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4-07-01
长安一中迁建,背负着怎样的梦想与使命?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977 年冬季,高考恢复,自愿报名、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高考,重新给与一代人竞争的机会。

那一年冬天,570 万考生用激情和渴望驱散了寒冷,中国教育事业也由此步入崭新的春天。

恢复高考后的第二年,坐落于少陵原畔、樊川之滨的长安一中,继陕西省重点中学之后又进入西安市重点中学行列。这意味着,长安这个农业县里,首次走出了高中教育的 " 第一方阵 "。

时至今日,这个已走过八十二载春秋的历史名校即将迁建至常宁核心区。不少人关心,长安一中为何选择重新立足,迁建新址又将为学校及常宁片区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

01

"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回顾最初,长安一中的创立,源自于中华民族危急存亡的历史时刻,承载着 " 救亡图存 " 的光荣使命。

1941 年 6 月,晋南会战以失败告终。尽管日军尚未攻入潼关,但长期的空袭已让西安的天空布满阴霾,许多学校为了躲避战火,不得不迁往城南一带。

为了接纳这些流离失所的学生以及从逃难而来的青年才俊,同时也为了实现教育救国、办学强国的理想,彼时的长安县政府决定设立初级中学,并任命世代为师家庭出身的陈天人担任校长。

▲第一颗校印 : 长安县立初中学记

1942 年 2 月 22 日," 长安县立初级中学 " 校牌在韦兆挂出。

作为长安一中的首任校长,陈天人清廉自持,言行自有感召力和说服力,一时间学校名师荟萃。在陈天人管理下,学校发挥 " 名人治校 " 效应,集聚了一批仁人志士。

创立初期,面对教育经费拮据的困境,陈天人常把自己家中粮食送到学校,解决教师的生活困难。主持县中校务期间,陈天人还独创了每周两次的劳动建校,使学生养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作风。

▲建校初期的教员宿舍窑洞

此外,陈天人治校从严,学校的一切活动均有成规可循,招收学生必择优录取,聘任教师也求德才并重。在他的影响下,朴实严谨的良好教风学风根植于长安一中,一所县办农村初级中学也逐年发展成为三秦大地遐迩闻名的完全中学。

陈天人之后,校长的 " 接力棒 " 传到了张浴朝手中,他建章立制,狠抓教师培养,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开创了长安一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局面。

张浴朝任上,长安一中迎来发展的 " 黄金时代 "。

" 爱、耐、严、公、恒 " 五字教则成为长安一中铭刻的教风。

▲长安一中校训

作为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工作者,他提出 " 坚持正面教育,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的德育教学策略,提出 " 学生明确政治方向,端正学习态度,形成艰苦朴素、刻苦学习、遵守纪律 " 的明确要求。

在他的管理下,学校名师荟萃,教育质量稳步攀升,高考升学率高达 90% 以上。

此后,在一代又一代的接续奋斗中,长安一中树起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成为长安一中八十余年发展的不竭动力。

02

星月轮转,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长安一中开拓进取,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

1998 年,长安一中因化学竞赛异军突起,并在此后的历史上长期保持着陕西省化学竞赛的 " 垄断 " 地位。

当时,陕西省教育厅在长安一中设立陕西省化学实验班,面向全省招收有竞赛特长的优秀学生。在高质量生源、强学校管理、名理科教师的加持下,长安一中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有人曾统计,2004 年,长安一中高中化学竞赛一等奖获奖人数为 23 人,其中全省前 6 名均为长安一中学生;物理一等奖获奖人数 8 人,居全省最多;数学一等奖获奖人数 4 人,居全省第二。同年,长安一中高考清华 6 人,北大 6 人,列全省第四。

即便是如今,在西安五大名校强势压力之下,长安一中成绩仍旧稳步提高。

近年来,长安一中在全国学科竞赛中累计获金、银牌 25 枚,累计为清华、北大输送拔尖人才 70 余人。同时,长安一中还是清华大学 " 新百年领军计划 " 在陕 5 所优质生源基地之一。

从一本上线率来看,长安一中连续多年一本上线率保持 90% 以上。2024 年,长安一中一本上线率 97.5%,600 分以上 231 人,高考最高分 699 分。

2020 年长安一中面向西安市、外区县招收的首届 " 创新实验班 "" 人工智能实验班 " 全体一本上线,班级均分高达 647.5 分,再次证明了长安一中的拼搏务实。

此外,长安一中还致力于打造 " 有爱心的学校 ",德育的理念体现在许多细节上——学生在教学区经常可以见到校长,并直接跟校长交流;每天上下学过马路,都会有师长们的安全护送;在校外租住的学生,能经常有巡护老师登门关怀、悉心叮嘱;无论是晨光熹微之际还是入夜微凉之时,每一间自习室都有班主任和值班老师的守护和陪伴 ……

可以说,这所泽被桑梓的名校,成就了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梦想,更延续了 " 为长安人民坚守一所优秀的公办中学 " 的初心。

03

长安一中已然成为长安一张公办教育的名片。而后,长安一中将迁建至常宁核心区。

据公开信息,长安一中新址定于神禾五路以南、神禾四路以北、常顺街以东、常和街以西。

迁址所求是更稳健、更优质的未来,这不仅是一次物理空间的转移,也将迎来传承与发展的新阶段。

对于长安一中而言,择址常宁新区不仅能够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能够借助常宁新区的区位优势和科教资源,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打造更加强大的师资队伍,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此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长安一中既肩负着培养社会栋梁的历史使命,也负担着为长安区和常宁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为区域教育事业的发展做新贡献、实现教育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重任。

作为长安区 " 一核、一轴、三带、六板块 " 现代产业布局体系中的核心和 " 南控战略 " 主阵地,常宁新区是长安区举全区之力重点打造的城市新区,将承担起西安市中心市区疏散产业、人口及城市延伸功能。

2024 年长安区围绕加快建设西部教育强区总目标,加大学校规划建设力度,把常宁新区作为长安区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转变、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本年度,常宁核心区规划新建长安一中常宁高级中学、长安一中常宁初级中学、长安五初、长安十三小等四所学校。

种种迹象显示出长安区在加强区内名校资源方面的决心。

同时我们也能看出,长安区在推动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性、引导区域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让更多的家庭能够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方面的强烈愿望。

教育是崇高而伟大的事业,"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长安一中的迁建,正如校训 " 踏着层层台阶登攀 " 所言,不断迈向新的征程。

立城南灵秀之地,育桑梓栋梁之才,在未来的岁月里,相信这所文化底蕴身后的校园将继续书写出属于长安人民的教育传奇。

来源:陕电侠

相关标签

高考 名师 黄金时代 考试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