的纯茶饮品会被归类为 A 类,中杯、少糖的奶茶则会被归类为 B 类,部分风味果茶或风味咖啡属于 C 类,而奶盖茶则可能属于 C 类或 D 类。

部分奶茶店也开始 " 分级 "

不仅是商超的产品,记者通过手机小程序打开了一家全国连锁奶茶店的点单页面。产品图片的左下角标识显示营养选择为 B 级,选择增加甜度的话,标识则会改为 C 级。

位于西安市碑林区李家村的该奶茶店店员表示,她们是从今年 3 月开始执行的。手机点单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杯型、温度、糖度选项实时查看个性化定制产品的具体分级。

同样是在这家奶茶店,点餐时也会在下单页面标明 GI 指数(即升糖指数),不过该指数并不会随着消费者选择不同口味发生相应变化。而另一家全国连锁奶茶店,消费者在手机点单时,能看到的是整杯饮品的参考热量。

对于这样的饮料分级,消费者表现出支持的态度。" 我希望越来越多的商家可以推出奶茶营养分级。喝奶茶怕长胖,不喝奶茶的话,又觉得吃饭逛街没有仪式感。" 在西安上大学的高云明表示,虽然点单时可以看到每杯茶饮的热量,但是挨个查也挺麻烦的,不如 A、B、C、D 直观。

" 每次和朋友出去玩,人手一杯奶茶,以后想喝的时候,直接按照等级买就没有负担了。" 在奶茶店等餐的顾客刘子墨当天选的茶饮等级显示为 B。

分级参考值指标有什么作用

" 非乳源性糖 "" 饱和脂肪 "" 反式脂肪 "" 非糖甜味剂 ",作为饮料配料表的常客,它们又代表着什么?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体育专业在读博士高振东。

他介绍,非乳源性糖指的是除了乳糖以外添加到乳制品中的糖。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天从所有来源摄入的自由糖总量不应超过 25 克,以减少健康风险。

对于 2 岁及以上的人群,日常脂肪摄入应主要来自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 10%。对于成年人,每日饱和脂肪的摄入量应保持在 20 — 28 克之间。

同样的,对于 2 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人,每日饮食中通过食品工业加工产生的反式脂肪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能量的 1%," 一般来说,最多 2 克。过多摄入反式脂肪会显著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非糖甜味剂属于非营养性的食品添加剂,如阿斯巴甜和糖精,它们虽然不提供能量,但过量摄入与成人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以及整体死亡率提高相关。" 建议消费者谨慎使用,并注意总摄入量。" 高振东说。

来源 / 三秦都市报、群众新闻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