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
劳动光荣,创造伟大。
日前,来自我市教育系统的贵阳市第一中学科创中心等 11 个集体荣获 2024 年贵阳市 " 工人先锋号 " 称号,桑茂林等 25 人荣获 " 筑城工匠 " 称号,充分展现了贵阳市教育系统教职员工的时代风采。连日来," 贵阳教育 " 微信平台陆续推送获奖集体及个人先进事迹,传递榜样的力量,凝聚奋斗的动力,为贵阳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
今天,让我们走进 " 工人先锋号 " 集体——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旅游部,品读他们的故事,汲取奋进力量。
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旅游部是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团队共有专职教师 17 名,其中有贵阳市旅游专业名教师工作室带头人 1 人,贵阳市名班主任带头人 1 人,2 名专业带头人,正高级教师 1 人,高级教师 8 人,市级骨干教师 5 人,贵阳市 " 教坛新秀 " 青年教师 7 人,曾获贵阳市 " 巾帼文明岗 " 称号。旅游部的教师们在教学中严谨治学,与时俱进,为旅游服务专业群特色优质发展持续赋能。
2015 年,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开设旅游部。自建设以来,该团队深耕旅游管理、酒店管理、健康管理等领域,不断完善专业发展体系,开设了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健康管理等专业。
九年来,学校旅游部坚持立德树人,力在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具有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经过长期的打磨与探索,旅游部在优化师资结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专业课程建设、技能人才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该校旅游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了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使课程教学目标、内容、要求和评价都突出职业实训能力和职业资格能力,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同时,还立足本土实际,挖掘本土文旅资源和素材,将本土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
据了解,目前,学校建设有前厅、客房、中西餐厅、茶艺、花艺等专业实训室,建成了罗汉营校区 " 旅游酒店康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平台,让学生在 " 学中做 "" 做中学 ",促进他们技能水平的提高。
不仅如此,该校旅游部还突破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将技能大赛与日常教学有机融合,创新 " 课赛融通、赛教融合 ",通过以赛促建、以赛促改、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等方式,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该校旅游部每年都会参与或承办省、市级职业技能大赛,给学生搭建展示自我、树立信心的平台。
此外,该校旅游部积极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基地建设,与贵州 30 余家旅游酒店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一批管理科学、实习环境良好的校外实习基地,与不少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畅通渠道,实现了就业、升学双选择的发展模式。
翻开近年来学校旅游部教学实践的成绩单,足以让团队每位老师感到自豪,建成校级精品课程 2 门,在建省级精品课程 1 门,承接省、市级各类技能大赛,创造性开发《酒店企业文化》《贵州旅游特色文化》《贵州少数民族歌舞》《贵州民间艺术赏析》《茶艺》《插花》《应急与职场安全》等职业技能素养课程 ……
不仅健全了课程体系,还完善了产学体系,教学资源配置合理,使本专业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结构、素质结构和动手能力,实现从扩大规模到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转变,成为本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 …… 一份份珍贵的教学成绩,是团队老师汗水的结晶,也是专业教学教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最好证明。
教学相长,师生共进。在学校旅游部的精心培养下,学生们做到了人人有特点,个个有绝活。不少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市级中职组导游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成长为旅游相关企业、公司的部门负责人,有的同学还凭借良好的技艺素养,进入高校获得进一步深造的机会 …… 在一桩桩成绩的见证下,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旅游部服务能力进一步彰显,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
" 凭良心办教育,是一种信念和理想、一份责任与诚实。" 这是根植于贵阳市女子职业学校旅游部每一位教师心底的爱,一直以来,他们坚守教育良心,传播职教理想,确保学生学有所长,人人有得。未来,该校旅游部也将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贵州旅游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 陈亚 / 审核 罗海兰 / 签发 崔林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