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6-06
一泓江水源远,两国友谊流长,《再会长江》北京温暖首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无论是 " 江流宛转绕芳甸 " 还是 " 轻舟已过万重山 ",不管是 " 烟淡水云阔 " 还是 " 月涌大江流 ",长江之美,在光影之中浮现,十年变迁,余韵萦绕观众心头。

6 月 5 日,日本导演竹内亮执导的纪录电影《再会长江》在北京温暖首映。主创主演纷纷亮相,中外嘉宾共襄盛举,同筑这场电影盛事。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和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也出席了首映礼。

长江为线,一往而深,镜头下沿岸 4 亿多居民的生活变迁,画中有诗。

【观影】

美感诗意,日本导演眼中的长江

帷幕拉开,电影从一场 " 荒原遇险 " 开始讲起,主创以悬念入手,回溯了导演竹内亮与长江的情缘。导演作为一名日本人,他眼中的长江是什么样的?在场观众能从镜头中收获不一样的视角,以及别有趣味的美学体验。

很多画面都让人印象深刻:游船破浪,见着 " 两岸青山相对出 ";河滩寂寥,听闻 " 半江瑟瑟半江红 ";大桥飞架,装扮 " 不用长江限南北 ";民居点点,遥想 " 江村月落正堪眠 "…… 从上海外滩西行,途经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直抵沱沱河,每一站皆寓情于景。

比美景更动人的是深情。竹内亮不仅捕捉到了长江的壮美风光,更深刻反映了沿岸人民的真实生活和动人故事,有浓浓的生活气息和直抵人心的真实感触。比如茨姆的故事。十年前,茨姆还是个怯生生的小姑娘,梦想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十年后,她已是风风火火的民宿老板,干练、利落、大方、自信坦然。

令竹内亮感到讶异的是中日两国观众在观看电影时的反应," 中国人和日本人一起看这部电影,大家在同一个地方笑,在同一个地方哭。" 虽然大家的文化背景不一样,但是情感是共通的。

【分享】

畅所欲言,分享拍摄感受与幕后故事

十年光阴荏苒,跨越记忆启航,竹内亮分享了拍摄这部电影的缘起。因为钟爱《三国演义》,对里面描绘的长江很感兴趣,所以儿时的竹内亮就渴望到中国来看看。后来参加工作,他还做了拍摄长江的提案给日本的电视台,这就有了 2011 年的纪录片《长江天地大纪行》。

竹内亮回忆,十年前创作《长江天地大纪行》时,他因未能拍摄到 " 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 " 而留下遗憾。迁居中国南京后,自己对这片土地和人民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他决心弥补这一遗憾,再次踏上了长江之旅,这也是他创作这部影片的动力所在。他打趣说,长江是自己妻子的母亲河,他作为中国女婿,长江之于他就应该是 " 岳母河 " 了。

记者看到,大银幕上播放了一段《再会长江》在中日两国的路演回顾视频,盘点了每一站的精彩故事和难忘瞬间。

茨姆也分享了很多在日本路演时的趣事,她表示最令自己难忘的是当地的温泉。" 当地有很多不一样的点,很多民宿很有特色,而且服务得很专业,人们很热情。"

【交流】

长江流长,谱写文化交流之歌

在现场,到场嘉宾还一同将 " 长江之水 " 注入印着 " 再会长江 " 的装置容器中,寓意着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吴海龙为影片点赞," 长江作为中华文明的摇篮,见证了民族的兴衰、荣辱和起落沉浮,有说不完的历史和道不尽的故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竹内亮先生拍摄长江用心、用情,不仅呈现出长江秀美壮阔的风景图画,专注挖掘长江的人文价值,还让日本人民和世界人民看到了更鲜活的真实中国。衷心希望竹内亮先生能在促进中日人民友好关系方面发挥桥梁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

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也到现场参加活动并致辞,他认为,"《再会长江》已在日本上映并获得好评,我衷心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朋友看到这部纪录片,欣赏壮美的自然风光,感受民众心境的微妙变化。竹内亮导演用他的作品向我们展现出他不随波逐流,坚持眼见为实,并如实纪录的态度,令人十分钦佩。在中文和日语中都有一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所以我希望中国观众有机会,也能像竹内亮导演一样去日本看看,用自己的双眼去发现日本的真实面貌,让中国与日本在不断深化的交流和理解中迈向更好的未来 "。

据悉,电影《再会长江》由江苏省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和之梦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家港市金农联文化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品,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发行,目前正在热映中。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子扬

图片、视频:顾闻

相关标签

导演 日本 北京 三国演义 外滩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