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4-07-02
“本台报道本台被淹”始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7 月 1 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城发生严重洪涝灾害。19 时左右,汨罗江干流平江县城段水位达到 77.52 米。平江县融媒体中心受灾,滞留在该中心的数十名记者、编辑、后期制作人员向社会发布最新汛情后,被冲锋舟接走撤离,前往临时新闻中心。

平江县融媒体中心李磊、艾会秋在防汛抗旱指挥部前线受邀为中国记协 " 我在现场 " 发来稿件,讲述所见所闻。

我在现场 | " 本台报道本台被淹 " 始末

本文作者:李磊、艾会秋

(一)

" 卫华主任,洪水已漫过一楼大厅还在往上涨,现在怎么办?"

" 这么快?赶紧通知大家撤离!" 等到融媒体中心党组书记、主任李卫华下达指令时,大家发现,楼外天岳广场上混着泥沙的洪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融媒体大楼逼近。

记者们在洪水中紧急运送设备。

此时的融媒体中心二楼,还未撤离的新媒体中心 24 位编辑记者还在紧锣密鼓地编辑防汛指令和救援视频。" 赶紧走,带上必要的机器设备,到防汛指挥部对面找个地方搭个临时指挥部。" 卫华主任一边喊,一边带着大家收拾。

" 素材都在媒资库里,怎么办?" 有人问。" 等一下,我在接防指的电话 "" 卫华主任,卫视要素材,是不是通信基站出问题了?"" 网速好慢 "" 稿子再等一个数据就好了。"

虽说撤离命令已下,但同事们仍沉浸在工作中。这样紧张的工作状态,自 6 月 21 日第一场连续强降雨持续至今。

收拾东西时,新媒体中心主任周杏电话接个不停,后期制作余紫燕还在找素材,手指在键盘上敲。突然头顶的电灯暗了," 停电了 ",坐在非编线前工作的曾小玉、苏娟娟这才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

清点了一下人数,此时这栋大楼里,包括中心干部刘武林临时救援的 3 名群众在内,共有 30 人。其中,还有一个 9 岁的小朋友。

" 走吧走吧。" 李卫华主任带领大家一起下楼。到楼下一看,洪水已经漫到了一楼楼梯间。同事刘武林蹚进水里,发现水深已经齐腰,连连摆手说:" 不能走了。"

技术部主任黄红光大喊:" 不能去!一楼演播厅没有断电源,怕触电。"

这种情况下,大家只能返回二楼待命。

(二)

雨还在下,洪水还在继续上涨。

站在单位四楼放眼一望,对面的临江小区一楼已经浸没在洪水里。而同事们停在单位的车辆,一点一点地被洪水吞没。遭遇同样命运的,还有广场里、巷子里尚未转移的车辆。

被洪水淹没的车辆。

楼外天岳广场一片汪洋。我们的融媒体中心大楼,就像大海中央的孤岛。

更让人焦虑的是,我们得到消息,从晚上 9 点到次日凌晨 1 点,平江县城还有一轮 50mm 的降雨量。手机信号时有时无,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我们清点了一下,还有 4 个应急灯、 7 块摄像机电池做成的充电宝,新媒体中心还剩一些饼干之类的干粮。

网络时断时续,防汛的指令没法传出,新华社、湖南卫视要的素材根本传不了,外派的摄像们需要的设备都困在楼里,素材也无法送到后期制作手中。

正在这时,楼外依稀传来几声呼救。" 快来救救我们啊,我这里还有小孩子。" 大家爬上四楼,用手电筒一照,天岳广场被困的车上还有三个人站在车顶。眼看洪水就要浸没车顶,一家三口不得不奋力呼救。

借着微弱的手机信号,记者谢鸿终于联系到了蓝天救援队。半小时之后,救援队到达,三人乘坐皮划艇离开。

我们站在四楼喊," 你们要回来啊,我们这里也需要救援。" 可得到的回答是,这支救援小分队的皮划艇底部已经开始漏水,不可能回来救我们了。

外面大风大雨,大楼渐渐安静下来。

" 有人来救我们吗?" 年轻主持人陈怡心弱弱地问," 好像是没有,老城还有很多被困的群众等着要人去救。蓝天救援队根本忙不过来。" 记者谢鸿无奈笑笑。

(三)

晚上 10 点左右,卫华主任接到电话,武警官兵们带着冲锋舟已赶到平江参与救援。各地的蓝天救援队正集结赶往平江,央视、卫视、新京报的记者也正在路上。

融媒体中心目前的情况也已上报,我们感觉救援只是时间问题。

为了省电,我们只开了一盏应急灯,但工作无法继续了。

此时此刻,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没想到的是,那一艘救了 " 车顶一家三口 " 的蓝天救援队划着小船回来了!

他们听说大楼里还有小孩子,冒着船随时漏水的危险,克服体力不支的困难,接走了困在这里的母子。皮划艇只能停在一楼窗户下,孩子跳下去的时候吓得哇哇大哭。

为了尽快发稿,新闻采编中心主任余毅也上了船。年轻主持人戴勇驰自告奋勇当起了船夫,奋力划桨。

" 今天是七月一日建党纪念日。" 融媒体中心机关支部副书记刘武林说," 这真是一个特殊而有意义的七一。咱们融媒体中心的党组织真是不错,党组书记(卫华)、机关党委书记(钟建武)、机关支部书记(李磊)都在这里,机关支部的党员在抗洪一线坚守岗位。"

" 我们自己报道一下自己吧,本台报道本台被淹!" 卫华主任提议。

而此时,消防员救援的冲锋舟已经过来了。

匆忙中,我们打着唯一一个能亮的应急灯,副主任钟建武写了几句出镜词,举着快要断电的手机,主持人陈怡心抹了一把脸,在一楼被淹的楼梯间、以几个等着上船的记者为背景,在消防员的催促声中,完成了 " 本台报道本台被淹 " 的现场报道。

主持人陈怡心在楼梯间完成 " 本台报道本台被淹 " 报道。

晚上 11 时 30 分左右,我和新媒体中心主任周杏第二批被救援。上船的时候,卫华主任在二楼窗户伸着脖子交待," 你去神帆大酒店找个房间作为融媒体中心的临时指挥所 。"

摇摇晃晃坐上冲锋舟,雨水噼里啪啦打在脸上。定眼一看,带队来救援的居然是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还有消防大队指导员彭艳波。

周杏问:" 凌主任,这是第几次救援啊?" 晓明主任说," 我今晚是第三次了,李勇书记他们都在现场组织救援。"" 坐好了、扶稳,往前坐,船头进水了,后面的人往外舀水!" 消防员不断地发指令,此时的天岳广场一片漆黑。

突然,一个消防员大喊," 停停!下面有车。" 说时迟,那时快,他立即跳下了船,洪水齐到了脖子,用力拨正了船向。

因为看不清方向,记者甘芳芳打开了导航。冲锋舟发出的声音惊动了天岳广场附近被困的居民,我们清楚地听见有一个人在喊:" 能不能送点吃的来,我们一家都没吃晚饭!"

船上的凌晓明主任问," 楼里还有什么人啊?"" 还有卫华主任、建武主任,和十几名年轻的记者、编辑和主持人,还有这次洪灾的现场影像资料,请您一定安排救援。" 晓明主任沉默了一会儿,缓缓说了一句 " 我来想办法,告诉卫华一艘冲锋舟只能坐八个人,要分批,还有同船救援的老人你要安顿好。"

冲锋舟到东方红面馆附近的时候停了下来,一个战士跳下水,用力地拽着舟向前走。

晓明主任说,只能送大家到这了。

蹚水到路边,县人大办主任徐鹏武安排,县人大办副主任喻乐开车把我们送到神帆大酒店。我打电话告知李卫华主任,融媒体中心临时指挥所设在神帆大酒店 1317 房。

今晚我们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这注定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不眠之夜。

不久之后,27 名同事陆续撤离到了临时指挥所,所需设备也随之到达。还有更多的记者、摄像正在全县各乡镇抗洪一线采写报道,素材全部汇集到指挥部。

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做一个洪灾的专题汇报片,编发《告全县父老乡亲书》《洪峰正过境平江》等等。

站在酒店 13 楼往下看,瓢泼大雨中,一场大救援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而我们这支融媒力量,正是其中一员。

来源:中国记协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卫华 李磊 融媒体中心 库里 湖南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