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资本局 7 月 4 日消息,7 月 3 日,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上海地区一名员工不幸离世的消息冲上微博热搜。中金公司方面向红星资本局表示,网传的被裁、降薪、跳楼均为不实消息。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0 年,中金公司人均应付薪酬为 123.98 万元,排在行业第一。此后,中金公司人均薪酬呈现下滑趋势,从 2021 年人均应付薪酬 116.43 万元,下降到 2023 年的 70.04 万元,累计降幅为 39.84%。
针对近三年公司连续降薪等事宜,7 月 4 日,红星资本局向中金公司方面了解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回应。
近两年累计降薪近四成
红星资本局根据 wind 统计发现,近三年来,多家头部券商的人均薪酬均呈现下降趋势。以券商 " 一哥 " 中信证券(600030.SH;6030.HK)为例,2021 年至 2023 年,人均应付薪酬分别为 94.70 万元、83.64 万元、79.19 万元,共减少了 15.51 万元,累计降幅为 16.38%。
此外,中信建投(601066.SH;6066.HK)由 2021 年的 71.99 万元降至 2022 年的 60.65 万元,到了 2023 年再度降至 56.45 万元,累计降幅为 21.59%;华泰证券(601688.SH;6886.HK)由 2021 年的 88.57 万元降至 2022 年的 62.97 万元,到了 2023 年再度降至 61.75 万元,累计降幅为 30.28%。
" 三中一华 "(即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华泰证券)中,中金公司的降薪幅度可谓最大。
2020 年,中金公司人均应付薪酬为 123.98 万元,排在行业第一。此后,中金公司人均薪酬呈现下滑趋势。2021 年至 2023 年,该公司人均应付薪酬分别为 116.43 万元、81.96 万元、70.04 万元,其中 2022 年度减少 34.47 万元,2023 年度减少 11.92 万元,累计降幅为 39.84%。
截图自 wind
不过从实发薪酬来看,2022 年中金公司人均实发薪酬为 99.11 万元,较 2021 年的 93.90 万元有所增长,到了 2023 年又降至 88.51 万元。
2024 年以来,降薪趋势似乎仍在持续。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应付薪酬为 10.52 万元,而 2023 年同期为 16.64 万元,同比降幅为 36.78%。由此计算,今年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应付月薪为 3.5 万元,同比下降明显。2020 年一季度,中金公司人均应付薪酬为 29.67 万元,月薪近 10 万元,四年时间累计下滑近 65%。
整体上看,此轮降薪潮下,券商已告别 " 人均百万 "。
两家总部位于上海的头部券商国泰君安(601211.SH;2611.HK)、海通证券(600837.SH;6837.HK),则呈现不同的走势。2022 年,国泰君安的员工人均应付薪酬由 2021 年的 67.15 万元增至 74.19 万元,到了 2023 年又降至 65.84 万元。海通证券则在 2022 年由上一年的 78.46 万元降至 49.98 万元后,2023 年维持在 49.40 万元。广发证券(000776.SZ;1776.HK)、招商证券(600999.SH;6099.HK)、申万宏源(000166.SZ;6806.HK)等,人均薪酬也呈现不同的下降趋势。
非首次因员工薪资陷入舆论风波
近年来,中金公司还不止一次因员工薪资待遇陷入舆论风波。
2020 年,中金公司宣布回 A 股上市,彼时,该公司员工平均薪酬超北京同行一倍的消息就引发讨论。中金公司招股书显示,2017-2019 年,公司平均年薪分别为 70.78 万元、69.80 万元、82.32 万元。而这三年北京金融业平均年薪在 35 万元左右。
截图自中金公司招股书
对于高薪资,中金公司当时表示,主要是公司为了保持员工的稳定性和持续吸纳优秀人才,提供了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薪酬标准。此外,公司国际化业务布局较广、国际化程度高,境外员工占比较高,导致公司整体薪酬水平与北京市平均工资有一定不可比性。
2022 年 7 月,中金公司又卷入 " 晒薪 " 风波。据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网传中金公司一名交易员的配偶晒出了其丈夫的收入证明,印有中金公司公章的证明材料显示,该交易员的月均收入为 8.25 万元,图片配文称:"93 年老公的收入水平,所以算婚后财产吗?" 之后,中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 该事件已引起中金公司重视,涉事员工正被停职调查中。"
来源:红星新闻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