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泰安讯 近日,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成功为一位老年男性患者治疗了罕见的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患者的双下肢无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行走稳定性也有所提高。
据悉,该患者于 2023 年 9 月起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乏力、步态不稳的症状,并伴有 " 踩棉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症状逐渐加重,近三个月来,患者自觉行走时晃动明显,严重影响了日常生活。患者曾辗转于泰安、青岛等多家医院寻求治疗,经过一系列检查,考虑为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
然而,治疗效果并不理想。2024 年 5 月 28 日,患者慕名来到泰安市中心医院市立院区就诊。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赵名娟、蔡荣荣接诊后,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通过详细的肌电图检查,发现患者的神经传导存在异常。随后,患者入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包括腰椎检查和脑脊液化验。
经过专家团队的仔细分析和讨论,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症状以及各项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这是一种罕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无力、感觉障碍等。
针对这一疾病,神经内科专家团队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首先,给予患者激素冲击治疗,以缓解神经炎症反应,减轻症状。经过治疗,患者的双下肢无力症状得到明显好转,行走稳定性也有所提高。同时,医护人员还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目前,患者已出院并制定了后续的治疗方案。神经内科专家团队将继续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安排定期门诊随诊。他们希望通过持续的治疗和关爱,帮助患者早日康复,重归正常生活。
据介绍,CIDP 是以周围神经近端慢性脱髓鞘为主要病变的自身免疫性运动感觉性周围神经病,属于慢性获得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 年发病率低,在国家罕见病名录可查询。各个年龄均可发病,高峰期在 40~60 岁,也有儿童甚至新生儿发病的报道,男性略多于女性。通常表现为隐袭起病,病情进展达 8 周以上,或呈亚急性病程。
赵名娟表示,CIDP 是神经系统可治性疾病之一,大部分患者经合理用药可获得良好功能改善,经一定时间的维持治疗,停药后可无复发;部分患者病程迁延,需要长期用药维持;少部分患者对治疗反应差,或开始有效,病程后期对治疗反应变差,而导致严重残疾。所以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很重要,不要错过治疗的时机,病情改善后也不要掉以轻心,要规范用药定期随诊,切莫自行停药。
记者 : 刘英迪
通讯员 : 孙鲁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