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06-11
经济参考报整版关注长白山:筑牢生态屏障 永续发展宝藏——长白山奏鸣“绿色交响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长白山,地球生态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

作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 " 东北三江源 ",长白山不仅是欧亚大陆东缘的最高山系,也是北半球同纬度带原始状态保存最好、物种最为丰富的地区,拥有欧亚大陆东部最为典型的温带山地森林生态系统。长白山脉呈东北至西南走向,形成绵延约 1300 公里的生态屏障,护佑着中国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的生态系统。

"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近年来,吉林省牢固树立和践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坚定不移筑牢长白山这一生态屏障,在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得益彰中永续宝藏。

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增长," 鸟中大熊猫 " 中华秋沙鸭成为常客——以珍禽猛兽 " 代言 " 的自然环境乐谱为基,长白山律动文旅、生态、康养、体育、经贸等乐章,奏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 " 绿色交响曲 "。

保护绿水青山 筑牢生态屏障

3 月 27 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公布最新一批世界地质公园入选名录,长白山名列其中。

" 长白山是数百万年来保存最完好的复合型火山之一,完整记录了火山形成的全过程,为研究火山形成机制创造了条件。长白山顶的天池是东北亚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火山口湖,景色美不胜收 ……" 对这一新晋成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新闻公报中毫不吝惜溢美之词。

长白山担得起这份赞誉。

" 十分之一 " 定律下的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增长,是这份赞誉的重要参考。生态学认为,食物链的能量转化中,每 2 万千克的绿色植物才可转化为 2000 千克的食草动物,进而才可保证 1 只 200 千克体重的东北虎存活。作为生物链顶端物种的东北虎,对自然环境的 " 要求 " 堪称苛刻,其种群数量变化更相当于所处环境的晴雨表。

如今在长白山地区,人与野生虎豹的不期而遇已不再是爆款新闻。2021 年,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成立,划出 1.41 万平方公里土地为虎豹重建家园,横跨吉林和黑龙江。公园管理局最新监测数据显示,目前稳定生活在公园范围内的野生东北虎已达 70 只左右,野生东北豹已达 80 只左右,活动范围超过 1.1 万平方公里。

" 我们看到东北虎豹种群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尤其是在公园的东部核心区,已经重现‘众山皆有虎’的历史盛况。" 国家林草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介绍,过去一年间,至少 20 只东北虎幼崽、15 只东北豹幼崽被记录下来。

长白山除了虎豹成群,还是珍禽重要繁殖地。一副萌态的中华秋沙鸭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喻为 " 鸟中大熊猫 ",每年迁徙季都会成批来到长白山下的二道白河、松江河等水草丰美的地方繁殖育雏。

吉林省科普服务中心近期再次监测到中华秋沙鸭雏鸟戏水的场景。通过视频终端可以看到," 鸭妈妈 " 正带着一群 " 鸭宝宝 " 在水面玩耍。常年在长白山区拍摄野生动物的摄影师朴龙国说,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拍摄到雏鸟 " 跳巢 " 等罕见画面的机会也变多了。

珍禽猛兽 " 代言 " 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科学严格的保护举措。近年来,吉林省持续对长白山实施 " 统一规划、统一保护、统一开发、统一管理 ",大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构建了 " 天地空一体化 " 林业监测预警体系,以及集资源保护、森林防火、应急处置等功能于一体的数字化指挥平台,实现 " 人防 " 向 " 人防 + 技防 " 的历史转变。

守卫长白林海,筑牢生态屏障,是长白山 " 绿色守望者 " 长期坚守之义。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是长白山脉最核心的区域,区内 9 个保护管理站中管护面积最大的是维东站。" 每天,巡护员们需要在原始森林里行进十几公里,对管辖区域进行零死角巡护,确保万无一失。" 管理站站长于德江说。

走进吉林长白山森工集团松江河林业有限公司森林防火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正通过电脑终端对辖区森林实时监控。" 利用‘森林眼’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森林防灭火监控指挥工作越来越信息化、智能化。" 公司防火办主任周辉介绍,科技赋能有效解决了夜间人工监控森林火情的实际困难。

" 坚持‘保护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底蕴日益彰显。"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高飞介绍,近年来长白山开展 " 反盗猎反盗伐 "" 红松种源保护 " 等专项行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目前,长白山已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两大世界级品牌。

坐拥绿水青山 迎来金山银山

5 月末,全国多地已然入夏,但海拔超 2000 米的长白山主峰依然 " 冰感 "。经历了 200 多天的冰封后,长白山天池迎来 2024 年开冰季,吸引大批游客围观。有网友在短视频下方留言 " 刚刚睡醒的天池好美!今年一定去一趟大东北 "。

冰雪与避暑休闲生态旅游,既是 " 十四五 " 期间吉林省 " 三大万亿级 " 产业之一,也是长白山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发展相得益彰的名片。长白山位列中华十大名山,是驰名全球的旅游胜地。每年端午节前后,这里便进入历时 3 个多月的 " 黄金避暑季 "。在域外游客和 " 网红 " 眼中,长白山 "22 ℃的夏天 " 是很难让人拒绝的诗和远方。

坐拥大美绿水青山,迎来发展金山银山。2023 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旅游业创历史新高,累计接待游客 274.77 万人次,同比增长 260.5%。在东北冰雪旅游整体 " 出圈 " 的 2023/2024 雪季,长白山景区接待游客 72 万人次,比 2018/2019 雪季增长 164.3%。

每年避暑季期间,日均游客数万人。为提供更优质的游览体验,长白山景区下移山门,在二道白河镇新建游客集散中心,避免了游客直达山门排大队无法进景区的情况。同时,景区设置了最大承载量,拒绝不顾生态环境和游客体验大量放票可能带来的短线收益。" 山门下移,还方便游客在山下就可享受到景区服务。" 长白山旅游股份公司董事长王昆说。

▲图 / 长白山南坡高山苔原花园 朴龙国 摄影

年初," 长白山一机游 " 平台宣布上线,标志着长白山旅游产业进入更加便利的数字化时代。这一智能小程序,将长白山旅游资源与品牌文化进行统一包装与推广,产品涵盖景区门票以及酒店、冰雪、漂流、温泉、旅拍等的产品预订,更有美食推荐、线路攻略、交通出行等板块的服务,使旅游产品更精准地投放给游客。

旅游全链条的供给,决定着产业的走势。高飞介绍,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餐饮经营主体新增 300 余家,住宿床位新增 1300 余张,暑期高铁列次增至 15 对,冬春季执行航线 20 条。长白山机场吞吐量达 57 万人次,高铁站运送旅客达 180 万人次。" 服务业态不断丰富,带动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20.9%,增速居于全省前列。" 他说。

长白山与阿尔卑斯山、落基山并称为 " 世界三大粉雪基地 "。随着硬件设施和软件服务的提质升级,作为 " 雪季顶流 " 的长白山也正向文旅 " 四季长红 " 挺进。在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 理念下,长白山景区还对周边乡村形成带动,引领和美乡村建设、乡村振兴项目提挡升级。

2025 年,沈白高铁将正式开通运营,届时北京至长白山路程压缩到 4 小时。" 全面进入大高铁时代,长白山景区接待人数将达 500 万人次,全域旅游人数将达 2000 万人次,旅游收入将达 500 亿元。" 吉林省文旅厅党组书记陈鸿罡说,吉林将围绕 " 吃住行游购娱 " 全链条及全要素发力,构建 " 长白天下雪 "" 清爽吉林 · 22 ℃夏天 " 双品牌驱动大格局。

依托绿水青山 蹚出发展新路

凌晨时分,千余名登山爱好者集结出发,沿长白山主峰公路攀登,在朝晖铺满水面之际陆续抵达天池,迎接元气满满的新一天 …… 这是已成功举办 4 届的长白山 " 天池云路 " 登山赛现场画面。第 5 届赛事作为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将于 6 月 30 日在中国东北之巅 " 上线 "。

" 长白山的资源太好了!来到这就没想过离开。" 长白山势佳体育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乔浩说。53 岁的乔浩来自沈阳,在中国登山协会、中国城商联体育商业委员会、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等组织均有任职,2019 年来到长白山创业发展户外体育等产业,5 年间投资 8 个项目。除了长白山 " 天池云路 " 登山赛,他还参与策划了森林马拉松、边境马拉松等多项有影响力的赛事。

办一场会,兴一座城。近年来,长白山抢抓中国户外运动的风口,相继开展了登山、路跑、骑行、溯溪、滑雪、野外定向、汽车拉力等众多项目的品牌赛事活动。" 城区内还打造了泰格岭山地户外运动公园和长白山冰雪运动主题公园。我们利用活动促进文体旅融合,提升长白山的品牌力与影响力,对域外投资形成更强的吸引力。"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委会旅游和文化体育局局长耿德勇说。

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2023 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率达 97.3%,无重污染天气发生,全区的国、省控断面优良水体比例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 100%;2023 年,长白山保护开发区 GDP 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位居吉林省首位;今年一季度,这里再创历史新高,GDP 同比增长 20.1%,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3.6 个百分点。

依托绿水青山蹚出发展新路,长白山正持续做大两个项目、两种温度的世界级水资源产业。

打造世界级温泉带康养产业。长白山地区温泉星罗棋布,水温最高达 80 ℃以上,富含钠、氢、钙、镁等物质。长白山利用这份天然的馈赠,整合资源建设和引入了一批 " 温泉 + 康养 " 项目,构建以 " 康 " 为主题、以 " 游 " 为载体、以 " 养 " 为特色的康养产业模式。

打造世界级矿泉水产业集群。长白山被国际饮水资源保护组织列为全球三大天然矿泉水黄金水源地之一,域内目前已探明矿泉水 28 处,年出水量 1.5 亿吨,陆续吸引娃哈哈、农夫山泉、康师傅等多个品牌在此竞逐瓶装饮用水市场。今年,长白山还将力推矿泉水产业园项目落地。

2021 年 9 月,吉林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支持白山市建设践行 " 两山 " 理念试验区,打造美丽吉林绿色 " 样板区 "。白山市位于长白山腹地,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以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构建全域旅游、人参医药、新材料新能源三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动高端生态转化为高端产业。

" 共建大长白山经济圈。" 白山市委书记谢忠岩说,白山市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同为吉林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地缘相同、禀赋相近,相同的 " 生态基因 " 为两地一体发展、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联合国 黑龙江 吉林 纬度 体育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