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无锡 2024-05-15
这条“活”了700多年的老街,藏着让人念念不忘的美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龙山末梢,便是钱桥。在城市化、现代化的演变之下,庆幸的是,钱桥这条跨洋溪河两岸,南北不过千米的老街得以留存下来。

如今,走过这条老街,似乎还能嗅到近千年流动的气息。

窸窣斑驳的光影、明媚的白墙黛瓦,既是老街独特的味道,亦是钱桥人最平凡的日常。

钱桥,从何而来?

桥名为地名,大都与桥的历史有关,钱桥亦此。

至元年间,钱姓州官见此地两岸士民往来不便,便倡议建桥,至元十二年 ( 1275 年 ) 建成,遂名 " 钱桥 "。从此钱桥街市便以桥为界,分为南街北街。

1275

元至元十二年(1275),县尹里人钱奎建。

1783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重建钱桥,系石质环形拱桥。1957 年拆除。

1958

1958 年 4 月重建钱桥,桥两岸均为块石基础桥墩,桥面由木头铺设而成。

1976

1976 年 4 月,重建水泥混凝土双曲拱桥。由于钢铁厂等大型企业的运输需要,原桥的高度严重制约大吨位船只的安全通行,桥梁多次被撞坏,致使 " 钱桥 " 变危桥。

2005

2005 年 7 月 26 日,双曲拱桥拆除,是年 11 月始建造新桥,于 2006 年 1 月底竣工。

从初建至今,钱桥已在历史的长河中度过了 700 多年,承载了无数钱桥人的情感与记忆。

一半生活,一半烟火

钱桥老街,一半是生活,一半是烟火。

" 悠哉悠哉 " 是北街的 " 主旋律 "。在这里,时间仿佛被拉长了,人们步履轻松,散发着宁静的闲适感。

上个世纪老街曾是钱桥经济最发达的片区,岁月已逝,如今的钱桥繁闹不再,但却带着独特的历史气息和江南韵味,在时光中静然守候。

偶有船只经过,带起层层涟漪。桥上来往的行人很少,大多是住在近处的老人。

与北岸扩建后,用大理石铺出来的地面不同,南街的水泥路面高低不平。

下桥就能看见南街一串红色的招牌,保留着传统的配色和样式,显眼的白底红字或红底白字配色法,都是老一辈人留下的经验之谈。

下桥走一百米,就是一家开了四十多年的理发店。

不到十平方的店里,摆放着两把老式的理发椅,一张木质的老方桌上放着剪子、推子、梳子、剃刀等理发工具。

门口处还有一个放水的铁缸、几壶热水、几把供客人随时休息的椅子。

理发这行,赵师傅一干便是四十几年。这里没有繁琐的套路,没有讲不清的套餐,只有 15 块钱一次的理发。

很多顾客都是附近的居民,一起见证老街的岁月变迁,赵师傅也在客来客往间,将这个老手艺坚持了下来。

被羊肉店带火的南街

出了赵师傅的理发店,行走在水泥铺就的三四米宽的南街,抬眼望去,一条街几乎都是眼镜羊肉的招牌。

老板娘是苏州藏书人,从 23 岁就开始在钱桥老街卖羊肉,到现在一条街上相邻开了好几个店面,据说是钱桥土著心中的羊肉 " 白月光 "!

一大早,从苏州送来刚宰杀完的羊肉、羊心、羊肚、羊腰子 …… 羊的各个部位在店里都能吃到。

羊蹄蘸上些酱油,啃上一口,炖得又烂又糯,入口即化。

羊肉汤每桌必点,加上白菜、粉丝、蒜叶和一丢丢剁椒酱,热乎乎的特别下饭!

一条老街,曲曲弯弯,一直延伸到记忆中的孩童时期;一排房屋,星星点点,散发着淳朴浓厚的乡土气息。

这组老照片里可曾有你所熟悉的往昔景象?

钱桥老街走完了

你还记得这条老街的故事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分享 ~

来源:无锡观察综合无锡惠山发布、无锡博报生活、幸福钱桥、@潘部视角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