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结束,千万考生也将迎来自己人生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分岔路口。
有人为能否如愿被心仪的院校录取而苦恼,有人绞尽脑汁只为了能和暗恋的女生继续当四年同学,还有人则已经开始备战 2025 年的高考了。
(图:网络)
就在各大高校的招生办开始紧锣密鼓地活动的同时,各种的补习学校也迅速开展了他们的招生工作。据网络数据显示:2024 年有 1342 万人参加了高考,而计划招录的本科生只有 1/3 出头(450 万)。这代表剩下的那近千万考生都需要做出一个抉择:进厂、上专科、或者去复读,准备来年 " 二战 "。
每年高考的估分结束和志愿揭晓后,是补习学校教导处最为忙碌的时刻。一拨又一拨对自己成绩不满意的考生带着三分失落和七分希望,放弃了进入象牙塔的机会,选择延续高三生活的 " 炼狱 ",笃信 " 高三打基础,高四 985,明年又是一条好汉 "。
高四真的能跟 985 划等号吗?就算能,复读一年只为了上个 985,划算吗?
一
提到 " 复读生 ",多数人的第一印象都是 " 学渣 "。事实并非如此,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复读大军中,绝大部分人的成绩其实都是能上本科的,甚至够一本线的都不在少数。
北大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9 年的一份调查数据表明:当年高考成绩达到一、二、三本分数线的考生中,分别有 5%、22% 和 42% 的人都选择了复读。考虑到中国庞大的考生基数,这个比例的背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图:网络)
高考的终极目标自然是上大学,而上大学的终极目标则是未来的就业。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他们最关心的不是在什么地方上四年学,而是上完四年学之后能去什么地方工作。越发 " 内卷 " 的残酷现实就是这种思想的具体化映射: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个 " 第一学历 985" 的要求就能让 90% 以上的求职者望之兴叹。近几年甚至还爆出了 "113 家国资委下属企业中有 85 家歧视非重点大学学生 " 的传闻。
已经考上专科的想冲一冲二本、够二本的想冲一本、够普通一本的想冲 211、够 211 的想冲 985、够 985 的想冲清北 ...... 赤裸裸的 " 学历鄙视链 " 之下,无数考生被逼得在千军万马之中冲过独木桥之后又心不甘情不愿地掉头返回。
就业形势越发严峻,广大高中生们也被迫未雨绸缪,提前规划自己未来的出路。与其随便报个大学 " 凑合 " 一下,结果四年后毕业即失业,倒不如再辛苦一年冲击一下更高平台,没准就逆天改命了呢?于是在这种 " 长痛不如短痛 " 的指导思想下,一批批考生在高考之后又杀了回马枪。
" 学历歧视 "(图:网络)
但这样的豪赌,究竟值得吗?
二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逆袭的幸运儿总是少数的,事实表明大部分人在复读一年后,除了让第二年高考人数 +1 之外,并没有其他明显的意义。
复读→成绩突飞猛进→考上重点 985 →毕业后进入好企业→年入百万→走上人生巅峰,无数复读生或多或少都做过这样的梦,但这本质只是三流爽文里才会有的情节。对自己的真实水平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也没有认真考虑过付出与回报是否成正比,只是一厢情愿地觉得只要复读一年就能实现白日飞升,然后一头扎进复读的大坑里,最后大概率是摔个鼻青脸肿。
(图:网络)
事实就是在那些已经达到本科线的学生中,基本上再考一年普遍都还是维持在原来的水平。一项对 2000 名分数较高的复读生的调研证实:80% 的 " 高四 " 学生二战高考的成绩并没有什么明显变化。虽说分数确有提高的也不在少数,但也并不足以帮他们实现二本到一本、211 到 985 之类的 " 阶级跃迁 "。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相信自己是剩下那 20% 的 " 天选之子 "。不过调查表明这些人主要集中在京津沪渝,四大直辖市是中国高等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地区,全国超 1/3 的 985 院校云集于此。北京的人口只有陕西的一半左右,但 985 录取率却是陕西的近三倍。复读本质上就是买彩票,理论上来说谁都不能保证 100% 中奖,但相对于其他地区的 " 免费玩家 ",直辖市 " 付费玩家 " 的奖池里有奖彩票的密度更高。所以,之于这些 " 教育富矿 " 的考生,如果有冲击极限的打算,那复读一年拼一把 " 单车变摩托 " 确实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但关键的问题是:大部分考生都不在直辖市,对于他们而言,复读冲名校就很难说一定是能稳赚不赔的生意了。以陕西而论,2023 年 985 录取率仅为 1.88%,也就是说想要上 985,需要在全省 33 万多名考生中考进前两万五千名左右。明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更多,竞争自然也会更激烈,就算你发挥再好,也不见得一定就能脱颖而出。
如前所述,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一份好的工作。在已经过线的情况下,顶着巨大的未知性去复读一年风险实在太大,哪怕保持住了原先的水平,也相当于白白浪费一年。万一考得还没前一年好,更是纯纯的亏本买卖。
最了解自己的人只有自己。选择复读大概也就是几秒钟的事,但这代表你将付出人生中的整整一年时间来践行你花几秒钟做出的这个选择。本来就不适合复读,却硬要冲着那些虚无缥缈的 " 名校梦 " 再强行复读,最终结果很可能是适得其反。
三
当然,前面说的需要在是否复读上反复考量的,是已经上线本科的那批考生。而如果没考上本科的话,那么只要你对自己的未来还有信心," 高四 " 就是最佳选择了。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前面提到的如今愈演愈烈的 " 学历歧视 "。
现在如果没有一份本科学历,在职场上几乎是举步维艰——至少在中国是这样的。没有本科文凭,很多面试你甚至都不会有机会看清楚 HR 的脸长什么样子。哪怕是清洁工这种小学毕业生都能胜任的工作,也有超过 1/3 的企业明确要求至少大学本科学历。因为在很多用人单位眼里,本科生能给企业文化、利润率各方面带来积极的影响,但专科生和高中生做不到这一点——尽管这好像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
▲ " 学历鄙视链 "(图:网络)
即使是被很多人视为香饽饽的考公,对于非本科毕业者也是地狱难度。理论上讲,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有大专岗位的。但 2023 年国考 17655 个招考职位中,专科学历可报考的岗位仅有 162 个,招收率仅 0.91%;招考人数总计 37100 人,专科学历招考的人数只有 272 人,占比 0.73%。而且岗位多是 " 老少边穷 " 地区,即使这样都还要面临着与其他比自己学历高的考生的竞争。显然,国考的主力军一样是本科及以上学历。
不是贩卖 " 学历焦虑 ",但本科学历在当今社会带来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在考研、考公、就业上更容易摸到更高的门槛,未来的发展也更好。像比尔 · 盖茨这种没有大学文凭的成功者只是极个别案例,不考虑幸存者偏差,单是最现实的收入问题就足以体现出学历的重要性——教育的总体经济收益率约为 6%,受教育年限越长,收入就越高。深圳威富集团在招聘时,就将应届生分为普通、重点、211、985、清北 5 个 " 档次 ",普通院校本科生起薪 5000 元,之后每一级别增加 1000 元。
虽然这种对大学生 " 明码标价 " 的行为在当时就引发了广泛吐槽,但这也足够证明在当今激烈的内卷中,一份高学历是何等的宝贵。
本世纪初,本科学历者的收入就已经是高中学历者的 1.15 倍,此后逐年递增,到 2020 年,差距已经扩大到了近 1.95 倍——所以说,真的只有 " 好好学习 ",才能实现 " 天天向上 "。
四
当然,也有人觉得大专就是自己的极限,不愿意再去辛苦复读,最后拿了个专科文凭出来,那么你的就业之路很可能是遍布荆棘,除了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之外,工资待遇也会比本科生低一大截。
民间有个传统印象 " 专科生有时候比本科生更容易就业 ",但却被数据打脸:事实是没有本科学历的人更容易失业。全国范围内,专科和高中生无收入和无业的概率,是本科学历者的近 3 倍。而如果只计算城市,更是超过了 3.5 倍。
有专家在综合了就业概率、机会成本等因素,建立数学模型得出一个看起来很 " 反直觉 " 的结论:只有超过 34 岁时,放弃本科教育才算不亏——换言之,一个三十岁的人,如果连续复读三年考了个本科,那都是赚的。
所以 " 高四 " 并不能保证一定 985,但对于第一年没有上线本科的人,复读还是值得搏一搏的,何况现在往届生的高考录取率其实并不比应届生低,有时甚至还更高一点——对于挣扎在 " 学历鄙视链 " 最底端的人群,复读改命的希望还是不小的。
最后的总结就是:对于成绩已经上线本科的人,除非你真的确定自己今年是发挥失常,再读一年必定可以考得更好,否则都应该慎重选择复读;反之如果成绩不够本科,就应该认真考虑去再来一次了——毕业若干年后,你会感谢当年那个努力过的自己的。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