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5-08
【关注】全年亏损6个亿,陕西广电网络的问题“盖不住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你有多久没有打开过电视了?

或者说,除了电视盒子和各类视频 APP,你有多久没有使用广电看电视了?

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广电行业在不属于自己的浪潮中遇到了重重挑战,广电有的,互联网也有,而且越来越丰富。同时广电的费用依旧高企,服务态度却没有改变。越来越多的家庭,对于电视的态度,甚至已经不再是将其视为家庭的必备件,即便买了电视,更多时候是客厅摆件,或者是投屏设备,大号显示器。

而随着各广电企业陆续披露 2023 年报,一直被称为 " 闷声发大财 " 的广电行业可谓是遭遇了 " 滑铁卢 "。从行业巨头到地方公司,无一幸免地陷入了亏损的泥潭。

陕西广电网络也在去年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后,撕下多年盈利的外衣,暴露出巨额亏损。

巨幅亏损后的疑云

日前,广电网络 ( 600831.SH ) 发布 2023 年全年业绩报告,这份年报显示,陕西广电网络 2023 年各项主要数据均爆亏损。

广电网络实现营业收入 23.08 亿元,同比下降 23.02%,归母净利润为 -6.26 亿元,同比由盈转亏,实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37 亿元,同比下降 31.56%,资产负债率为 72.98%,同比上升 6.01 个百分点。

销售毛利率为 19.85%,同比下降 10.09 个百分点,实现基本每股收益 -0.88 元,同比转负,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为 -20.01%,同比转负。

与此同时,广电网络也给出 2024 年一季度报表,报告显示,下滑依旧继续。广电网络 2024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 4.1 亿元,同比下降 33.49%;归母净利润亏损 9317 万元;扣非净利润亏损 9765 万元。

而上一年年报,也就是 2022 年报中,广电网络实现营收 29.99 亿元,归母净利润虽同比下降近半,但仍维持正数据。

仅仅一年时间,广电网络为何由盈转亏,并且亏损数额远超过去数年。

从广电网络近几年年报来看,虽然行业受冲击较大,但广电网络依旧凭借着同一行政区域只能设立一个区域性有线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的行业管理要求,作为陕西省内唯一合法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日子过的并不艰难。

仅在 2019 年归母净利润为负,而疫情期间则给出了不错的业绩报表。

面对 2023 年的惨状,广电网络给出的原因是:一是受行业变化、竞争加剧、提速降费、续费下降等影响,公司营业收入下降较多,固定成本占比较高;二是由于政企业务发展,应收账款规模持续增大,因应收账款回收缓慢、账龄增长,坏账计提比例提高,造成信用减值损失增加;三是为满足新业务发展和日常运营需要,债务融资规模持续增大,造成财务费用增加;四是部分子公司亏损增加。

据了解,广电网络公司主营为有线电视业、商品销售业、广告代理业,占比为 88.03%、10.47%、1.49%,2023 年分别实现营收 19.47 亿元、3.44 亿元、1781.41 万元,毛利率分别为 20.72%、13.97%、38.40%。

这其中,占比最高也是营收主力的有线电视业无疑是广电网络的重中之重,但体现主力业务的重要参考值有线电视主终端数量,广电网络从 2017 年的 588.37 万个一路下滑至 2023 年的 511.39 万个,2024 年一季度继续下降至 509.77 万个。

用户不愿意续费,是广电行业普遍遇见的难题,但陕西广电网络的亏损数额之大,却颇为令人惊异。

而在这份不乐观的年报出台之前,广电网络已然陷入被监管方立案调查,以及年报披露疑云之中。

年报不准确的陕西广电

被立案调查

广电网络是我国最早上市的广电系企业之一,2001 年,陕西捏合省内各地市广电网络资源,通过资产重组建立了陕西广电。成立后不久,便对国营黄河机器制造厂重组,成功借壳上市,将 "ST 黄河科 " 改为 " 广电网络 "。

虽然此时互联网视频已经初现萌芽,但广电网络依旧凭借着省内独一份的地位,跟随影视节目的百花齐放,大众对电视等家电消费水平的上涨,而不断维持着营收逐步增加,用户群体逐年上升。

但随着行业、市场、政策、技术等环境的深刻变化,多种视频收看方式的出现,以及用户收视习惯的改变,有线电视领域面临来自电信运营商、互联网视频服务商等的激烈竞争,单凭在营业厅等着用户上门办业务已经不太现实。

有线电视已经不是家庭的 " 硬需求 ",网络宽带和移动互联数字业务才是时代认可的 " 硬需求 "。

广电网络自然也将目光投入扩展全新业务点之中,但在缺少竞争者的自身行业之中,广电网络可能不需要考虑太多,可踏出 " 舒适区 " 后,广电网络的麻烦不断。

如 2016 年北京中广宽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陕西广电网络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初步达成合作,中广宽媒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帮助陕西广电全网支持的宽带从 4M、10M 上升到 50M。

但双方的合作 " 蜜月期 " 没过多久就闹上法庭,原告中广宽媒向陕西广电索赔 1.6 亿元,陕西广电反诉 2.68 亿元。最终一审判决,陕西广电退还中广宽媒业务保证金 30 万,支付中广宽媒市场营销服务费 11 万。

2021 年的二审判决结果又为,陕西广电在合同履行期间应承担中广宽媒合同违约损失 200 万元并支付市场营销服务费 51.61 万元。

官司结束了,纠纷却还没结束,2023 年中广宽媒还在向省检察院要求申请监督,只是未通过申请,未来是否还会继续闹上法庭,同样是未知数。

官司缠身之外,广电网络旗下多家子公司经营亏损、资不抵债,与主业关联程度较低、关停并转处置缓慢。

而开设的秦岭云、媒体融合、雪亮工程、广电 5G、智慧城市等转型新业务虽然对外喜报频频,可实际收入远远不抵主业。

而上述这两点也成为了,去年广电网络被立案调查的重点所在。

2023 年 10 月,陕西证监局的决定书显示,广电网络 2022 年度报告披露不准确,主要问题就包括:政企业务雪亮工程相关项目和资产抵账类项目的债务重组收益确认依据不足;此前曾出资陕西广华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相关资金经四道流转后回到广电网络,形成资金闭环,相关交易构成自循环问题。

最引人关注的就是自循环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广电网络将本是用于当投资人的钱,转了几圈均用于购买广电网络相关资产。

而该事项表明广电网络内控存在重大缺陷,但未在《2022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中如实披露。同时,广电网络既未将广华投资按规定纳入合并报表,也未正确核算出资广华投资间接购买自身应收账款及不良债权资产。

面对种种问题,广电网络虽对此进行了回复,但显然监管方并没有简单采信,在 2023 年 12 月 25 日,广电网络公告因其涉嫌信披违规而收到《立案告知书》,具体违规事项不详。

可能也正是因为此次信息披露违规,在 2023 年报披露后,广电网络也悄然修改了 2022 年财务数据,其中幅度较大的就是归母净利润,从 3366 万元调整为 995 万元。

早不调整,非等到监管部门发函并立案,新 " 国九条 " 要求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监管后才调整,并且今年的亏损数额呈现巨幅增加态势,这也不由得令人质疑,仅仅是一年的年报有问题吗?此前的广电网络是否已经踏在悬崖边缘了?

那么,在立案调查结果公布后,广电网络还会出现更多问题吗?

种种迹象向陕西这家老牌上市企业提出全新的要求,广电网络今年要做的 " 稳用户、稳营收,控成本、控风险,提质量、提效益 "" 构建广电 5G 核心竞争力 " 等等工作只是基础。

唯有狠下心来,刀尖向内自我改革,挖出企业自身已经盘根错节的种种利益体,割掉尾大不掉的低效无效资产,勇于面对行业低迷的现状,把曾经 " 躺着赚钱 " 的思路摈弃,用心对待客户,减少交费套路,理顺业务结构,做优产品质量才是广电网络切实要去落实的重点。

未来,指望政策的扶持,政府的合作,终究还是外力,直面陕西百万用户的广电网络,若还是无法让用户满意,即便年报做的再好,也无法掩盖持续衰落的事实。

来源 / 荣耀西安网、额滴神

相关标签

证监会 移动互联网 广电网络 陕西 立案调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