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06-02
一座城与一群人的“双向奔赴”——贵阳去年人口增量全国第二探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人口流入,可从侧面体现一座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5 月 14 日,贵阳市统计局发布的《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 2023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640.29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8.25 万人,增量仅次于合肥的 21.9 万人,位居全国第二。同时,贵阳人口增量连续三年达 10 万人以上。

44 年来,贵阳常住人口连续保持正增长,与人口规模相近的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无论是增量还是增速,都表现出更大的活力和潜力。

作为经济和人口总量都不算突出的内陆省会城市,贵阳人口总量何以 " 逆势增长 ",成为全国主要城市中的一匹 " 黑马 "?

" 人才兴市 " 战略夯实引才之基

今年 24 岁的吴晗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2022 年从遵义师范学院物流专业毕业后没有回老家发展,而是选择到京东物流贵阳分公司工作。在她看来,贵阳是一个适合年轻人干事创业的好地方。" 我觉得贵阳针对大学生的扶持政策很好,不仅满足一定条件就能申请人才公寓等优质住房,如果想落户,提交相关材料几个小时后就能成为一名贵阳人。这座城市不仅友好,而且充满活力和潜力,我相信贵阳未来可以托起更多青年人的梦,所以毕业后选择留下来。" 吴晗说。

一座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离不开人才的聚集。近三年来,贵阳人才数量呈现连续增长态势,截至目前,人才总量已达 151.5 万人。

贵阳靠什么吸引人才?

早在 2021 年 12 月,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 " 人才兴市 " 战略,围绕建设全省人才 " 蓄水池 " 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引育用留 " 四大工程 ",全力打造 " 筑才 " 品牌。

在引才方面,贵阳聚焦高校毕业生、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依托省百千万人才引进计划、人博会 " 绿色通道 "、编制外引才、柔性引才,拓宽引才聚才渠道。三年来,贵阳共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 8762 人,新增制造业人才 5.14 万人、大数据人才 5.06 万人、农村实用人才 2.97 万人,吸引 31.1 万名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贵阳大力实施高校毕业生留(引)筑行动,40 余名市领导领衔包保 75 所在黔高校,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每年吸引 10 万名以上高校毕业生在贵阳就业。数据显示,2023 年,贵阳新增高校毕业生留筑人数创新高,达 12.07 万人,其中,省外高校毕业生来筑人数较 2022 年翻一番。

在育才方面,贵阳实施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开展 " 技能贵阳 " 行动,培养国家级、省级专家人才 114 名,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128 人,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 2100 余人,选拔市委联系专家 300 余人," 订单式 " 培养高技能人才 2.9 万余名。

在用才方面,贵阳注重平台赋能,持续松绑赋权,建成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国家级、省级平台 498 个;投入 9.96 亿元支持 "123" 计划 27 个人才(团队)创新创业。

在留才方面,贵阳围绕 " 卡、钱、户、房、岗 " 五大要素,发放 " 筑才卡 "24 万余张,及时兑现各类人才津补贴,推行 " 最宽松、最方便、最快捷 " 的户籍政策,7 万套人才房免费住、廉价租、低价买 " 一键申领 ",近三年累计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 45 万余个。贵阳还用好 " 筑人才 "App、" 人才之家 " 等线上线下服务平台,累计受理人才服务事项 1.8 万余件。

政策红利,在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吸引人才集聚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今,越来越多 " 追梦人 " 在贵阳轻装上阵、奋勇前行,与这座城市 " 双向奔赴 "、相互成就。

石本铁是贵州一树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员工,2022 年从北京来到贵阳工作,首先面临的就是住房问题。来贵阳的第一年,他向企业所在的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申请到一年 6000 元的租房补贴。" 和我同期来经济区的人才,几乎都享受到了租房补贴、落户奖励、‘双创’奖励、人才公寓等优惠政策。" 石本铁说。

2023 年,贵阳累计兑现新引进人才安家费、企业引才薪酬补贴、人才生活津贴、人才购房补贴等各类人才奖补资金 2021 万元,惠及企事业单位 1128 家(次)、人才 3656 人(次)。

好政策是吸引并留住人才的基础。近日,走进位于云岩区中天甜蜜小镇的贵阳市青年人才公寓,只见便利店、餐厅、洗衣房、共享厨房等生活设施应有尽有,健身房、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馆一应俱全,优美的环境让住户赞不绝口。

今年 3 月 28 日 , 贵阳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 " 人才兴市 " 工作进行再部署,审议通过《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兴市战略全面推进贵阳贵安人才集聚高地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坚定不移实施 " 人才兴市 " 战略,打造 " 筑才 " 品牌、实施人才行动、搭建人才平台、优化人才政策、健全人才机制,努力把贵阳贵安打造成为人才向往之地、集聚之地。

" 强省会 " 助力人口持续增长

一座城市要吸引人口,政策发力只是其中一环,还要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

贵州是传统劳务输出大省,作为省会城市,贵阳的人口为何能持续增长?有业内人士认为," 强省会 " 行动功不可没。

时间回溯到 2021 年,贵州省委、省政府作出 " 强省会 " 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出台关于支持实施 " 强省会 " 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支持贵阳打造首位度高的省会城市、影响力大的中心城市、生态性强的功能城市、幸福感足的宜业城市。

贵阳进入 " 强省会 " 建设元年,迎来属于自己的城市发展机遇和标志性时刻。

贵阳提出,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 " 强省会 " 为主抓手,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点,以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为主路径,做到 " 生态立市 "" 工业强市 "" 数字活市 "" 人才兴市 ",奋力谱写新时代 " 强省会 " 新篇章。

经过三年的不懈奋斗,贵阳迎来高光时刻。

2023 年,贵阳市地区生产总值再次跨过一个千亿级台阶,达到 5154.75 亿元,同比增长 6%,实现增速高于全国、全省的预期目标。公开数据显示,从 2010 年到 2020 年,贵阳地区生产总值从 1121.82 亿元增加到 4311.65 亿元,增幅达到 284.3%,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列第一。

人口是经济、产业发展的晴雨表,人口增长比较快的城市,经济增长也比较快。实践证明,在 " 强省会 " 赋能下,经济加快发展、产业加速集聚、发展机会增多,是贵阳吸引人口的重要原因。

这里有发展的风口,是施展抱负的 " 兴业福地 "。贵阳产业业态丰富,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大数据电子信息 " 三大新兴产业 " 发展迅猛,比亚迪、宁德时代、奇瑞等行业龙头在这里投资布局,华为、腾讯、网易等知名企业在这里集聚发展,为广大人才就业创业提供了完善的产业生态。

这里有创新的沃土,是开放包容的 " 成才高地 "。贵阳是全国承载大数据领域试验试点示范最多的城市之一,2023 年,数字经济占比超过 50%。贵阳致力于打造全国数字经济技术模式、商业模式的首选试验田,积极服务创新、支持创新、包容创新,积极打造高能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公共服务平台,探索建立系列包容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向用人主体授权、为人才松绑,努力为各类人才提供更多创新创造平台、更低的容错试错成本。

" 很庆幸当时选择落户贵阳。" 远东公司创始人、总经理田地说,五年间,公司从默默无闻发展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贵州省大数据 50 强企业。" 公司成立前两年,多以政府项目为主,现在深耕大健康领域,产品推广等也有赖于政府的支持。近几年,贵阳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结构持续优化、质量稳步提升,人才回流明显,这些都给了我们发展的底气和信心。" 田地说。

贵州中科分子生物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正旭于 2021 年 12 月从深圳来到贵阳发展,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和期待:" 贵阳有着良好的发展环境,我很看好在这里创新创业。"

贵阳还是全国 " 最年轻城市 " 之一,创新能力指数在全国 101 个创新型城市中居第 27 位。2022 年,贵阳市青年人口增长 11 万人,青年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为 37.49%,入选全国首批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

如今的贵阳,已成为一座 " 青春之城 "、创新创业之城、活力之城,开放、年轻、包容的城市文化魅力正不断释放,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涌入这座 " 年轻的城市 "。

有专家分析认为,随着高铁、轨道交通的开通,贵阳的软硬件实力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美誉度逐渐提升,城市吸引力不断增强;贵阳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以及创新能力上的投入,为人口流入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作为省会城市的贵阳可以提供更多创业就业机会和更好的生活条件,吸引了更多年轻人汇集。

" 只要选择贵阳,贵阳就会成为你圆梦的地方 " 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共识。贵阳的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正吸引更多年轻人前来施展才华、展现抱负。

城市承载力提升托起更多梦想

" 轨道交通、高楼大厦、大数据中心 …… 才几年没来,没想到贵阳变化这么大,都快认不出来了!" 日前,来自重庆的李丽雅在贵阳游玩时发出阵阵感叹。

这几年,贵阳的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实施 " 一核三心多组团 " 城市空间规划,城市承载力不断增强;轨道交通 1、2、3 号线先后开通运营," 米 " 字形高铁网络形成,群众出行效率极大提升。

这几年,贵阳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高。教育方面,学前 " 双普 " 显著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显著增强、优质高中显著增多,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 94.18%,去年新增 " 公办强校 "187 所。医疗方面,获批国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4 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部投运,提升低保标准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成为西部地区唯一实现市域范围内城乡低保标准统一的省会城市。

这几年,贵阳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力推进城市 " 一圈两场三改 " 建设,围绕 " 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 " 打造 "15 分钟生活圈 ",建好停车场和农贸市场,加快推进棚户区、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给市民添便利、为幸福加马力;精准推进农村治房、治水、治垃圾、治厕、治风,持续改善提升人居环境。

作为 " 中国避暑之都 ",优良的生态环境是贵阳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贵阳位于北纬 26 度,平均海拔 1100 米,夏季平均气温 22.3 ℃,相对湿度 76% 至 79%,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55% 以上,各类公园总数超 1000 个,是一座名副其实的 " 千园之城 "。宜人的气候,让越来越多人选择在这里定居。

近年来,贵阳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聚力做好爽身、爽心、爽眼、爽口、爽购、爽游 " 六爽 " 文章,全力擦亮 " 爽爽贵阳 " 城市品牌,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成为 " 网红城市 "。互联网带来的流量,不仅为城市聚拢人气,也增加了就业机会,为吸引更多人口奠定基础。

路边音乐会、花果园千人广场舞、青云市集、太平路、曹状元街、青岩古镇、甲秀楼、花溪十字街 …… 当节假日或周末来临,贵阳各地人头攒动。肠旺面、青岩猪脚、花溪牛肉粉、糕粑稀饭、炸洋芋 …… 各色美食让每一位来筑游客都大饱口福。

据马蜂窝联合腾讯位置大数据发布的《2023 暑期贵阳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贵阳凭借集合全省的特色美食、充满活力的夜生活、丰富多元的城市和山地玩法等,在 " 避暑 + 玩法 " 综合热度飙升榜中排名第一。马蜂窝大数据显示,今年 " 五一 " 假期,贵阳上榜 2024 夜游热门城市前十。

" 到贵阳啦!民生路来啦!豆腐圆子香香香,糍粑是必须吃的,晚上来青云市集,甲秀楼看了 ……" 去年 4 月,重庆网友 " 娜个女孩 " 在社交媒体发布的 " 大学生特种兵旅游之贵阳周末两日游 " 短视频,收获 1.7 万个点赞,引发 " 一亿人来贵阳,还有两亿人在路上 " 的打卡贵阳热潮。

活力是城市吸引人口的重要基础。打开贵州地图可以看到,以贵阳为圆心向全省各地辐射而出的交通线路越来越密集,随着贵阳城市承载力的持续提升,人口也在加速集聚。

2021 年,贵州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意见》,提出到 2025 年,城区新增人口突破 "3 个 100 万 ",即省会贵阳、市(州)中心城市、县城分别新增城区常住人口 100 万以上,贵阳城区常住人口突破 500 万、建成特大城市。

未来,贵阳在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依然还有较大空间,无论是对国内外游客还是投资者都有很大吸引力。

贵阳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贵阳将积极响应人口增长带来的挑战,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通过优化城市规划、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等措施,大力提升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让城市更整洁、更靓丽、更暖心,让更多人才既能 " 乐业 " 也能 " 安居 ",让更多人到贵阳筑梦、追梦、圆梦。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彭刚刚

编辑 王欣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高校毕业生 就业 重点产业 公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