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南京 " 又又又上新了!6 月 7 日开始,只要在手机上点一点,就可以近距离 " 触摸 " 南京云锦、金箔这两项非遗,不仅可以欣赏到官方的精美直拍,还可以在线参观南京市档案馆的云展览。当天上午,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大数据集团联合举行 " 金陵档案 · 兰台拾遗 " 应用上线暨非遗档案数字化开发试点工作发布活动。

△活动现场
近年来,南京市档案馆率先在国内开展非遗档案数据资产转化开发试点,尝试探索档案资源转变为数字资产的路径和方式。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通过实施非遗档案抢救性保护工程,南京市档案馆建成了南京云锦、南京金箔两大类非遗档案专题数据库。仅云锦档案数据库就收存了 7000 余件文书档案、264 幅云锦实物和 956 幅意匠稿目录数据。
怎样让这些沉睡的档案数据 " 活 " 起来、便于社会公众了解非遗文化、感受非遗之美?6 月 7 日的活动现场,南京市档案馆副馆长潘莺介绍,南京市档案馆联合南京大数据集团开发了 " 金陵档案——兰台拾遗 " 在 " 我的南京 " 上线,多维度展示南京云锦、南京金箔等档案史料、图片、视频、展陈等编研成果。

△金陵档案 · 兰台拾遗入口
6 月 7 日开始,市民打开 " 我的南京 ",点击底部的 " 办事 ",随后滑动左侧导航栏,点击 " 其他政务 ",可以找到 " 金陵档案 ",授权后就可以进入 " 兰台拾遗 "。黄地八宝团龙纹妆花缎、月白地洛神妆花缎、金箔框画大展宏图 …… 在 " 兰台拾遗 " 里,现代快报记者看到了众多精美的实拍图。据了解,目前公布开放了 132 幅云锦实物、意匠稿数据。

△金陵档案 · 兰台拾遗里的非遗档案数据

△金陵档案 · 兰台拾遗里的八宝团龙纹妆花缎
记者注意到,档案数据下方标注了 " 授权后可商用 "。据介绍,南京市档案馆正在创新模式,探索档案数据授权运营。按照 " 分类授权、多方协同、管运分离、生态共建 " 原则,淡化数据所有权,强调数据使用权,将馆藏 132 幅云锦实物、意匠稿档案数据使用权授权市大数据集团试点运营。
活动现场,一款八宝团龙杯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高淳陶瓷推出的这款天青色陶瓷杯上,印着南京云锦中有名的八宝团龙纹样。这段跨界合作源自非遗档案数据的多维融合应用。据悉,今后非遗档案数据还将融入文化、制造、旅游等产业发展中。
活动现场,作为一家生产云锦的老字号企业,南京正源兴绸缎庄参加了档案数据资产开发签约仪式。此前正源兴也参与了南京市档案馆 " 云锦及丝织业档案 " 国家编研项目的开发。正源兴艺术总监、云锦技艺传承人戴萌介绍,正源兴保存的意匠稿超过了 1300 张。
" 这次南京市档案馆、南京大数据集团开放商用的云锦档案,对回溯南京云锦历史,开发新产品具有重要价值。这些元素可以被重新融入现代设计中,创造出既有复古韵味,又符合当代审美的作品。" 她表示,相比于传统的纸质材料,进入数字化后,这些非遗数据永远不会磨灭,而通过 " 金陵档案 · 兰台拾遗 " 这一平台的展示,老字号企业也可以收获大众对古老非遗的新看法、新建议,推动企业创新。
通讯员 徐光平 吕永明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王益 文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