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5-23
【秦医卫·天使风采】消化医生主动脉旁拆“雷” 食管中段切出半个“胡萝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28 岁的小李(化名)是个高高瘦瘦的帅小伙,平时总是乐呵呵的,看起来既阳光又无忧无虑。可曾想,他也有烦恼,而且这烦恼还有点难以言说。

他最近时常觉得吞咽起来有点难不舒服。起初,他并没有在意,觉得自己这么年轻,从小到大都没住过院。可直到有一天,他刷到了短视频。" 什么?吞咽困难有可能是食管癌的前兆 "。吓得小李急忙把自己的情况跟父亲说了一下,父子俩急急忙忙在当地医院消化科就诊。经过医生的问诊后,为他安排了胃镜检查及腹部 CT 检查。结果真的是让他们喜忧参半。喜的是,不是食管癌;忧的是,食管中段距门齿 26cm 长了一个瘤子,靠近主动脉弓,而且又近 7cm 大。经过当地医院的评估,告知父子俩,切除难度大,术后并发症多,建议他们到上级医院诊治。

他们来到了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张明鑫的专家门诊。经张明鑫副院长仔细询问病史,详细查看胃镜及 CT 检查报告后,和小李的父亲谈了一下病情。

" 孩子很年轻,如果直接去胸外科行手术治疗,需要三切口切除肿瘤,那无疑对小伙的创伤是巨大的。如果内镜下剥离,需要进一步评估肿瘤的层次位于哪一层,和主动脉弓具体的空间关系是什么,然后再进一步决定。" 张明鑫副院长表示,治疗的原则是,给孩子的治疗方案尽可能是创伤最小、愈合最快的,可以先收住院再进一步评估。小李的父亲表示同意。

随后,小李被安排住院。消化病院消化内科一病区主任崔曼莉为小李做了线阵超声胃镜检查,并联系心胸外科、影像科等就小李的治疗开展了 MDT 多学科讨论,分别听取了相关科室的专业分析。

崔曼莉主任介绍,食管总共分为五层,小李的瘤子位于食管的固有肌层,也就是第四层。病变无论从 CT 上分析,还是从超声内镜的回声上分析,大家都一致认为,平滑肌瘤可能性极大,可以考虑内镜下剥离。但是因为病变近邻主动脉弓及相关主要分支,加上病变太大了——近 7cm,稍有操作不慎极有可能造成致死性大出血,因此,手术风险还是非常大的,心胸外科表示会尽全力为本台手术保驾护航。

在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和术前谈话后,手术如约而至。当天,小李紧张地走向内镜治疗床,在场的医护人员安慰他," 不要紧张,安安心心的睡一觉起来手术就做完了。"

很快,小李就插管麻醉成功了。张明鑫副院长开始了内镜操作。他首先从病变上方切开建立隧道,进入隧道后很快见到病变,先剥离病变与粘膜面,相对顺利。接下来分离病变与固有肌层这一面,这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因为瘤子太大导致操作空间狭小,后方又是主动脉弓,而且病变的滋养血管非常丰富,需要随时处理创面微小血管的出血,每一刀都考验技术、心态和耐性。经过谨慎细致的操作,终于,拆 " 雷 " 成功。但还没有结束,如何将瘤子取出是个问题。因为病变为长条形,考虑到尽可能不损坏组织标本。经过反复尝试,最终用圈套器将病变全套拉出,然后成功关闭创面。

经过麻醉医生、配合护士的精诚合作,手术圆满结束。张明鑫副院长笑称," 这如同探囊取物,真的是食管切出了半个‘胡萝卜’。"

手术历经三个小时,目前小李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提示为食管平滑肌瘤。本台手术的成功不仅依赖于术前的精准评估,同时更重要的是依靠于术中医生的娴熟操作。

01

什么是 STER?

经内镜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ubmucosal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是治疗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一种新兴的内镜治疗技术。

在食管、胃食管结合部、胃窦等部位,先在黏膜表面开一个小口,随后将内镜深入其中,在黏膜下层建立一个隧道,在直视下将肿瘤完整切除,同时保留了消化道表面黏膜的完整性,在肿瘤完整切除后,将黏膜隧道的开口使用金属夹进行夹闭,避免了消化道的穿孔,减少了术后消化道漏等并发症。

02

哪些情况可以采用 STER

STER 主要应用于消化道固有肌层肿瘤的剥离。但是对合并严重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器质性疾病等无法耐受手术者,以及因肿物附近消化道黏膜下层严重纤维化而无法成功建立黏膜下隧道者禁用 STER。

来源 / 西安医学院一附院

相关标签

小李 医生 ct 食管癌 短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