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收到的快递包裹里的 " 好评返现卡 ",其实并不合法。
今年 5 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 91 号令:自 2024 年 9 月 1 日起施行《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下称《规定》)。《规定》明确经营者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店铺的好评比例直接关乎商家的客单量,《规定》发布后,不少商家叫苦不迭。为了规避相关法律法规,商家也动起了歪心思。不少商家将此前的 " 好评返现卡 " 替换成 " 摄影征集卡 "" 买家秀卡 ",通过不使用 " 好评 "" 返现 " 等字样,试图另辟蹊径,以逃过法律法规的监管。
有律师表示," 好评返现卡 " 涉嫌违法,上述《规定》里的禁令有震慑商家的作用,商家会从由花钱补贴转向提高自身产品质量。不过,《规定》的执行需要包括消费者、执法人员等全社会多层次的共同监督和落实。
▲ " 摄影征集 " 卡片(图源:网络)
" 返现 " 刷出的 " 好评 " 让顾客被坑
今年 5 月,来自安徽的李先生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店面买了一只智能手环,价格 280 元。
李先生告诉记者,当时他挑了好几家店面,因为这家店好评率达到 96%,评价、晒图看起来都非常好,物美价廉,所以选择在这家店面下单。
不过,从他收到商品的那一刻起,就有点后悔了。" 包装相当简陋,就外层一个纸盒子。打开后里面除了手环,连个塑料壳子都没有,更不用说说明书什么的。" 而且他发现手环完全是个山寨货,内置的多个软件都无法使用,心率监测混乱,步数记录也不准,界面粗糙,只能用来看时间。李先生发现,就连小朋友的儿童手表都比这个功能强太多。
▲返现卡(图源:网络)
"就这种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多好评?" 李先生很纳闷,直到他发现快递纸箱里的评价返现卡。卡上印着初次晒图评价返 3 元,追评晒图或视频返 7 元。" 原来好评都是这么刷出来的。" 他恍然大悟。
对普通消费者来说,店面的用户评价是他们购买商品的一个重要参考。2023 年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逾九成受访者在网购时会查看用户评价,其中 43.1% 表示每次网购都会查看用户评价,超七成受访者表示遇到过因好评率高而购买。不过,有 32.6% 的受访者表示,经常遇到实际收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与好评描述明显不符的情况。
" 好评卡 " 升级为 " 摄影征集 " 规避风险
不仅仅是电商网购,在外卖、线下餐饮中,部分商家都存在好评返现,或服务员要求在某平台打卡赠送饮料的情况。
而在相关禁令出台后,好评返现卡却换了一个马甲在快递或者外卖内出现。
在某社交平台,一网友称自己在家点了份炸鸡外卖,同时收到了一张卡片。这张卡片不是此前的好评返现卡,而是一张买家秀卡片,上面写着 "10 字评论 + 拍摄买家秀,截图发给在线客服领 2(元)",还特别标注 " 拍摄买家秀时请勿拍到此卡片 " 字样。
▲更换马甲后的卡片(图源:网络)
江西一家餐饮外卖店店主胡女士告诉记者,好评返现的 " 马甲 ",除了 " 买家秀 ",还有摄影秀。记者获得的一张照片里,红色卡片上印有 " 摄影分享征集 " 字样,还称拍照留言分享,通过微信告诉商家,他们会提供更好的餐品与服务。后面印着:"3y(3 元),你懂的!"
在一些社交平台,不少印刷商店打出广告,推广自己的 " 新规外卖好评卡 "。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浙江一家印刷设计公司,工作人员称,公司已经有不少外卖商户客户订购了新卡片。
该公司工作人员还给记者支招,适应新规的卡片一般都删除了 " 五星好评 "" 返现 " 等字样,以摄影、晒图等词语代替。他建议在客服聊天过程中也不出现返现的话术," 有客户问就说在搞摄影展示。" 这样既不违规,也能提高好评率。
律师称 " 摄影征集卡 " 是换汤不换药
早在 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电商法》就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今年 5 月发布的《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则明确,经营者不得以返现、红包、卡券等方式利诱用户作出指定好评、点赞、定向投票等互动行为。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好评返现本质上是一种诱导消费者作出非真实性评价、误导其他消费者、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该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新规出台(图源:网络)
对于商家改变相关话术的行为,付建认为,即使卡片变更为 " 摄影征集卡 "" 买家秀卡 ",若实质上存在返现这样的利益输送,那仍是换汤不换药,本质上还是一种变相索要好评、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商家不能以此逃避监管。
湖北易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袁三慧认为," 好评返现 " 禁令有利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促进数字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但《规定》的执行需要全方位多层次的落实,除消费者自主举报外,基层执法人员也需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升监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监管。各类市场主体如果能增强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及时调整经营行为,就能从根源上杜绝这一类行为。
来源 / 极目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