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郑奕潘)近年来,潮阳区金灶镇花园村结合 " 百千万工程 " 省级典型村培育立足资源禀赋,突出自身红色村特色,大力实施 " 基础设施提质、村容村貌提升、集体经济提振 " 三大工程,打出一套高质量发展的 " 组合拳 "。
花园村是一个纯农革命老区村,村内农业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解放战争革命根据地,古村落文化、红色景点等资源得到充分保护。去年以来,该村持续整合资源,突出本村特色,大力实施 " 基础设施提质、村容村貌提升、集体经济提振 " 三大工程。
据花园村党支部委员陈泳彬介绍称,去年以来,花园村投入约 1755 万元先后完成花园幼儿园、体育公园,以及花园村主干道拓宽工程等道路改造项目,文体教育设施更加完善。此外,花园村还利用水稻种植 " 空窗期 ",推行 " 水稻 + 油菜花 " 轮作模式,成功打造了潮普揭首个面积超 200 亩的网红油菜花田,与周边墙绘、花苑等多个景点串珠成链,吸引超 10 万游客前来打卡。
近年来,该村还围绕美丽圩镇典型镇的建设目标,常态化开展 " 三清三拆三整治 " 行动,大力开展农房风貌微改造,因地制宜建设 " 四小园 ",为村民游玩、观赏、休闲娱乐提供好去处,群众幸福感大幅提升。
与此同时,该村还充分发挥总投资约 102 万元的 " 一村一品 " 余甘子种植园的作用,带动村民增收。同时借助深圳帮扶契机,成功申报总投约 52 万元的西沟 " 后溪池 " 修复建设项目,发展垂钓休闲产业。目前,该项目已完工并成功出租,每年为村集体带来收入约 4 万元。
花园村党支部委员陈泳彬表示,下来,该村将紧紧围绕 " 百千万工程 ",持续补短板强弱项,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挖掘盘活花园大道西侧空闲地及老水厂等资源资产,推动更多兴村富民项目落地见效,带动村集体增收、村民致富。同时,加大力度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提升旅游吸引力,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产业,切实将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为金灶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