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全市 GDP 增长 6.6%,主要指标增速位列全国大中城市第一方阵。今年一季度 GDP 增长 7.1%,增速居 15 个副省级城市前列 ……"
新时代长春全面振兴,正当其时、值得期待。
6 月 21 日,在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 " 推动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 " 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长春展示了一张亮眼的 " 成绩单 "。
2023 年以来,长春启动实施了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攻坚行动,把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作为奋斗目标,把打造 " 一中心、五高地 " 作为有效抓手和实践路径。
长春全面振兴新突破以来,变化有目共睹,那么,究竟变在哪?
" 一中心 "
国家区域创新中心
长春科教资源丰富,很多人形象地说 " 长春是一个坐落在大学里的城市 "。
长春,在创新发展答卷上也展现了科教硬实力。
目前,长春形成了 "11 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83 家科研机构 +49 所高校 " 的创新基础力量。
去年开始,长春历史性重塑创新发展格局,把地校院企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突破 2000 项、增长 1.4 倍,取得了氢能列车、双飞翼无人机等一批国际、国内首创性成果,长春在全球科研城市排名跃升到第 31 位。
长春科技攻关步履不停,迎来了一个个重大创新成果捷报频传的高光时刻——
近期,长白山、三江、吉光 3 个省级实验室全部落在长春。
当前,长春正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力建设北湖未来科学城、永春现代生物医药城两大创新平台,加快打造全省科技创新策源地、新质生产力集聚区。
一以贯之抓创新
长春闯出一条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新路来
与时间赛跑
" 五个 " 高地
拼出推动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新进展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
众所周知
长春市是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城市
制造业是长春全面振兴新突破的最大优势和底气
目前,长春拥有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中的 37 个,并全力推动汽车、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从第一辆汽车诞生之日起,一汽都是长春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作为经济增长的 " 顶梁柱 ",今年一汽集团整车产销量、营业收入预计还将实现正增长,总体经营质量继续保持行业领先。 其中,在长春市属地计划整车生产 160 万辆,同比增长 2.9%。
眼下,长春正加快跟上新能源节奏、抢占智能网联赛道,争取通过几年努力,新能源车产量迈上百万台阶,汽车产业产值达到万亿规模。
另一方面,加快培育壮大医药、光电、氢能、航空航天、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将形成若干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建设国家现代化大农业示范高地
长春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黄金水稻带,去年粮食产量达到 254.91 亿斤,再创历史新高。
作为农业大市,长春正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做到 " 仓里有粮、盘中有肉,产业快发展、环境大变样 "。
目前,全市近 60% 的永久基本农田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力争 3 年内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依托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把种业振兴、智慧农业搞起来,积极培育肉牛、粮食深加工等七大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持续改善乡村面貌 ……
系列动作的背后,都传递着长春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转变的决心!
建设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高地
长春旅游业占全省 " 半壁江山 "。
坐拥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文旅资源," 都市冰雪 " 和 "22°C 的清凉夏天 " 两大品牌。
去年以来,长春市旅游呈现从回暖,到走热,再到火爆增长的态势。
2023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1.47 亿人次,增长 161.7%;
今年 " 五一 ",接待游客 922.8 万人次,增长 105.9%;
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接待游客 420.6 万人次,增长 83.8%。
" 这有山 "、54 路文旅专列、动植物公园 " 西游记主题乐园 " 等成为网红打卡地,研学游、观赛游、乡村游不断提升文旅消费热度。
锚定全省旅游 " 万亿级 "、长春旅游 "5000 亿级 " 发展目标,长春正全力写好新产品、新场景、新业态三篇 " 新 " 文章,让游客有得玩、玩得好,愿意来、还想来。
建设东北亚地区开放合作高地
长春是 " 一带一路 "、东北振兴、哈长城市群、长吉图开发开放等国家战略叠加交汇之地,虽然地处内陆,但这几年,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东北亚博览会、汽博会、光博会、农博会、航空展、电影节 …… 让长春的国内外知名度、美誉度越来越高,经贸 " 朋友圈 " 达到 1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两年,新开通多条国际直飞航线,长满欧、长珲欧等国际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去年进出口总额增速高于全国 10.5 个百分点。
加大与俄罗斯、日韩、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也包括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经贸交流,全力招商引智、招大引强,今年计划引进世界 500 强、央国企、上市公司等大企业 30 家左右,引资额增长 30% 以上。
建设生态宜居美好生活高地
厚植绿色生态底蕴
生态示范城创建提速
碧水蓝天满目绿
生态美景入画来
" 生态绿 "" 长春蓝 " 是底色
市民出行 "300 米见绿、500 米见园 "
这两年,长春持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地铁、快速路、高速路组网成环," 轨道 + 公交 + 慢行 " 三网融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着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基础教育办学水平不断提高,还获批建设了北京安贞、浙大妇产两个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滚动实施一批民生工程,加快补上就业、养老、交通、环保等领域短板,让老百姓在长春生活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长春的发展
在一次次创新中蜕变
如今走在长春的街头巷尾、车间厂房
……
创新的赋能随处可见
步入创新发展新赛道
长春火力全开
生机无限
来源:中国吉林网、吉刻 APP、长春发布、掌上长春、长春日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