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九点,夜色已深,贵州台江县姊妹街已静悄悄。
走近看,唯有一间苗绣工坊仍好不 " 热闹 ",苗绣非遗传承人石传英正同几位绣娘赶制蝴蝶图案的手工绣片。
△绣娘们正在赶制绣片。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工坊不大,有上下两层。绣娘们聚在一块儿,身后一圈挂满了精美的绣片成品,有蝴蝶、龙、飞鸟等图案,惟妙惟肖。另一层则展示图案纹样丰富、款式时尚的手工苗绣服饰。
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小小工坊里,贵州绣娘竟将苗绣 " 绣 " 到了米兰时装周。
△绣娘指尖下流畅而细腻的技法将丰富的图案呈现得惟妙惟肖。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2023 年 9 月,石传英带着 44 件含有贵州苗绣元素的设计时装登上了米兰时装周的舞台,与诸多国际大牌服饰同台亮相。一时间,贵州苗绣的技艺之美及艺术风格成为一大亮点。
小绣片如何闯出新天地?这就要说说石传英的本事了。
石传英出生于苗族文化底蕴深厚的施洞镇,8 岁开始学习苗绣,今年 47 岁的她已是苗绣 " 老手艺人 "。
在工坊里随便拎起一件绣品,石传英都如数家珍," 这件是破线绣,绣的过程要将一根线破成几股细线,越细越精美 ……"
△绣娘石传英向记者介绍苗绣技艺。人民网记者 涂敏摄
经验丰富,但不拘泥于 " 古法 "。石传英的优势还在于为传统苗绣融入了新时尚。
为创新苗绣产品,石传英将传统苗绣图案融入现代元素,设计改良出苗绣旗袍等服饰,以及苗绣笔记本、手提包等三十多款时尚苗绣产品。
如今,石传英所制作的各类苗绣产品受到国内外客商青睐,订单不断。同时,她还带领当地三百多名绣娘将 " 指尖技艺 " 变成了 " 指尖经济 "。" 以前没想过还能靠祖传的刺绣手艺养家。" 正在刺绣的刘永花说,如今在家门口 " 绣 " 出了新生活。
△苗绣工坊内挂满了精美的绣片成品。人民网 陈洁泉摄
千百年来,苗族群众以针线为笔墨,用指尖创造出被誉为 " 穿在身上的历史 " 的苗族刺绣。贵州是中国苗族聚居、苗族文化保存最完好的省份之一,贵州苗绣在传承和发展中不断注入新活力,将传统与时尚融合,让苗绣走向世界。
来源 人民网-贵州频道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