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不少害虫 " 苏醒出洞 ",湖南省桂阳县 41 亿头 " 益虫卫士 " 陆续出击,开启 " 虫口夺粮 " 保卫战。
不打农药不杀虫,反而放 " 虫 " 入田。过去,病虫害防控主要依赖化学农药,如今," 以虫治虫 " 的绿色防控方式已经成为守护田园的有力武器。
" 以虫治虫 " 的原理是什么呢?自然界的昆虫间存在天然的取食关系,利用天敌防治害虫,原理其实很简单,就是生物链上的 " 一物降一物 "," 虫虫特工队 " 的主要成员是天敌昆虫,分为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两大类。
在桂阳县白杜村,农户们将一张张赤眼蜂卵卡放在各类农作物茎秆上,等待赤眼蜂孵化。虽然赤眼蜂的身长不足 1 毫米,但是可别小瞧它,它可是玉米螟、斜纹夜蛾、烟青虫等害虫的天敌,是生物防治领域的 " 尖兵 "。
赤眼蜂成虫会把卵产到害虫的卵里,通过吸收害虫卵的营养实现寄居,这样,害虫就会 " 断子绝孙 ",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害虫种群。赤眼蜂的寄主范围非常广,能寄生 400 多种农林害虫的卵,是目前应用面积最广、防治效果最好的天敌昆虫之一。在 25 ℃的条件下,大约 12 天赤眼蜂就可以繁殖一代,而后在田间循环往复,将害虫消灭在胚胎时期。
除了赤眼蜂、蚜茧蜂等寄生性天敌昆虫外,桂阳县还释放了益蝽、蠋蝽等捕食性天敌昆虫。益蝽的幼虫和成虫均可以捕食多种鳞翅目害虫,能够防治不同类型的 40 多种的病虫害。每只益蝽成虫一天可取食 28 至 41 头鳞翅目 2 龄幼虫。在靠近鳞翅目害虫幼虫时,益蝽会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入猎物体内,几分钟后害虫逐渐挣扎变缓,直至死亡。益蝽放虫时间基本不受气候影响,防控时间长,可以达到长期防治病虫害的效果。
今年,桂阳县放飞蚜茧蜂、赤眼蜂、蠋蝽、益蝽、异色瓢虫等寄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 41 多亿头,农业防控面积 60 多万亩。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古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