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 OTA 以及第三方出行平台数据显示," 五一 " 后机票价格持续走低,国内多地出现百元低价机票。
节后国内、国际再现票价大跳水,对消费者而言更关注低价机票将持续至何时,有没有哪些购买风险?对于市场而言,更关注今年 " 五一 " 节后票价普遍更低的背后有哪些原因,航司还是否能赚钱?对此,澎湃新闻记者采访到多位 OTA(在线旅游平台)人士、民航业内人士以及航司内部人士,揭秘假期后白菜价机票背后的逻辑。
五一节后部分热门航线票价
降超五成,有航班现百元 " 白菜价 "
据第三方出行平台 " 携程 " 近日数据显示,5 月 9 日至 16 日,国内经济舱机票均价为 627 元,环比五一假期下降近四成;出境经济舱机票均价 2974 元,环比下降超两成。
具体来看,国内热门航线中,北京至三亚、成都、重庆、贵阳、武汉等,上海至三亚、深圳至成都、贵阳至北京、西安至杭州、杭州至广州、北京至大连、海口至上海等航线价格降幅显著,环比五一假期下降五成及以上。未来一两周,杭州飞海口、武汉、广州等地,成都飞昆明、武汉、海口等地,西安飞贵阳、青岛、长沙等地,均有 100 至 300 元的低价机票,多为原价的 1 至 2 折。
据第三方出行平台 " 飞常准 "App 统计,例如从上海出发,飞往大连、三亚、海口等地票价低至 100 元起;比如广州出发,飞往合肥、湛江、南京等地票价低至 169 元起;比如北京出发,飞往温州、贵阳、武汉等地票价低至 200 元起。
第三方旅游平台 " 去哪儿 " 数据显示," 五一 " 后从北京直飞海口、贵阳,上海直飞大连、三亚、郑州,杭州直飞成都、珠海,广州直飞合肥、上海,成都直飞昆明等,裸票(不含税费)价格在 200 元左右,其中 5 月 9 日当天还出现了新疆直飞无锡 96 元的裸票。
据澎湃新闻记者了解,航空公司的机票价格为市场化定价机制," 五一 " 小长假后,游客流量快速下降,航空运力出现过剩,整体淡季供大于求,导致节后票价下降成为普遍现象,不少航线还出现部分低至百元的白菜价机票。不过,对于消费者而言,五一节后的价格低谷,也利好错峰出游。
对于节后票价大幅下跌的情况,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肖鹏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预订来看,五一节后一周的旅客量并不小,但是旅客结构发生了变化:公商务旅客恢复明显,因此北上广深成都杭州重庆等大城市间的机票价格没有明显下降,降价的是一些旅游线路,包括国际航线。过了五一往往也是出境游的淡季,也是留学探亲的淡季(不是学生假期),因此价格下降比较明显。
此外,肖鹏还表示,今年供给恢复后,淡季部分航线呈供大于求,航司采取更灵活的定价策略,今年三月和五月,降价都比较明显。
" 节假日过去以后,国内旅游需求明显下降,以旅游游客为主的航线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 一位民航业内人士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大部分白菜价航线,都是市场缺乏工商务旅客,以旅游游客为绝对客源主力的航线。
不过,今年五一假期节前就出现过机票价格跳水,国内国际航线票价均呈同比下跌。根据第三方出行平台 " 航班管家 " 显示,国内票价方面,2024 年五一期间(经济舱)机票均价 712 元,同比 2023 年五一假期下降 20%,同比 2019 年五一假期增长 4%,环比 2024 年清明增长 24%。国际机票方面,2024 年五一期间国际(经济舱)机票均价 2170 元,同比 2023 年五一下降 20%,同比 2019 年五一上涨 38%,环比 2024 年清明上涨 27%。
机票低价能延续多久?
白菜价机票背后是什么逻辑?
据澎湃新闻了解,通常白菜价机票是航司进行短期促销,主要为了在淡季吸引客流,通常都是个别指定航线,不会覆盖太大的范围。
有民航业内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指出,五一节后的淡季机票,低价通常持续到六月中旬高考时期,其间端午小高峰会再涨一波,其他时间大部分航线机票会比较便宜。也有 OTA 人士表示," 短期预计低价将持续至 5 月中旬。"
" 机票成本主要有燃油、员工工资、维修费、飞机折旧和其他费用等组成。" 澎湃新闻记者从民航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其中,燃油和员工工资占比总成本较高,通常一公里成本四毛,但不同的机型和航程不太一样。以京沪线举例,通常为 1100 百公里,至少得卖五百元。
" 百元的白菜价机票对于航司而言一定亏,但如果航班不能取消,市场竞争又很激烈,各航司都在杀价,最后就可能非理性地降价争取客源。" 一位航司管理层告诉澎湃新闻记者。
上述管理层进一步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一方面,淡季需求疲弱,竞争激烈,导致非理性的价格战出现。另一方面,白菜价通常是单向航班,也有一定的噱头效应。一百元左右的白菜价机票几乎等同于就收个燃油附加费,航空公司在淡季周期通常会艰难一些,因此在大总成本固定的情况下,强调边际效益。
" 淡季期间需求减少对航司而言面临挑战。" 另一位民航业内人士指出," 因此能拉一个人头是一个,现金为王,至少为航司补充点收益,其他航空性的盈利情况就更多依靠商务线来支撑,因此白菜价机票是为了吸引客流的一种方式,不以盈利为目的。"
一位航司市场部人士也向澎湃新闻记者调侃道," 能挣一点是一点,没人买只有打低价了,部分国际航线也是挣个燃油费,淡季能拉一个是一个。"
"特价机票通常都是淡季出现,每个航班一般就投放几张。" 另一位航司管理层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机票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不可储存,在一定客座率的条件下,存在边际成本接近零的情况,从经济角度看,低价机票是有一定的合理性。
上述人士还指出,但目前国内个别低成本航司,主要还是引流,可能一个航班投放少数座位,然后有很多的附加条件,比如不可退票,不可改签,没有免费行李额度等。
购买低价票还需防范
黑票代的积分票 " 套路 "
需要注意的是,乘客购买低价机票的同时,也需要防范 " 黑票代 " 出售的不靠谱低价票。
此前也有不少用户反映,在二手交易平台一些卖家标榜机票 " 无基建燃油费 ",甚至宣称特价机票 2 折起售。澎湃新闻记者从业内人士获悉,此类超低价的机票,隐藏着诸多安全隐患。买此类机票通常会遇到出票慢,甚至无法出票、无法乘机、无法退款的情况,不仅会耽误乘客行程,还可能上当受骗,还会有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据记者了解,买机票一般要找机票代理商(简称票代),票代是获得销售代理业务资质的合法合规的机票销售渠道,主要包括 OTA 平台和各级代理商。而 " 黑票代 " 则是不具备机票销售代理资质的票代,他们通常会出售积分票,并通过盗刷信用卡获取所谓特价机票。
其中,积分票也叫里程票,是通过航司会员的里程数兑换免费机票。一部分非法商家,通过盗取他人里程、向第三方收购里程等方式,获得里程兑换机票并加价卖给其他乘客,消费者购买此类机票很可能无法登机。
对于消费者而言,首先要注意渠道选择,应从 OTA 平台及正规机票代理商处购买,下单前可要求票代出示其销售代理业务资质。此前发生过黑票代制作假网站,以超低价吸引消费者下单,无法线上支付,被引导完成线下转账等欺骗流程。此外,有 OTA 人士提醒,订票时,只要是让消费者用银行卡直接汇到个人银行账户的多半是黑票代。要辨别是否正规的订票网站,可看网站是否具有工信部的运营备案,以及是否具有 CATA(中国民航运输协会)的认证资质。
来源 澎湃新闻
编辑 段筠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