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4-04-29
不良率抬头,营收双降,广州银行IPO之路一波三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广州银行的 IPO 之路,再遇波折。

贝多财经注意到,广州银行的上市申请目前已被深交所中止,原因系 IPO 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早在 2009 年,该行便开始筹备上市,并于 2020 年 6 月向深交所递表。

2023 年全面注册制落地后,广州银行的上市申请平移至深交所主板,招股书最新更新时间为 2023 年 9 月 27 日。该行近七个月未更新招股书的原因尚不得而知,但透视广州银行的财报不难看出,该行正处于内忧外患的艰难之际。

在监管趋严、中小银行排队 IPO 竞争愈发激烈的情况下,广州银行借助 IPO 寻求 " 补血 " 的梦还将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一、业绩回落,净息差明显下滑

据招股书介绍,广州银行是一家立足于广东省的城市商业银行。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广州银行的开业机构达到 179 家,包括总行 1 家,分行级机构 16 家(含信用卡中心),支行 155 家及信用卡分中心 7 家。

根据广州银行最新发布的 2024 年度同业存单发行计划(下称 " 发行计划 "),该行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65.64 亿元、171.53 亿元和 159.40 亿元,在连续两年实现业绩增长后,收入规模于 2023 年下滑 -7.07%。

截至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末,广州银行的资产总额分别为 7200.97 亿元、7939.32 亿元和 8305.84 亿元,呈稳中有增态势。与此同时,该行的总负债也由 2021 年的 6691.97 亿元扩大至 2023 年的 7749.77 亿元。

然而,广州银行的利润增势却与收入规模背道而驰。2021 年至 2023 年,该行分别实现净利润 41.01 亿元、33.39 亿元和 30.40 亿元,资产利润率分别为 0.60%、0.44% 和 0.37%。从 " 增收不增利 " 到 " 营利双降 ",足以洞见其在财务上的困境。

广州银行曾在招股书中解释称,该行各项业务保持稳定发展,但受宏观经济环境压力、行业政策调控、信贷风险事件频发等影响,其新增部分不良贷款,信用减值损失金额增长较快,导致净利润有所下滑。

祸不单行的是,广州银行 2023 年的净息差也出现了明显收窄,为 1.84%。而 2021 年和 2022 年分别为 2.04% 和 2.11%。虽然净息差下调已成为 2023 年银行业的普遍现象,但持续的利润承压无疑将对该行盈利的可持续性造成负面影响。

二、风险犹存,不良规模持续上行

广州银行的资产质量,同样难言乐观。该行 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57%、2.17%、2.04%,已连续两年突破 2%,处于同业中的较高水平。而在 2020 年,该行的不良贷款率为 1.10%,短短四年时间不良率便抬升近 1%。

再看与广州银行同期冲刺上市、地理位置相近的顺德农商银行和东莞银行,前者截至 2023 年的不良贷款率为 1.48%,远低于广州银行。后者虽然未更新 2023 年年报,但截至 2023 年 6 月末的不良贷款率仅为 0.93%。

贝多财经从招股书中了解到,由于宏观风险传导至银行业信用卡业务有滞后效应,广州银行 2023 年信用卡贷款整体承压,部分持卡人收入水平受到冲击,还款能力明显下降,个人贷款中的不良贷款金额较往年有所上升。

但自 2023 年以来,广州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综合运用现金清收、重组盘活、呆账核销、资产转让等手段 , 合力压降存量风险贷款 , 因此公司贷款中的不良贷款规模有所下降。

另据招股书披露,广州银行 2020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投向房地产业贷款和垫款余额分别为 429.35 亿元、328.72 亿元和 266.37 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比例亦由 2020 年末的 23.56% 一路收窄,2023 年 6 月末的余额占比降至 15.06%。

而在余额与占比均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广州银行房地产行业下的不良贷款率持续走高。上述期限内,该行房地产业的平均贷款利率分别为 6.28%、6.67%、6.68% 和 6.51%;不良贷款率分别为 1.14%、2.23%、3.23% 和 4.41%。

此外,即便广州银行的贷款减值准备余额由截至 2020 年末的 87.97 亿元增至截至 2023 年 6 月末的 160.20 亿元,但其拨备覆盖率却于 2020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呈逐步下降趋势,分别为 241.75%、189.43%、155.32% 和 155.63%。

截至 2023 年末,广州银行的拨备覆盖率为 160.52%,虽较 2023 年上半年末有所回升,但仍逼近监管红线,风险抵补能力上升空间较大。

三、大额分红,监管趋严路难行

虽然业绩算不上尽如人意,但广州银行的分红却十分慷慨。招股书显示,该行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和 2023 年上半年的现金分红额度分别为 12.95 亿元、12.95 亿元、11.78 亿元和 9.54 亿元,分别占利润总额的 29.08%、31.58%、35.27% 和 58.44%。

继续往前追溯,广州银行 2016 年至 2018 年分别推出每股派现 0.13 元、0.13 元和 0.11 元的现金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分别为 10.79 亿元、10.79 亿元和 12.95 亿元,2019 年亦分红 12.95 亿元。据此计算,该行在不到 8 年时间内累计分红近百亿元。

广州银行堪称大手笔的分红,在同期 IPO 银行中亦十分突出。东莞银行 2020 年至 2022 年的现金分红均稳定在 5.45 亿元,仅是广州银行同期的二分之一。另据最新公告,东莞银行 2023 年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每 10 股仅较 2022 年涨 0.1 元。

冲刺上交所的湖北银行,2019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的现金分红也仅为 6.85 亿元左右。相比之下,顺德农商银行的 2020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的现金分红分别为 14.23 亿元、13.21 亿元、14.23 亿元和 13.72 亿元,分红比例亦颇为显著。

需要注意的是,证监会于 3 月 15 日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要求严密关注拟上市企业是否存在上市前突击 " 清仓式分红 " 等情形,并实行负面清单式管理。

证监会指出,其将严把拟上市企业申报质量,督促拟上市企业树立正确 " 上市观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保障,促进企业做优做强,与投资者共享发展成果,严禁以 " 圈钱 " 为目的盲目谋求上市、过度融资。

不难看出,监管层面已对一边大额分红、一边募集补流的行为进行严密关注。而 " 不缺钱 " 却计划上市募资 94.79 亿元,用于补充核心资本、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的广州银行,未来的上市旅程或将更加难行。

来源:贝多财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