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作为一个苦逼的打工狗,我一直过着早出晚归、南辕北辙的生活。
是绝对的早出晚归,每天早上差不多 7 点出门,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家。
是真正的南辕北辙,住在太白立交东南角某小区,上班在经开区,早上沿着太白路环城西路朱宏路一路往北,晚上却不是沿着反方向的路线一路往南,而是过了太白立交,从家门口开过,继续往南走,到了太白南路和光华路十字掉头,方能回家。
走过这条线路的新老司机们想必都知道,这条线路堪称西安最拥堵的主干道之一。尤其是早晚高峰,可谓一路龟速一路堵。辛苦劳作了一天,又被堵得焦头烂额,巴不得早点到家葛优躺的心情,简直比彩票兑奖都强烈。
然而,往往是意愿越强烈,路就越难走。最近以来,最难的,越来越难的,便是最后那一个掉头。
二
我们的小区在路东,从北边回来的时候走的是路西,过了太白立交,我就能看到对面自家小区的大门了。大家不妨猜猜看,从这个时候算起,我大概还需要多长时间就能、或者说才能真正到达小区门口。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再到前面四五百米掉头吗,正常两三分钟应该够了。
不能说这个答案不对,原来,确切地说就是今年之前,差不多就是这么长时间。而自从今年之后,两三分钟,想都不要想了。
这倒不是 2024 年的太白路比 2023 年拥堵的更加厉害,而是原本在距离十字还有 200 来米的地方,有一个专用的掉头口。在这里掉头,除了节省了距离,更节省了跟着左拐车排队等红灯的时间。当然,前提肯定是我们不会影响对向直行车的通行,一般也都是对向红灯车流小甚至没有车的间隙。然而,今年年初,不知何故,好好的掉头口突然就在某个深夜被冰冷的铁栏杆封锁了起来,于是乎,不管是在太白立交东南角几个小区居住的,还是在这里的相关单位上班的;不管沿着太白路是从北边过来的,还是从二环东西两侧过来的,就都得到太白南路和光华路十字去掉头了。
这下,就只能在左拐道上慢慢排队,等左拐绿灯放行,等前面的左拐车走了插空掉头。运气好的话,大概要等一个灯时,来来回回起码得五分钟,运气不好的话,就得等两个灯时甚至更久了。这个十字,左拐绿灯的时间特别短,只有二三十秒,红灯的时间又特别长,差不多有两三分钟,这样下来,来来回回,可就是七八分钟甚至十多分钟了。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原本太白南路中间隔离带的南头距离十字还有十多米,只要没有左拐车挡着,只要不影响对向车辆,掉头车辆还可以过了绿化带就掉头。然而,有关部门大概是觉得这样的通行效率还是 " 太高了 ",干脆连这十多米的空间,也在最近用一道铁栏杆给挡住了。之前,左拐的和掉头的可以同步进行,现在,后面的就只能死等前面的。之前,一个灯时左拐加直行好歹还能过七八辆车,现在,一个灯时也就过个四五辆了。
什么叫苦不堪言?这就是苦不堪言。
什么叫望眼欲穿?这就是望眼欲穿。
什么叫无可奈何?这就是无可奈何。
三
长此以往备受折磨,而且是越来越甚,我们小区便有车主做了一个新的尝试,干脆放弃到太白南路光华路十字掉头,而是从太白立交下的南二环辅道往东走,走到永松路右拐往南,然后再右拐上光华路,从光华路往西走到太白路十字再右拐上太白路向北。
据这样走过的邻居说,如此看着是饶了一大圈,但实际效果快多了,差不多三五分钟搞定。
耳听为虚,体验为实。我决定也这样实际体验一下。第一天晚上运气不太好,一路右拐又右拐,到了太白路光华路十字刚好遇到右转的红灯亮了,等了好一会。不过,即便如此,我这一大圈绕下来,也就总共用了 5 分钟。第二天运气比较好,一路绿灯,下来只用了 3 分钟多一点。
而我从太白立交一路往南到十字掉头,快则五六分钟,慢则十多分钟。
如此看来,虽然绕行这么一大圈要多走一公里多的路,虽然二环辅道上电动自行车占满了机动车道只能慢慢走,虽然在光华路永松路十字可能遇到直行的车在最右侧车道等红灯,虽然在光华路太白路十字可能还得等右转的红灯,但依然比在太白路上直接掉头高效很多。
看来,我们以后就这么走比较好。
这么走就这么走,无非就是多绕点路多烧些油的事情。可是,我还是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
是的,当一条路上最直接的掉头设置的通行效率都没有绕行一大圈快的时候,这样的掉头设置,难道就没有什么问题吗?
来源 / 今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