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非遗 " 滚灯 " 怎么和现代灯具结合?学校周边的交通压力如何缓解?衣服怎么感知身体的情绪?近期,备受期待的第十届 " 紫金奖 " 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在江苏大剧院开展。
△ 展览入口
本次大赛共分五大专项赛事,共有 35921 项作品参与报名,经过评选,最终 601 项作品脱颖而出。展览现场,金、银、铜奖及部分优秀奖作品集体亮相,让观众感受传统美学与当代生活元素的碰撞,一览未来生活图景。
十年回顾
从 2014 到 2024," 紫金奖 " 正生长
步入展厅," 十年拾光 " 展区十分亮眼,仿佛把人拉进了一个充满创意的时空隧道。圆形的展区如一条时间飘带,十年来不断攀升的参赛作品数量见证着 " 紫金奖 " 的成长。
△ 十年回顾展
△ " 十年拾光 " 展区
十年间," 紫金奖 " 如灵感的收集器,将一个个闪光的创意收入 " 宝盒 "。展区中,第一届文创产品设计金奖《道物工房之诗意的栖居系列》、第五届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金奖《轮回》、第九届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漂流集市》…… 众多历年优秀作品引发观众 " 回忆杀 "。
△ 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展区
传统文化赋能
创新设计让生活的仪式感拉满
用现代积木来拼搭古织机,体验传统织机工艺和织造过程,感受古织机蕴含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美学;姑苏老字号 " 采芝斋 " 的形象被设计成动漫小女孩,身着汉服、头戴荷叶,憨态可掬;省级非遗项目无锡纸马结合卡通 IP,以 " 更年轻 " 方式演绎传统文化神韵 ……" 文创产品设计综合赛 " 展区人气火爆,观众沉浸于充满创新性的奇思妙想之中。
△ 用现代积木来拼搭古织机
展厅里,一组兼具古朴与创意的灯具展示图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这是本次大赛的金奖作品 " 光昇 · 熻煜——基于传统滚灯结构的动态光影多角度互动灯具 ",融合了传统水车、竹蜻蜓、滚灯等元素,呈现别样之美。
△ 金奖作品 " 光昇 · 熻煜——基于传统滚灯结构的动态光影多角度互动灯具 "
同样获得金奖的还有由 " 中华老字号 " 企业谢馥春授权设计的 " 谢馥春 · 非遗国妆产品创新设计 "。展台上,一红一绿两套精美的国风礼盒,展现出时尚古典,精致幽雅的气质。
△ " 谢馥春 · 非遗国妆产品创新设计 "
该作品作者吴映月告诉记者,他们选用了古代女子梳妆奁盒造型,提取品牌标识 " 鸭蛋形 " 为单元符号,采用中国传统漆器剔红工艺,以中国古代园林等经典元素还原女性妆作之美。吴映月说:" 希望通过我们设计的产品,让当代人也能体会到‘对镜贴花黄’的仪式感。"
灵感来自身边
探索城乡空间更新、更美、更活的打开方式
老厂房、老园区、老商场等生产生活空间如何重生?地铁站、高架桥、换乘枢纽、污水处理厂、垃圾回收站和停车场等设施怎样焕新?一件件设计作品给出了答案。在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 展区,集中展示了本届 " 紫金奖 " 优秀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设计、艺术设计等作品。
△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 " 展区
在展览中,可以看到城市高架桥下植入 " 百便扭盒 ",废旧污水处理厂建成水乡集市,在老街巷打造 " 空中步道 "…… 一个个回应时代命题的设计,将创意写在大地上,探索城乡空间更新、更美、更活的打开方式。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这次获奖的许多设计,灵感都是来自身边,非常 " 接地气 "。例如金奖作品 " 树‘间’接送——以老旧校园接送空间更新与拓展为主导的城市驿站 ",选址于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小学(金山路校区)出入口,为缓解上放学时段接送带来的交通压力,设计于校园西侧临街空间开辟出入口并搭建功能灵活、场地集约的树下线型驿站。在分散人流的同时,围绕 9 棵行道树,以树木为柱,以装配方式打造空间丰富、全龄段适宜的公共休憩驿站,让家长可休憩、周边老人可活动、外卖小哥等群体可歇脚。
△ " 树‘间’接送——以老旧校园接送空间更新与拓展为主导的城市驿站 "
一览未来生活图景
玩转新科技、感受新势力
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时尚生活新品纷纷亮相,玩转新科技,让观众感受着最潮的设计新势力。
在 " 工业设计大赛 " 展区,金奖作品 " 智能化割草机器人 " 充满未来感。据了解,这款全新无边界线割草机解决了传统智能割草机需人工安装边界线,障碍物躲避能力差等问题,只需 0.05 秒,就能提前避让并调整行驶方向。
△ " 工业设计大赛 " 展区
△ 金奖作品 " 智能化割草机器人 "
颈椎病腱鞘炎、腰肌劳损是很多 " 上班族 " 的共性,但你知道吗?身上穿的衣服,也能感知到身体的情绪。在 " 服装创意设计大赛 " 展区,金奖作品 "Physical Emotion" 展现了一套治愈舒适的 " 轻户外 " 休闲运动装,就能感知情绪舒缓压力。各类创意作品,让观众们脑洞大开,沉浸在创意的海洋。
△ " 服装创意设计大赛 " 展区
△ "Physical Emotion"
从设计到落地
快来解锁更多创意可能
停留于纸面的创意永远是空中楼阁,只有真题实做,设计作品才能 " 落地生花 "。在 " 获奖作品落地转换 " 展区内,元 · 字愈书签、十二昆伶杯垫套装、" 一碗‘書’州面 " 文创礼盒 …… 众多历届优秀转化作品集中来到现场,让观众看到了优秀创意设计实现从 " 作品 " 到 " 产品 " 的转变。
△ " 获奖作品落地转换 " 展区
△ 元 · 字愈
而在 " 公益传播设计大赛 " 展区,《消逝的笔迹》《目光系列片》等获奖作品吸引观众驻足观看,它们以优质的影像方式,传递汉字文化、寄托家国情怀、追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 " 公益传播设计大赛 " 展区
值得一提的是,展览现场," 紫金奖 " 还与南京艺术学院、茅台梦幻联动,展示部分南艺参与紫金奖获奖作品、南艺 520 大秀部分作品及茅台 MBD 大赛创意作品。
△ 紫金奖 X 南艺 茅台展区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宋经纬 / 文 顾炜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