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画家曾孝濂的经历也许能够给我们答案。
曾孝濂,退休前任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工程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被誉为 " 中国植物画第一人 "。迄今为止,包括《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大型志注在内被收录的画稿超过 2000 幅,他把一生中最主要的精力都奉献给了植物志的插图工作。此外,他所绘制的博物主题的邮票也多次获得国内外各类奖项。
△新书发布仪式(左起:徐海、曾孝濂、郭义强、章朝阳)
7 月 5 日,《自然而然 曾孝濂自传》新书发布会在第十四届江苏书展现场举行。该书是曾孝濂亲自撰写的唯一自传,翔实记述了他各个历史阶段在科学画、博物画、邮票设计及彩墨生态绘画等领域的探索历程,分享了他个人在艺术创作上的观念确立与技法探索。
一部兼具科普价值和专业意义的自传
" 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只有孩子的科学精神增强了、有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建立在科普知识掌握基础上的更精深的科学知识,才可能担当起在世界各国文明竞争中的责任。"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发言中高度评价了《自然而然 曾孝濂自传》出版的意义," 曾孝濂写得非常生动,从千姿百态的生物写起,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这样的科普书才有说服力、感染力、穿透力,我们的孩子才会真正爱上科学,才能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一颗‘科学’的种子。"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章朝阳表示," 如果说《嘉卉》是从历史的角度总结和致敬中国植物科学画画师集体的百年贡献,那《自然而然》则是这一集体的代表画家从个人史视角回顾时代变迁,进行艺术总结。这部自传是集团大众科普出版的精品力作,是凤凰出版的又一品牌成果,更是中国科学博物绘画史上具有抢救意义的文化出版项目。"
中国出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称:" 从曾孝濂的自传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鲜明的严谨求真的科学精神,感受到自强不息、严于律己的人格品质,以及始终以笔墨响应时代需求、不遗余力提携后辈的大家风范。曾孝濂的自传给后代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在曾老精湛的艺术中,他的人生精神更值得我们学习。" 他认为,《自然而然》是曾孝濂先生一生艺术探索的总结,作为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三代领军人和新时代博物艺术的开拓者,他的许多记录和经验对于我国的科学史、生态美学艺术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具有重要价值," 我也要感谢出版社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选题,发挥了出版社在督促、引领好的选题方面的作用。"
曾孝濂在发言中讲述了他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结缘的过程。2017 年,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了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植物艺术画展画集《芳华修远》,他是画展评委会主席并应邀作序。"2019 年度中国好书 "《嘉卉 百年中国植物科学画》,他与王文采院士共同担任了此书的总顾问并为应邀作序。这本书为中国植物科学画这门冷门艺术立史,为中国植物科学画师立传,这让他深深地感受到:" 有谁为植物科学画仗义执言?唯有江苏凤凰。" 这才有了后续更多的合作,他向苏科社推荐了挚友、真菌学家臧穆生前留下的野外科考日记《山川纪行》,该书出版后,荣获了 "2021 年度中国好书 "" 文津图书奖 " 等大奖。
△ 分享会现场(左起:张全星、曾孝濂、刘华杰、徐海)
" 不能把自己当回事,但要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 "
发布会上,曾孝濂还与凤凰传媒总编辑徐海、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刘华杰、微博百万粉丝科普大 V 张全星进行了对谈,分享书籍出版的过程和意义。
△曾孝濂
曾孝濂坦言,其实最初出版社向他约稿时,他并没有意愿写一本自传," 我不愿意把时间放在画画之外的事情中,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老头,人生可能并不值得记录。" 但是拗不过出版社和老朋友的再三要求,他开始动笔了," 倘若能够真正通过一个人的经历,把植物画介绍给更多的读者和观众,也算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 我不期盼人人都喜欢我的画,但是我希望看画的人能关爱画中的生命;我也不期盼读者都有耐心看完这些记录,它只是从个人的视角记叙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真情实感,但我也希望这本书对年轻朋友有一点参考价值。" 曾孝濂表示," 我时常告诫自己,不能把自己当回事,但要把自己的工作当回事。‘你是谁’不重要,只要没虚度年华,尽力而为了,就够了。"
刘华杰介绍了近年来曾孝濂在推动我国博物绘画发展过程中所做的多项重要工作,以及曾孝濂对推动中国植物科学画从服务于科学的 " 植物志时代 " 转向服务于社会大众的博物绘画这一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我第一次见曾先生是在一个培训班上,他培训了一批门外弟子,一批不属于科学家也不属于艺术界的年轻人,但这些弟子都已经成长了起来。他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大自然,用一种特殊的形式来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呈现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
在徐海看来,《自然而然 曾孝濂自传》最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其中体现的科学家精神," 曾先生非常珍惜时间,他反复讲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他也能忍受孤独,他在书中引用了哲学家叔本华的一句话‘一个孤独的人就会成为他自己’;因为眼睛不好,一天中有十个小时,他都戴着放大镜生活,忍受着难受和不便。" 徐海认为,读者能通过这本书,知道一位中国科学家如何热爱自己的专业、如何百折不挠地在逆境中不放弃自己的事业、忍耐孤独和挑战自我," 这样的精神是每一个想要成就事业的人都应该具备的,我希望大家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够像曾先生这样的科学家去工作、去生活、去爱身边的人,这是非常有价值的。"
△ 颁发荣誉聘书
发布会上,图书出版方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还向曾孝濂、刘华杰、张全星颁发了 " 青鸟新知科普大使 " 荣誉聘书。发布会由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傅梅主持。
现代快报 / 现代 + 记者 张垚仟 / 文 顾炜 顾闻 / 摄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