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首次通报 7 省典型案例,重点聚焦在海洋、湖泊和森林环境破坏等问题。
其中,截至 5 月 20 日晚 20:00,已经立案处罚 244 家,立案侦查 13 件,约谈党政领导干部 96 人,问责党政领导干部 5 人。
就在大家以为能喘口气的时候,现在时隔仅 10 天,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再次通报第二批典型案例,这次统统和污水有关。
七个典型案例中," 污水直排和溢流 " 占 5 个
成中央环保督察组高度关注对象
5 月 27 日,第三轮第二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再次公开通报 7 个典型案例。
根据《环保水圈》的统计来看,本次督察组高度关注的对象,主要有污水直排、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和黑臭水体等问题。
其中,通报的 7 个典型案例中,有 5 个都重点提到 " 生活污水直排和溢流 " 问题,为频次最高。
在江西,督察组凌晨突击暗查发现,九江市经开区李家山泵站外排口大量生活污水喷涌而出,当夜 20 分钟即排放 2784 吨。经调查,该泵站 2024 年以来已排放生活污水 26.6 万吨。
在云南,昆明市将主城区产生的大量污水抽排至西园隧洞,直排沙河后汇入螳螂川,日均排放量高达 13 万吨,导致螳螂川水质长期为 V 类甚至劣 V 类,且经进一步调查发现,该问题已持续多年。直至此次督察进驻期间,当地政府才将部分污水回抽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2024 年 5 月 9 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每天高达 13 万吨生活污水经西园隧洞直排
在湖北,孝感市孝南经济开发区三军片区每天超万吨生活污水排入滚子河,在河面形成明显污染带;天门市文昌路与竟陵东街交汇处的生活污水排放口每天仍有超 6000 吨生活污水直排天门河。
在湖南,澧水干流流经张家界市城区,每天 5 万余吨污水直排,2023 年,澧水干流张家界段下游潭口断面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年均浓度比上游花岩断面分别上升 147%、183% 和 132%。
在重庆,北碚区华星阁小区污水管网存在多处破损和渗漏点,生活污水经泄洪渠直排马鞍溪;江南保税港泵站溢流口大量混合污水直排长江,异味明显。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问题普遍存在
导致直接后果有:城市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排在 " 污水直排和溢流问题 " 后边的,督察组点名第二多的问题,就是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问题。
01 污水管网建设改造、排查整治滞后
◎ 督察组指出,湖北省部分城市 " 污水管网排查整改不到位 "。截至 2024 年 4 月,湖北省管网混错接、缺陷整改完成率仅为 43.6%、41.1%。例如,清江东路过江污水管道 2021 年 6 月就已破损,污水泄入清江,至今仍未修复。
◎ 督察组指出,湖南省由于管网建设改造缓慢,造成当地污水厂进水浓度长期偏低。据统计,湖南省实际仅为 25.1%,长沙市更是由 2021 年的 35.6% 下降至 2023 年的 26.1%。
岳阳市 2019 年开始对 4.1 平方公里的小港河汇水区域进行管网改造,但 5 年时间仅完成 1.5 平方公里,目前该片区的罗家坡污水处理厂仍采取河道截污的方式;2019 年至 2023 年张家界市主城区管网排查出 11281 处缺陷和混错接问题,目前未整改的比例高达 90%。
◎ 督察发现,重庆市城镇排水管网排查整治工作进展缓慢,截至 2024 年 5 月,全市污水管网精细化排查仅完成 1.33 万公里,占总长度的 45%,对已排查出的严重和重大结构缺陷问题整治进度仅 36.7%。
02 雨污混流
◎ 上海市部分区域污水管网建设不完善,管网混接、雨污合流,造成雨天大量污水溢流外排。
大量污水进入雨水收集系统,两者混合后经防汛泵站直接排入河道。全市现有的 371 座防汛泵站中,124 座存在雨季排污问题,污染城市水环境。受其影响,虬江、桃浦河等河道多次出现雨季水质恶化现象。
◎ 督察组下沉湖南省发现,岳阳市城区有大量雨污合流制箱涵,污水溢流直排现象突出。据统计,2023 年累计有 3000 多万吨雨污水直排洞庭湖。
◎ 督察组下沉浙江省发现,台州市天台县城区由于部分污水主干管与雨水主干管共用,雨污混流导致污水量大增,超出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每天约 2 万吨污水直排螺溪。
2024 年 5 月 12 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台州市天台县城区生活污水直排螺溪
宁波市宁海县城区雨、污管道存在大量错接、漏接问题,城区多条河道排口晴天排污,部分雨水排口氨氮浓度直接超标地表水Ⅲ类标准 63.6 倍。
03 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缓慢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计划 2024 年 6 月投运,目前仅完成 30% 工程建设量,每天约 2.4 万吨生活污水直排。
云南省:被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点名的普洱市第三污水处理厂,截至此次督察进驻,该污水处理厂仍未建成,思茅河水质长期为Ⅳ类甚至Ⅴ类。
2024 年 5 月 18 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普洱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尚未建成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 " 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这类问题包括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黑臭水体。
绍兴诸暨市印染园区将每天产生的 3 万余吨印染废水排入海东污水处理厂由于该厂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缺少针对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无法实现达标排放,每天约 14 万吨出水,在浦阳江形成黑色污染带,汇入钱塘江。
督察组指出,重庆市 " 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2023 年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平均运行负荷为 102%,其中 8 家长期超负荷运行,鸡冠石污水处理厂负荷率更是高达 152%。
昆明市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管理长期不到位,雨污混流、管网破损渗漏等问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现有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能。主城区现有 22 座污水处理厂,有 7 座常年超负荷运行,4 座年均负荷率不足 50%。
看得出来,污水管网建设、雨污混流、污水厂进水浓度低、污水厂建设缓慢等一系列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问题,也是本轮督察组重点关注的对象。
黑臭水体问题被督察组点名
几乎都与 " 治理不力 " 挂钩
除了上面提到的这些,此次督察提到黑臭水体的内容占比也比较大,且几乎都与 " 治理不力 " 挂钩。
比如浙江存在河道污染存在治标不治本问题。临海市在东大河治理中,没有在截污控污、系统治理上下功夫,而是借生态补水名义大量调水冲污。2024 年 1 — 3 月每天向东大河流域调水约 17 万吨,是其生态补水需求量的近 4 倍,部分支流调水量甚至达到生态补水需求量的 10 倍以上。
2024 年 5 月 12 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台州临海市东大河调水冲污
还有江西存在治理工作不严不实的情况。抚州市上报无黑臭水体,但是督察组在暗查时却发现 " 属重度黑臭 " 的水体存在。
湖北武汉也被督察组指出 " 黑臭水体治理不力 "。武汉市后湖水质由 2022 年Ⅳ类下降为 2023 年 V 类,督察发现,黄陂区连通后湖的老泵站河、钓场渠道等水体长期黑臭,黄陂区既不如实公示,也未开展有效治理,武汉市有关部门也未督促整改。
一些省市存在的个别典型问题,虽然督察组点名频率不高,但同样值得注意。
湖南省怀化市,为完成污水收集率和进水生化需氧量浓度的考核目标,有关部门从 2021 年开始,指使污水处理能力占城区总处理能力 77% 的全城污水处理厂编造进水生化需氧量数据,将上报数据提高至 80 毫克 / 升到 100 毫克 / 升之间,比实际的虚增 50% 左右,弄虚作假性质恶劣。
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北港河沿岸,多处排口雨污水直排入河,当地 " 不治污水治河水 ",不在岸上的污水收集处理下功夫,却在河道中省控断面上游建了 4 套水处理设施对河水进行治理。
上海市,安亭污水处理厂未经水质检测,直接编造生化需氧量数据;一些污水处理厂受超标纳管的高浓度废水冲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受到严重影响,出水多次超标。
2024 年 5 月 15 日,督察组现场督察发现,安亭污水处理厂编造监测数据,生化培养箱内无任何水样,生化需氧量浓度未监测
总体来看,这一批督察反馈的污水强相关内容的,还是比较全面的。
既有污水管网、污水工程建设、黑臭水体、进水浓度低等普遍性问题,也有高浓度工业进水、检测数据弄虚作假等小众问题,还披露了当地政府部门治理不力的情况。
比较前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情况,这轮督察组目前反馈的包括养殖尾水污染、流域治理、工业废水污染问题以及此次通报的这些污水领域问题。
可以看出,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在职能上 " 朝着横向、纵向深度不断加深 " 的明显变化。
来源:华夏能源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