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5-15
陕西、广东、昆明、长沙、青岛、南京……,基层政务新媒体近期迎来关停潮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五一前后,全国一大批政务新媒体账号陆续关停,媒体甚至称之为 " 关停潮 "。

 

媒体梳理发现,不仅有政务类微信公众号、微博、视频号等停更注销,政务类 APP 也频频宣告下线。

 

这其中,也包括陕西。

 

全国范围内的 " 不约而同 ",背后传递出何种信息?政务新媒体不香了吗?

 动作频频 

  近些年,政务新媒体建设,可谓一路 " 狂飙 ",从早期的 " 两微 " 到 " 两微一端 " 再到 " 两微一端一抖 ",政务新媒体不断进化,那叫一个 " 内卷 ",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 年)》显示,政务新媒体发展至 11 万个账号。这其中虽然涌现出了一些像 " 江宁婆婆 "" 深圳卫健委 " 等大 IP,但也不乏数量不少的 " 南郭先生 "。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以来,广东、昆明、长沙、青岛、南京等多地一大批基层开设的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号、APP 等各类政务新媒体停止更新并启动注销程序。特别是,江苏张家港市中小学的公众号停用的新闻一度引起广泛关注。  媒体梳理了目前全国各地基层政务新媒体关停注销的原因,背后的推动力可以归结为来自于三个层面:  一是,2018 年 12 月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  二是,2023 年 12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关于防治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的若干意见》。  三是,新一轮机构改革中,一些机构的合并裁撤导致政务新媒体随之调整,广东媒体报道中当地关闭的此类政务号较多,不过,这种情形在此次全国范围内的关停潮中并不占主流。  百理君根据公开消息粗略统计,陕西多个地市亦动作频频。公开关闭的政务新媒体大都是基于 " 为进一步推动政务新媒体工作有序发展 "。 

 

  今年 2 月 28 日,微信公众号 " 榆林高新交警大队 " 注销关停,5 月 7 日微信公众号 " 榆林公安交警经开大队 " 也停止发布信息。后续公众可以移至 " 榆林交警 "、" 榆林交警订阅号 " 微信公众号或 " 榆林交警 " 微博、头条号、抖音号查阅相关信息。 

 

   继 2023 年 5 月停止运营 " 铜川人社 " 今日头条账号后,今年 3 月 31 日," 铜川人社 " 手机 APP 停止对外服务,关停后,相关服务转移至 " 铜川人社 " 微信小程序、铜川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 

  4 月 30 日,渭南市临渭区司法局关闭了官方微博账号 " 法治临渭 _21282"。 

  继不久前商洛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网站内容迁移至商洛市政府门户网站 ( 市公积金中心部门频道 ) 后,5 月 10 日," 商洛公积金 " 手机 APP 也停止对外服务,并关停注销。原 " 商洛公积金 " 手机 APP 相关服务可在 " 商洛公积金 " 微信公众号、个人网厅查询办理。 

   此外,省政府政务公开办发布的 2023 年第四季度全省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结果通报中,西安市新城区西一路街道办事处 " 西一路在线 " 微信订阅号、武功县文化和旅游局 " 武功文旅 " 微信订阅号,这两个被指 " ‘僵尸’ " 账号仍未注销 ",5 月 15 日,百理君在微信平台已经检索不到这两个账号了。 

  《商洛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 2024 年第一季度全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检查情况的通报》也显示,丹凤县棣花镇政府微信视频号 " 美丽棣花 " 已关停注销,商洛市发改委新浪微博 " 商洛发改 " 正在注销中。  百理君发现,和外省做法一样,并非 " 一关了之 ",关停注销后相关信息将转移至上级单位或政府网站,在 " 减量 " 中实现了 " 提质 ",政务新媒体的集约化和便民化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铜川印台区  

  政务新媒体的关停,可以追溯到 2018 年。 2018 年 12 月,为全面提升政务新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打造一批优质精品账号,建设更加权威的信息发布和解读回应平台、更加便捷的政民互动和办事服务平台,形成全国政务新媒体规范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新格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发布。  官方也首次就政务新媒体给出了明确定义:是指各级行政机关、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及其内设机构在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上开设的政务账号或应用,以及自行开发建设的移动客户端等。 

   自此,一些并不符合要求的政务新媒体开始 " 关停并转 ",影响力较大的,当属 2019 年的浙江长兴县。  彼时,长兴县一口气把 220 多个镇级村级政务微信公众号关停并入县级融媒体中心,全县政务微信公号锐减至 60 多个。这事一度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据报道,长兴县李家巷镇原来每天有 4 个大的微信公众号要发布动态信息,每天需要四五名工作人员光围着四个微信公众号团团转,疲于应付又无可奈何。  百理君注意到,陕西在此期间,也关停注销了一些政务新媒体。 

 2019 年 7 月,兴平市关闭了 " 兴平市妇女联合会 "、" 兴平发改 "、" 兴平司法 "、" 兴平市预警发布 " 等 16 个微信公众号,以及 " 新兴平 " 等 4 个新浪微博账号。

 2020 年 8 月,西安市碑林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将 " 碑林文化 "、" 碑林文化产业 "、" 碑林文化旅游 "3 个微信公众号及新浪微博账号 " 碑林区文体局 " 一起关闭。

   值得多说的是铜川市印台区。  说实话, 要不是为了写这篇文章搜集资料,百理君都不知道,印台区的政务新媒体关停力度如此之大。  铜川市印台区政府办先后于 2019 年 10 月、12 月,2020 年 3 月,三次发文关闭了包括微信、抖音、头条号、新浪微博在内的 35 个政务新媒体账号。 

2019 年 10 月关闭 6 个  

2019 年 12 月关闭了 4 个  

2020 年 3 月关闭 25 个   印台区政府官网显示,印台区现辖 5 镇 4 个街道办事处。2020 年 3 月,5 镇 4 街旗下的官方微信公众号悉数关停。此外,政府系统中,除了保留 " 印台公安 " 等少数政务新媒体,分批共计关停了 24 个之多!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近期政务新媒体的关停潮,固然是过去治理的延续,更是新的自上而下的强力推动使然。  如果说,此前着力于政务新媒体的 " 有序发展 ",主要拿 " 僵尸账号 " 以及低效重复建设等突出问题开刀,那么,在近期这一波关停潮中,则更加明显突出地指向了——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2020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份反映一些政务 APP 变味走样,占用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的材料上作出 " 要摈除形式主义 " 的重要批示,随后,中央层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通知》。为巩固深化前期专项整治成果,防止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反弹回潮,迫切需要建立长效工作机制,2023 年 12 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的若干意见》,提出——

 用 1 到 2 年时间,建立健全统筹管理、审核备案、评价反馈、清理退出等机制,压实主体责任,大幅提升数字政务管理服务效能,有效解决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突出问题; 用 3 到 5 年时间,健全完善常态化监管措施和长效工作机制,推动实现主体责任、监管责任、监督责任的贯通联动,防止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反弹回潮和隐形变异,全面推进数字政务高质量发展,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  百理君注意到,这份文件里并没有使用 " 政务新媒体 " 的说法,而是进一步细分为:政务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和工作群组。并对此分别作出界定: 

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

  是指各单位开发建设,或依托各类互联网平台搭建,运行在移动智能终端上,为经营主体和社会公众提供管理服务,或为内部工作人员办公、管理、学习提供支撑服务的应用软件,包括移动客户端、小程序、快应用等。 

政务公众账号

  是指各单位在互联网平台注册运营,面向社会公众生产发布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的网络账号。 

工作群组

  是指各单位依托互联网平台建立,用于工作、学习、管理的网络空间。  能够看出,随着数字政务建设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应用,一方面,政务新媒体的应用场景以及功能也在丰富和扩展,另一方面,因为存在走样跑偏以至于衍生出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已经到了不得不下大力气治理的地步。 4 月份媒体报道显示,海南海口市在开展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整治试点工作中,注销关停 5 个政务应用程序,将 11 个应用程序整体并入或实现 " 海政通 "" 海易办 " 统一登录,26 个政务公众账号确定注销。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全国 " 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 整治工作的试点城市,湖南郴州市已 " 关停并转 " 各类政务 APP、政务网站、政务公众账号等 6000 余个,同时明确,对于政务 APP,不得强行要求基层下载安装、频繁登录、签到打卡等,不得以工作留痕、积分排名代替实际工作成效评价,也不再把安装推广使用政务 APP 的情况,作为考核评价、评比评选的依据。 一个地级市 " 关停并转 " 的数量超过 6000 个,所产生的轰动效应,不亚于当年浙江长兴县一口气关闭全县 80% 的政务新媒体。 是的,一个地级市关闭 6000 个,一个县关闭 80%,某种意义上,这里面既能看到 " 一哄而上 " 的影子,也体现出 " 快刀斩乱麻 " 的力度和魄力。 元芳,你怎么看? 这作业,其他地方能不能照着抄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实践哲学研究室主任王晓勇告诉百理君,部分 APP 和工作群聊存在过度留痕等各种形式主义,导致工作效率低下,既背离了设立的初衷,也产生大量的运营维护费用,从政府层面来说的,要把钱花在 " 刀刃 " 上,不要让空有其表的 APP 浪费财政支出,关停是利好的。王晓勇建议,是否下架政务 APP 还应建立相关评估机制,进行严格区分,研判一款政务 APP 是否为便利群众办事而设立,是否能发挥出群众与政府沟通交流窗口的作用,是否具有完善的监督和投诉服务机制。 " 政务 APP ‘减负’是大趋势,但绝不能一刀切,要保障政府正常的服务与管理的职能,满足群众的监督与交流的需求。" 王晓勇说。  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陈泽鹏博士也认为,关停政务公众账号只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表面刚性手段,未来应从问题根源入手,以群众需求和工作需求为导向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将数字技术与治理场域、治理情景相适配,杜绝无效数字化和不必要数字化,同时,辩证地认识数字技术的优劣特性,明确数字技术的应用边界,充分发挥其技术优势,同时规避其治理局限。  针对当下的政务新媒体账号关停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一篇文章分析指出," 有没有 " 已经不是衡量政务工作和政府新媒体建设的标准," 有没有用 " 才是下一步发展着力的关键。此次部分政务新媒体账号的关停,不是也不应该是服务渠道削减、政务公开堵塞的信号,也不是基层政府卸下政务智能化、信息化任务的喘息契机,而是在新事物发展 " 出现 - 泛滥 - 再整合 " 的阶段中,迈入了下一个关口。

来源 / 八百理

相关标签

广东 陕西 昆明 长沙 青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