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引领思政课历史题材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课程育人价值的有效发挥,5 月 15 日,贵阳市小学道德与法治 " 新课标 新课堂 " 主题系列研修——历史专题小、初课例研讨活动举行。
▲活动现场
据悉,本次活动由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贵阳市南明区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贵阳市第十六中学协办,贵阳市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基地校——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承办。
研讨中,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丁倩、观山湖区外国语实验中学冉瑶琴、铜仁市第二小学周钇池、南明区花果园第一小学吴芳芳四位老师分别展示了四节课例。" 同学们知道五星红旗是谁设计的吗?" 丁倩老师在《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课中,充分借助课本图文的深度挖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背后的故事;冉瑶琴老师紧扣主题,有效补充素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课堂中带领学生关注历史背后的生动故事和细节,及时总结重要时间节点的历史事件;周钇池老师在《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为学生小组学习提供助力支架,在课堂中展开深入思考与讨论;吴芳芳老师在《中国有了共产党》一课中,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展品分享开启课堂,通过纪念馆中的一个个物件将课程内容串联。
▲课例展示现场
课后,参加研讨的老师们围绕课例分别从历史题材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优化等方面展开研讨,大家踊跃交流,研讨气氛热烈。参加活动的老师纷纷表示,四位课例展示的老师教学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教学方式多样新颖,为全市学科教师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启示。
当天,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闫帅老师作了题为《如何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学能力与教学技术提升》的专题讲座。他从挖掘、组织、呈现三个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讲解了如何结合时事热点、课程设计、公共表达等讲好一堂思政课。同时,结合案例针对 " 复制粘贴式 "" 生搬硬套式 "" 蜻蜓点水式 "" 杂糅乱炖式 " 等讲课误区作深入剖析,给出 " 八讲 " 建议,在课堂教学中做到把道理讲准、讲深、讲透、讲活。
▲专题讲座现场
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教研活动的成功举办为贵阳市小学思政教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也为各学校提供了交流互动的平台。下一步,将继续积极探索思政课教研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继续深化教学的改革创新,促进课程育人,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各区(市、县)学科教研员、学校教研组长、南明区小学帮扶学校跟岗教师 260 人参加活动。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