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5-15
让生命有尊严,无锡这家医院开启互联网+居家安宁疗护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 真的特别感谢二院的护士们,从医院赶过来为我妻子维护导管,还陪她聊天,给她心理辅导,辛苦你们了!" 近日,一位肿瘤末期患者的家属激动地说道。这得益于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开展的 " 互联网 + 居家安宁疗护 " 服务模式。

△为患者做居家护理 医院供图

足不出户让患者触手可 " 医 "

32 岁的黄女士是一位脑胶质瘤术后患者。5 年来,患者一家奔波于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试了个遍,但疾病仍在发展,黄女士的身体状况也日渐衰弱,出现了间断性意识障碍的症状,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治愈无望之时,心痛不已的家人决定在家照顾陪伴患者,让她在温暖的家中、在亲人的陪伴下度过余生。

然而,照护患者并不是一件易事,各种问题随之而来:怎么维护 PICC 静脉导管?怎么翻身拍背?怎么护理皮肤?没有专业知识支撑的黄女士家人感到很无力也很迷茫。

焦急之时,家属在无锡市二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看到有 " 互联网 + 居家安宁疗护 " 服务,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立马进行了预约,希望得到专业的上门医疗服务。

" 线上预约、线下服务 " 新模式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 互联网 + 护理服务 " 是无锡市二院于今年年初开启的 " 线上预约、线下服务 " 新模式。其中," 居家安宁疗护 " 是该服务模式首批上线的 10 个护理项目之一,专门为有需要的肿瘤患者提供上门安宁疗护,减轻临终病人的痛苦,帮助其达成最后的心愿。患者及家属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点,专业护理团队、多项护理服务就会主动 " 走进家门 ",帮助解决护理难题。

收到订单后,医院立即组织相关护理人员做好准备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安宁疗护专项组组长、肿瘤科护士长华红霞主任护师通过电话详细了解了患者的基本情况和诉求,贴心地与家属约定了上门服务的时间,并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准备好了所需物品。

居家照护让生命温暖谢幕

很快便到了约定的时间,一大早,无锡市二院的护理人员就出发前往患者家中进行居家安宁疗护。华红霞主任护师、张春晓副主任护师等安宁疗护团队成员为患者进行了细致的体格检查和病情评估,并就患者卧床期间如何帮助更换卧位、皮肤护理、大小便护理等问题,细心地给予家属专业指导。

△为患者做居家护理 医院供图

同时,考虑到患者仍在接受免疫治疗,留置了 PICC 静脉导管,家属对于导管的处理比较 " 无措 ",这次上门服务华红霞主任护师还特意邀请医院静疗组成员一同前往。周雯、唐丁烨等静疗组护理人员帮助患者进行了专业的 PICC 导管维护,并详细告知家属 PICC 固定及日常护理的相关注意事项。

终末期疾病不仅在于治疗,更在于关爱和舒适照护,肿瘤终末期患者则需要更多地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为此,护理人员在提供专业护理的同时,还悉心安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减少其精神困扰,她们的温馨服务得到了黄女士一家的一致肯定。

看到患者安详的脸庞,听到家属真诚的感谢,护理人员们更加坚定了做好 " 居家安宁疗护 " 项目的初心。华红霞感慨地说:" 患者在家庭环境中进行治疗和护理,可以避开在医院中的陌生感和不适应感,让患者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得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这也是当初我们开设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的初衷。"

让生命有尊严,让照护有品质。无锡市二院持续推进 " 互联网 + 居家安宁疗护 " 服务,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线下护理的时空阻隔,给护理工作 " 插上了翅膀 "," 飞 " 进千家万户,使护理服务实现了从医院到基层、到社区、到家庭的有效衔接,免去了患者的奔波之苦;另一方面,该服务模式严格遵循安宁疗护身、心、社、精神四方面设计,改善了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症状,缓解了患者抑郁、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给予其精神关爱,提高其生活质量,切实打通了守护生命的 " 最后一公里 "。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朱鲸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