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5-15
【镐京笔记】陕药下属公司营收迷雾:“消失”的十多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药品包装龙头企业,轰轰烈烈搞起互联网数字营销,最后一地鸡毛。一边是 3 亿多的欠款,计提比例达 85%;一边是 29 亿元营收中,有 10 亿元 " 注水 "……

近日,环球印务(002799.SZ)收到陕西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的公告,不仅责令公司改正,并对时任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兼总会计师一众高层出具警示函。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时任董事长李移岭,曾获 " 陕西省优秀企业家 "" 西安市劳动模范 "" 陕药集团十大经济人物 " 等荣誉称号。

传统制造业积极拥抱互联网,拓展产业链没有错。但像环球印务这样,营收如坐过山车一般的,并不多见。

可以说,从 2018 年收购霍尔果斯领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领凯科技 ")开始,环球印务便陷入了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的困局 ……

01

"消失" 的十多亿

企查查显示,环球印务是陕西医药控股集团(下称陕药集团)旗下控股企业,公司成立于 2001 年,2016 年上市,陕药集团持股比例 36.42%。

在被证监会 " 点名 " 后,环球印务发布了《关于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其中,2022 年年报中,营业收入前后相差 10 亿元之多。

修改前,2022 年营业收入为 29.66 亿元,修改后,该数值变成了 19.3 亿元。而营业收入与 2021 年对比也从增长 1.03%,变为减少 34.25%。

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原因在于环球印务的业务收入确认方法有问题,采用的是总额法,不符合相关规定。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下称 " 收入准则 ")规定,企业若以主要责任人身份从事相关交易,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交易对价总额确认收入,即总额法;企业若以代理人身份从事相关交易,应当按照预期有权收取的佣金或手续费的金额确认收入,该金额应当按照已收或应收交易对价总额扣除应支付给其他相关方的价款后的净额,或者按照既定的佣金金额或比例等确定,即净额法。

环球印务子公司领凯科技所开展的互联网数字营销,实质为广告代充值业务。因为领凯科技既不负责广告的制作、投放,也不对广告投放效果负责,因此在该类业务模式的身份是代理人,应当按照净额法确认相关收入。

这也就导致了公司过去几年财报中收入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

据了解,2020 年受疫情影响,为了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环球印务大力发展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

当年,该业务营收达到 10.18 亿元,占营收比重 54.29%,助力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增长均超过了 50%;2021 年,该业务营收达到 19.31 亿元,占营收比重 65.77%;2022 年该业务营收达到 20.12 亿元。

环球印务的互联网数字营销业务,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

然而,被监管关注后,经重新计算,其 2022 年该项业务营收仅 9.76 亿元," 缩水 " 超 10 亿元;2023 年 6.79 亿元,毛利率仅为 5.09%。而公司的造纸及纸制品业,同期毛利率达到了 32.82%。

相较而言,互联网数字营销似乎 " 吃力不讨好 "。

02

面对坏账风险未及时止损

如果说信披不准确,只是让环球印务失去了 " 面子 ",那领凯科技与北京头脑风暴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头脑风暴 ")产生的坏账,真正让环球印务 " 伤筋动骨 "。

对此,环球印务也自认不讳。

在 2023 年年报中,环球印务称去年公司净利润 -2.94 亿元,主要为公司个别应收账款单项计提信用减值损失。

虽然领凯科技与头脑风暴的业务细节不得而知,但从环球印务的年报中可以窥见一二。

2021 年,环球印务前五名欠款方中,最大一笔欠款仅 2580 万元。一年后,客户一的欠款高达 2.45 亿元,占应收账款期末余额 48.78%。根据环球印务后续发布的公告可知,该客户一为头脑风暴。

被证监会 " 点名 " 批评前,环球印务对该欠款仍按照账龄组合计提 5%坏账准备,并且在定期报告中称:虽然公司目前应收账款质量和回收情况良好 ……

对该欠款的盲目自信,导致环球印务在 2022 年年报及 2023 年半年报中坏账准备计提不充分。

但令人疑惑的是,2023 年 10 月,环球印务曾发公告称:鉴于头脑风暴目前的经营状态、财产状况、回款情况,及其已涉及其他合同纠纷被诉讼判决的现实处境,公司决定对头脑风暴账款单项计提减值准备 5689 万元。此时头脑风暴的欠款为 2.76 亿元,累计计提比例达到 25%。

按照环球印务的表述,此时已经意识到了此笔欠款的风险,应当及时止损。

但在 2023 年年报中,头脑风暴的欠款达到了 3.44 亿元。短短 3 个月,又增加了 6770 万元的欠款。

随之而来的,是对该笔欠款坏账准备 2.92 亿元,累计计提比例 85%。该数字与环球印务 2023 年净利润亏损额相差无几。

值得注意的是,有关头脑风暴的公开信息并不多。

企查查显示,头脑风暴为香港 BrainStorm Technology Limited 全资子公司,成立于 2020 年,注册资本 1000 万元。

03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

尽管现在一地鸡毛,但回看当年,领凯科技也曾 " 救 " 环球印务于水火。

2018 年,环球印务花了 1.31 亿元收购领凯科技,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收购前,环球印务已经面临连续两年净利润下跌。2016 年到 2017 年,公司年报显示,两年净利润同比下降 23.09%、15.63%。

收购完成后,尽管只有第四季度的财务数据并入了 2018 年年报,但环球印务的报表明显已经好转。

2018 年,环球印务实现营业收入 5.55 亿元,同比增长 26.6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2811 万元,同比增长 24.34%。

环球印务也在年报中表示,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收购了领凯科技 70% 股权。

2018 年年报显示,收购仅三个月,领凯科技实现净利润 779.08 万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45.35 万元,占公司合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 19.40%。

此次押注成功,环球印务对领凯科技更是寄予厚望,加大投入。当年,领凯科技研发人员和金额都有所增长,研发投入 2450 万元。

并且,双方还签订了业绩对赌,领凯科技 2018 年度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4500 万元,且 2018 年至 2020 年底,应累计实现净利润不低于人民币 1.4 亿元,并保持增长态势。

领凯科技也不负期望,2018 年 -2020 年净利润分别为 4683 万元、4545 万元、5315 万元,合计 1.45 亿元,超额完成当时的业绩承诺。

然而,时过境迁,于环球印务而言,再无意气风发可言。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 " 点名 " 前后,环球印务高层变动频频。先是董事会秘书辞职,截至目前,环球印务已有两名独立董事,相征、蒲丽丽离职。而 2017 年在领凯科技任监事的石宗礼,却于 2024 年升职为环球印务董事长。

对于领凯科技后续会如何处理,投资者眼下也颇为关心。镐媒体 · 镐京笔记就此致电环球印务,对方表示,相关负责人不在,后期会通过业绩说明会,向投资者说明这些问题。

(图片来源:环球印务官网)

来源 / 镐京笔记

相关标签

互联网 陕西 证监会 准确 企查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