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16 日,来自贵阳清镇培文学校一到三年级的 300 余名学生走进贵阳孔学堂,开展主题为 " 明礼修贤 传承经典 " 的研学实践活动。徜徉儒学文化长廊、学拓印、玩投壶,在观摩和实践中开启了一场丰富多彩的研学体验。

上午,同学们走进大成殿、儒学馆、阳明馆、孔子展览馆,漫步氛围浓厚的儒学长廊,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聆听先贤故事,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 老师,编钟是什么呀?"" 老师,‘一言九鼎’和图片上的‘鼎’是同一个意思吗?" 浏览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提问,认真了解馆内陶瓷器具,字画内容,仔细聆听它们背后的故事。




" 大家知道这里为什么摆着 72 块石头吗?它们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游学至杏坛,同学们在聆听了孔子及其弟子的故事后,便在立志牌上写下愿望," 我要当医生 "" 我要去海边 "" 我希望我能考一百分 "…… 稚嫩的字迹下,承载着一个个赤诚愿望的立志牌悬挂于杏坛,随着春风飞扬。



下午,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学习投壶的来源及技巧、认识五谷杂粮作粮食画。" 瞄准了再投!"" 耶!我投中了两次 "…… 投壶现场,同学屏气凝神,认真地投出每一支箭。每投中一箭,都引得周围同学们的一阵掌声和欢呼。投中的同学兴高采烈地传授经验;排队等待的同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现场洋溢着紧张欢快的氛围。



同学们以各类植物种子和五谷杂粮为原材料,通过粘、贴、拼、雕等方式,或是卡通人物、或是风景、或是文字,在学习和制作中,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将各自的创意融入每一道画作的工序中,最终呈现出了形态各异的图案,绘制了一幅幅独一无二的画作,同学们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手工创作的魅力。




" 这次研学中的投壶,让传统文化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同学们体验到,大家都积极参与其中,带领大家感受到了古典项目的儒雅魅力,在实践中获得成长,循古礼,体智慧,在运动中收获快乐。" 该校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到,此次活动让同学们走出校园,不仅在实践中加深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更深入地理解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是学校全面落实全市中小学生 " 十个一 " 系列活动要求,为学生打造鲜活、行走课堂的生动实践。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