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5-16
如何交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南京答卷,市长陈之常从四方面作答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引领石化、钢铁、汽车、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焕新升级,推动紫金山实验室等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南京向 " 新 " 而行,提 " 质 " 奋进。

5 月 16 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 " 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第一场: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作介绍,并回答记者问。

△陈之常

多个 " 第一 "

南京努力把 " 强富美高 " 的宏伟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始终以强烈的答卷意识和责任担当,努力把 " 强富美高 " 的宏伟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

△江北新区智能电网调度管理中心

在 " 经济强 " 上,2023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1.74 万亿元,较 2014 年翻了近一番,位居全国十强,人均 GDP 居省会城市第一,地均 GDP 居 14 个特大城市之首;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近十倍、突破 1 万家,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 6 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 4 位;软件和信息服务、智能电网产业入选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居全省第一。

△南京小米华东总部

在 " 百姓富 " 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 2014 年的 3.7 万元提高到 7.2 万元,年均增长 7.6%;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20 万人、占全省 1/6;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 6 年居全省第一,14 次获评 " 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

△低空经济:南京海事局打造全国首个基于 5G 低空智联网支撑的智慧立体巡航体系,使用无人机对长江 98 公里展开常态化巡航。这是无人机正在龙潭港附近巡查。

在 " 环境美 " 上,2014 年以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 52.1% 提高至 81.9%,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连续五年保持 100%、稳居全省首位;长江生态岸线占比由 66.2% 提高到 80.3%,江豚逐浪成为亮丽风景;新建成过江通道 5 条,新增建成区面积 167 平方公里,新开通轨道交通 294 公里," 南北田园、中部都市、拥江发展、城乡融合 " 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山水城林的城市魅力更加彰显。

在 " 社会文明程度高 " 上,博物馆建设成效获点赞,仙林街道获评全国新时代 " 枫桥经验 " 先进典型,涌现出钱七虎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文学之都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南京江北新区通过设立产业技术研创园,进一步集聚全球优质资源,营造最优创新生态,建设世界有影响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

向 " 新 " 而行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将做好四方面工作

陈之常介绍,当前,南京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紫金山实验室

一是打造科技创新 " 策源地 "。推动紫金山实验室、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技术创新中心、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更多原创性、颠覆性成果,加快原子极限微制造、基因及细胞仿生等大科学装置预研培育,服务保障在宁基础科学中心和研究中心建设,构建 30 家左右全国重点实验室方阵。加快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把更多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

△南京创新创业政策环境及成果集中展示现场

二是厚植产业强市 " 新动能 "。实施扬子—扬巴轻烃综合利用等一批总投资超千亿的增量项目,引领石化、钢铁、汽车、电子信息四大支柱产业焕新升级。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群,拓展智能电网产业全国首位的领先优势,推动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新型材料、集成电路、航空航天产业发展壮大,抢占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导体、基因与细胞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打造重要金融中心,提升总部经济、平台经济发展水平,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开沃新能源汽车

三是争当绿色转型 " 引领者 "。加快新时代美丽南京建设,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协同推进污染治理与降碳减排。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培育一批绿色发展领军企业,发布一批绿色低碳应用场景,推动国家碳达峰试点园区建设,打造省级绿色低碳服务业集聚区,着力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促进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动绿色能源和新型储能发展,打造新能源汽车友好城市,不断提升发展的 " 含绿量 "。

△自贸区

四是激活改革开放 " 源动力 "。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科技人才评价、科技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国家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放大 " 自贸试验区 + 服务业扩大开放 " 叠加优势,发挥好国家级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载体作用,深化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加快汇聚先进优质资源要素。

△河西金融城二期

陈之常表示,向 " 新 " 而行、提 " 质 " 奋进,南京将努力交出 "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 的南京答卷!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 徐红艳 / 文 顾炜 / 摄

相关标签

南京 答卷 gdp 无人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