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盛丽君 记者 顾潇)杏鲍菇采摘后剩余的菌渣,过去多数作为废弃物被随意丢弃、简单还田等方式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近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一个学生研究团队,通过两年百余次实验,将杏鲍菇菌渣 " 转换 " 成杏鲍菇栽培养分基质,节约木材和粮食也降低了农民的成本,实现了杏鲍菇菌渣的废物再利用。
△大学生在做实验
2022 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内来自 " 中国菌都 " 连云港的孙慧玲和几名同学组建了 " 杏鲍菇菌渣可持续高质利用 " 研究团队,对杏鲍菇菌渣进行再利用研究。杏鲍菇采摘后剩余的菌渣,过去多数作为废弃物被随意丢弃、简单还田等方式处理,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以前菌渣被大量丢弃
过去两年里,孙慧玲和团队成员先后走访调研报告了连云港 20 多家杏鲍菇生产企业,研究杏鲍菇菌渣的成分、利用率以及使用用途。通过试验分析,发现杏鲍菇采摘后剩余的菌渣营养成分丰富且符合杏鲍菇培养料行业标准,具有二次利用作为菌包主要原料的可行性。
△菌渣转换后的菌包
经过百余次实地试验,孙慧玲团队成功优化了菌渣与基质的配比技术,构建了配比数据库,创新研发出菌渣高效无害自适应优化技术。该技术能够精准筛选无病害菌渣并高效添加,筛选效率提升 5 倍、杂菌识别准确率 99.7%、基质替代率超 35%。菌渣高质利用技术制作的菌包,成本低、产量高、品质优,成本降低超 30%、产量提升超 10%、木屑用量降低超 35%,经检测机构检验,各项指标均达行业标准。不仅推动了菌菇生产行业的降本增效,还有效减少林木消耗,助力实现 " 双碳 " 目标。
目前,孙慧玲团队已申请 8 项专利,并成立企业进行回购菌渣、委托加工、销售菌包的商业运营。半年内,已签约 7 家食用菌企业,销售 2820 万袋菌包、处理 2.57 万吨菌渣,产品获农业部门推广。
(通讯员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